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貧血"的罐頭音響

麥克風可以收錄下來的訊息量之高可能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兩次的專業錄音室(Seaside Mastering & Mega Force Studio)的洗禮, 讓我深刻體會到在最前端的錄音工業, 不管是Recording/Mixing後或是Mastering後, 也不管是數位或是類比錄音, 其實都達到非常逼真的程度.  雖然這些一流專業錄音室的設備與造價都相當驚人, 但許多超級發燒友在音響上的投資也不遑多讓.  甚至在訊號路徑的長短, 接點數量的精簡, 放大線路, 零件以及線材的選擇上, 更是超越專業規格許多.  那為何這種類似現場毫無壓縮的動態與能量, 以及輕鬆展現音樂中所有細節的能力, 卻是難以在家用音響中得到體驗?
Dyaudio Giant Monitors 
Studer D827 digital tape recorder
        撇開專業錄音室被精準控制和設計的空間效果(Acoustics)不談, 其實最大的差異是在軟體的規格!  說現今我們可以拿得到的商業軟體是"貧血"的, 或許會刺激到不少的發燒愛樂者.....但平心而論, 或是從客觀的條件來看黑膠或是CD....它們在當時"誕生"的時刻, 其實都不是為了傳遞最高音質為目的而誕生, 而是為了大量生產以及方便, 價格合宜為考量.  在1956年代, 黑膠誕生之時, 我相信當時所有的工程師都沒有想像到, 在未來會有追求High End的發燒友會使用比當時刻片機更重, 更安靜, 更高動態對比的拾取系統想"榨出"黑膠之中的每一個細節!
2" multitrack recorder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可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 商業罐頭音樂媒體就無可避免的在量產過程中必須犧牲品質!  從黑膠來看, 從一開始寬軌(1/2"以上), 高速母帶(可能是30ips以上)降轉為2T, 1/4", 15ips的工作母帶, 在經由母帶機(Master recorder)播放給刻片機, 途中還必須經過高低頻的等化(RIAA), 在經過母版翻模壓片......其中過程中的母帶降轉, 磁帶播放中的磁電轉換放大, 刻片前的等化壓縮, 刻片頭的電震動轉換, 數次的翻模等, 無一不會損失原始母帶訊源中的音樂細節.  所以這也就是當你有機會聽到更接近母源的載體所播放出來的聲音, 你會大吃一驚!  原來我們之前玩音響, 用盡方法, 用更好的唱頭/唱臂/唱盤, 準確的調整, 更好的訊號線/擴大機/喇叭, 甚至是數位升頻等等.....想盡辦法要榨出音樂載體裡的每一潛能, 讓他更逼近真實的聲音....沒想到在這些母源裡其實是隨手可得!!
Rare and earliest prerecorded tape by Columbia
        不只是黑膠, 早期的prerecorded tape(商業版盤帶)也是如此.  從最早期英國HMV/Columbia 1:1對拷出版(為了成本, 還是必須採用7.5ips)的最高規格商業磁帶, 到最後也因為高貴的價格必須放棄; 所以即使是早期的RCA/CBS/Westminster/Everest等美國出版的兩軌/7.5ips商業版磁帶唱片, 除了少數外, 大部份還是必須以四倍速以上對拷生產的方式來降低成本.  CD的44.1K/16bits的規格也是商業化下的妥協.  所以現代high end裡更高級的黑膠拾取系統, 數位裡的oversampling等方式, 換個角度看....其實不好像是在回過頭來"彌補"商業罐頭載體裡先天的"缺陷".....也難怪音響市場的百花齊放與各式亂像了.
        其實我並不是想否定這些商業媒體, 因為要不是它們的存在, 我也不可能有機會可以如此輕易享受各式各樣的音樂.....但這商業載體與母源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 或許是提醒我們, 玩音響聽音樂其實可以輕鬆些....這些商業載體先天本來就有著不少限制, 如果你想追求high end音響的涅槃, 瓶頸其實是在訊源!  不管是類比高速母帶或是數位母源.
Production mas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