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諾曼 萊布列希的"為什麼是馬勒"讀後記 - After reading "Why Mahler" by Norman Lebrecht

歷史價值的馬勒四號錄音 - Walter的維也納告別音樂會(1960)
        真的是馬勒迷必看, 沒聽過或是與馬勒不來電的也推薦看, 因為也許會讓你考慮要不要再給馬勒一次機會!  作者學識淵博, 洋洋灑灑的考據資料, 超一流說書的功力讓我幾乎想一口氣看完它.
Norman Lebrecht "Why Mahler"
        對音響迷來說, 馬勒的交響曲一直是最大的挑戰.  音響的動態表現力與承受範圍愈大, 愈能夠表現馬勒音樂的張力.  音響的解析力與聲音的輕鬆度和厚度也是不能少, 否則就難以欣賞馬勒音樂裡複雜的肌理.  本書的題目也點出了作者想要發揮的觀點....那就是對馬勒迷來說, 為何一聽到馬勒的音樂, 就會臉紅心跳, 不能自己?  還有就是為何如此龐大複雜的交響曲卻是擁有最廣大的"樂迷"?  舉例說, 馬勒的老師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就是無法如此"流行"!  我想作者在此有非常好的描述, 不需要我多言.
Horenstein/Stockholm PO的馬六
        最後一段, 作者更是細數眾家馬勒錄音的優勝劣敗與喜好, 看來作者雖沒有聽遍馬勒交響曲的所有錄音, 也不遠矣了.   是否要照單全收?  我個人倒不覺得, 像我就覺得Horenstein與Stockholm愛樂的馬六非常精彩, Stockholm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並沒有作者寫得這麼糟糕ㄚ; 還有Boulez的Mahler, 雖然冷靜肌理分明, 但還是充滿魅力(馬十的Adagio).  不過, 這CBS的錄音比較考音響, 很容易因為不夠厚實而失去音樂聆聽的樂趣.
Mahler的最初與最終 - Boulez指揮的馬勒悲嘆之歌以及第十號的慢板
        至於擺在文首的Walter馬四, 可說是我聽過最平穩的馬勒了.  慢板的節奏放得有夠慢, 長度大概也是我聽過裡最長的.  是否是因為Walter是馬勒長年的助手, 所以代表這是最正宗的馬勒詮釋?  我倒也覺得不用這麼想.  Schwarzkopf的歌聲在最後一個樂章有點薄弱.  我反而覺得這裡收錄的Ruckert Songs是這場告別音樂會裡真正的壓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