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談音論響(十一) - 音樂文本論與"終極"文本 - Versions of Music format and "ultimate" format

Distribution/Production Masters, Master copy, Pre-recorded tapes,
DAT masters, Vinyl/CD....sorry, no cassette
        已經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音樂文本"這個概念.  羅蘭巴特似乎也談論其文本概念, 不過他是哲學思考, 有嚴謹的定義.  我只是音樂的愛好者, 此處所談的音樂文本, 只是泛指承載被演出的(錄音)的音樂的不同載體.  當然也不是談論音樂曲稿的不同版本.
        除非你是某方面的天才, 可以直接由音樂曲譜在腦海中產生音樂; 音樂的展現還是必須藉由曲稿, 演奏家, 以及樂器在某一特定空間下被表現出來.  而且音樂的展現, 也是一種物理的現象, 樂器的發音共振經由空氣與空間傳達到聽者的耳朵或是錄音師的麥克風.  經過麥克風紀錄, 再加上後製處理就產生了各樣的音樂文本(載體).  耳朵到大腦也是一連串的物理與生理現象.  一般來說, 耳朵直接聽到樂器的發音, 稱之現場; 而聽到由音響重播載體所發出的音樂, 稱之為罐頭音樂.
        當然, 好的現場體驗那是愛樂者的至高享受; 但現實條件下, 一般人不可能常常跑現場, 再者現場演出音樂的機會還是有限, 另外一般人的聽覺記憶能力還是極其有限(即使能繞梁三日....畢竟也是三日而已).  所以音樂文本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對音樂愛好者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與恩賜.
        當然, 音樂文本有很多種形式.  商業音樂文本至少就存在了, 78rpm蟲膠, 33/45rpm黑膠, 盤式帶, 卡式帶, CD, SACD.....等.  如果是所謂的孤本, 也就是只在某一種載體下發行的音樂文本, 也只發行過一次, 那情況當然簡單.  但通常的情況是, 也因為商業的考量, 一個同樣, 有價值的音樂時空膠囊, 會出現不同的音樂文本.  例如一個1940年的錄音, 它可能會有蟲膠文本; 在黑膠時代, 也會轉為黑膠文本發行, 甚至不只有一次; 而在CD時代, 又會有CD文本等.
不同的Richter展覽會之畫的音樂文本
        這時就不難想像, 世上會存在著某一類的音樂文本"考古學家"或是收藏家.......以及一類專為滿足此類"音樂文本考古學家"而存在的商家.  他們不遺餘力的探討並發掘不同音樂文本的存在, 差異.  更甚者, 還會不遺餘力, 甚至走火入魔的推捧某一種"終極"(Ultimate)音樂文本的至高無上!
        以我的觀察為例, 從二十多年前的二手黑膠市場時期, 大部份愛樂者追著英國版, RCA SD/Mercury跑......德國版, DG/Philips/CBS等乏人問津.  以及近來黑膠復興, 再版黑膠音樂文本成為顯學, CD徹底打入谷底, ED1黑膠屢創新高.......
Wilma Cozart Fine on Mercury CD mastering
        我無意評論是非好壞.  但客觀, 純就以音樂欣賞的角度而論.  只要是認真製作的商業音樂文本, 事實上都代表當時解封"音樂時空膠囊" --> 音樂文本, 這一個過程的現實條件與限制.  初版當然美好值得收藏(如果你有能力的話), 但不代表是不可能被超越的商業文本.  舉例來說, 一個1960年代的ED1, 如果它的母源的狀況是正常的, 我看不出有任何技術上的理由, 使用更好的母帶機, 以及更高規格的後製設備與刻片系統, 不能誕生更"傳真"的音樂文本.  畢竟當時1960年代的技術設備還是比較受限的.  當然有人會說, 雖然當時設備技術受限, 不過因為母帶會隨時間而變化衰退, 再加上是由第一手的製作團隊監製, 初版會代表最接近當時Artist/Producer的意念下的音樂文本.  這樣的說法不能說是錯誤; 因為我們針對大部份的cases, 不可能實驗由當時60年代存在的Artist/Producer, 來到80年代使用更好設備和技術重新產生一個音樂文本!  但了解唱片歷史的愛樂者也不難找出有這樣的案例發生.  一個有名的案例就是Mercury請來Wilma Cozart Fine針對Mercury母帶重新後製生產CD版的音樂文本.  而當時Wilma的評論可能也"嚇到"部分的黑膠文本的愛好者, 也就是Wilma認為CD的聲音是比較"像"母帶的.  類似由原始Producer/Artist再製之前文本的案例, 在流行音樂裡也不少.  事實上, 也有不少的再製古典黑膠文本是出自初版黑膠文本的製作群.
        說實話, 當時Wilma的評論, 我也大惑不解, 以為這是推廣CD的廣告言論.  現在來看, 當時是我受限於商業音樂文本的既有印象, 也因為一般人不會有機會接觸前段的錄音工程, 以及真正的母源, 所以自然"以為"第一手的黑膠文本代表最接近當時Artist/Producer所聽到的"原音".  事實上, 現在我也知道有不少的一線錄音師不喜歡黑膠文本的聲音.
        回到音樂文本存在的意義, 它們不外乎是傳遞音樂內容給音樂的愛好者.  每一個音樂文本的誕生, 其實都代表當時的現實條件與限制.  它們都可以是原始文本的一種側寫與轉印(在這裡不討論硬體重播系統的因素).  的確, 以商業的音樂文本來看, 類比的音樂文本, 如黑膠, 似乎有更討喜的特色, 也似乎更能傳達音樂內容的肌理與表情.
Early Master direct copy
        以音樂文本的考古學家來看, 也就不難想像, 當我接觸到母帶級的音樂文本時的大喜若狂, 因為這是我三十多年音樂愛好的過程中根本沒有想像到的情境與可能性!  而且有趣的是, 從那個時候起, 我個人對黑膠文本的心態, 居然慢慢的退化到, 看待CD音樂文本的心態.  因為它們其實只是原始音樂文本的一個商業側寫.
        最後來說說所謂的終極(Ultimate)音樂文本.  近年來, 市面上出現不少的母帶級商業音樂文本(這裏的母帶級, 泛指錄音工程的母源, 可以是數位, 也可以是類比Master tape).  因此對音樂愛好者來說, 接觸第一手母源的聲音已經不是不可能.  以技術上以及實際上, 這些母帶級文本所承載的音樂訊息量和完整性, 稱之為終極音樂文本並不為過.  因為我們一般人不可能可以聽到存放在唱片公司裡的珍貴母源文本!  另外, 我討論這個終極文本的目的並不代表任何否決其他文本的意思.  好比我之前聽黑膠, 一樣也聽CD; 甚至在車裡聽FM radio也可以很感動.  我現在看到早期製作精美的黑膠文本還是會怦然心動.  但以音樂文本考古學家的心態, 當我接觸到這些"出土"的母帶級音樂文本, 雖然沒有漂亮的封面包裝.....但聽到更接近當時時空所凝結的聲音場景, 看到了更清楚的藝術家表情和神采, 彷彿是考古學家在歷史的遺跡中, 小心翼翼的拂去時光堆積的塵土, 緩緩的看到歷史的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