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二) - Studer A80進化的可能性 Part.1


My custom A80R Reproducer
        第一個要談的是Studer A80 1/4".  沒有按照前言的規格來介紹的原因是, 第一, A80是專業母帶機之中最成功的機種(沒有之一).  第二, A80雖非Studer最後的旗艦機種, 但A80R是待在我手上, 也使用最久的母帶機, 我也幾乎玩盡了A80R的可能性.  第三, 雖然整理好的A80現在的價格也不便宜了, 但如果你願意"現代化"它, 那麼以聲論價, 它是"最便宜"的頂級盤帶機!  第四, 由於A80生產時間超過兩載, 目前留存在市面上的數量還不少, 相關零配件供應都不是問題.  只要可以接受它母帶機的龐大身型, 絕對是可以列為第一個考慮的機種. (註: 但需要現代化它, 否則以原裝A80的聲音還無法列入我的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之中) 第五, A80不論在機構上, 或是電路上, 在當時都建立了最高的標準, 幾乎所有後續設計生產的母帶機, 都是以超越A80為目標.

A80 Preview Head Module

        由於A80歷史"悠久", 所以有幾個"變種".  這個部分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A80家族史.  由於台灣錄音工業發展的時間相對較晚, 在台灣留存至今的, 大部份看到的都是A80RC.  最早的A80VU大概只有幾家頂級唱片公司會引進(配合刻片機).  這幾個A80兄弟之間的差異, 主要在於音頻線路.  機構部分在外表上幾乎看不出來.

        A80R與A80RC的音頻線路基本上是一樣的.  但A80VU則有很大差異.  尤其以第一代A80VU Mk.I的"全平衡"設計最誇張.  甚至A80VU Mk.I的磁頭也是全平衡式, 與後來的Studer都不一樣.  但A80VU Mk.I很稀有(也很貴).  大部份看到的都是Mk.II之後的A80VU.

A80 Mk.2 & Mk.1 (lower one) head module

        正規版1/4" A80的磁頭模組也有兩種形式.  Mk.1與Mk.2.  Mk.1非常少見.  市面上幾乎都是Mk.2.  差異主要在於flutter idler roller的大小.  以及錄音頭與消磁頭的位置不同.  為何Studer選擇進化到Mk.2?  有一說是因為要縮短錄音頭與播放頭之間的距離, 彌補A80當時沒有Sync play的缺點..... 但可惜的是, Mk.1的形式在聲音上優於Mk.2........ 請參考這一篇.

        那如何讓A80R/RC (不包含A80VU系列)晉升到頂級盤帶機的一員?  機構上, 如果你能找到Preview head module或是Mk.1 head module.  恭喜你, 趕快換上它, 最好能夠進一步拿掉錄音磁頭和消磁頭, 改為Playback only的方式.

        音頻的現代化至少有兩種方式, 使用更好的外接式的磁頭放大前級.  或是使用plug & play的NextGen Audio設計生產的Audio cards.  

        由於A80的數量與使用者夠龐大, 所以有一些廠家會生產各方面的升級套件.  像是SEPEA Audio就有Power stablizer card可以直接換掉舊有的power card.  另外也有外接磁頭放大前級必須準備的Head Direct Out Card.  使用Head direct out card, 你就可以在不更改機構的情況下, 輕易得到磁頭輸出的訊號.  

SEPEA Head Direct Out Card
        *Studer B62.  這裡需要提到A80的小弟弟B62.  因為B62共用了A80R的Audio boards.  所以以上所提到, 關於A80R/RC現代化的方式, 應該都可以適用於B62身上(註: 我雖然擁有B62, 但目前還是維持在原廠的狀態).  所以"進化"的B62是有機會可以接近我心目中頂級盤帶機的一員.
        另外一個原因在於B62簡潔的機構設計.  B62也是Studer"小型"機種之中, 唯一一個沒有tape lifter的機種.  另外因為portable需求的設計, 也限制了B62只能使用到10.5"盤帶的尺寸.  這是一個小缺憾!  如果不在乎10.5"的限制, compact size的B62, 更合理的取得價格, 一直是我強力推薦的盤帶機.
Studer B6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