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應該還是最美麗的CD player - Bow Technologies ZZ-8

經典的Bow Technologies ZZ-8

        想來也奇怪, 我雖然二十多年的音響生涯中始終是以黑膠為主.  但用過的LP唱盤卻是屈指可數.  可是作為副角的CD唱盤, 用過的名機算起來還真不少.  像是Meridian MCD, Cambridge CD-1, Studer A730, Philips CD960/880, 一直到現役的Bow ZZ-8 (比較一般的CD player就不提了).  不過, LP好玩的是, 盤臂不用太常換, 光是唱頭就夠你玩的.
        另一個想來慚愧的是我一直沒有跟上數位的潮流; 最熱的數位流當然就不用說, 連CD唱盤換來換去都是一體式的, 也別提D/A分離式的了(Cambridge CD-1是例外).  會這樣"偏心"除了因為我主要的軟體收藏還是黑膠之外, 另外一個, 說實話, 還真的是黑膠發燒友的偏執心態在作祟(是說我啦).
        再來一個想來更奇怪的是, 隨著黑膠一路下來的重播效果愈來愈好, 驚歎於這小小的溝槽裡居然有挖不完的寶藏之餘, 卻也發現CD的聲音也不知不覺得愈來愈好!  這0與1之間的紀錄似乎也是看不到盡頭!  這時不禁想到前陣子音響論壇訪問Meridian老闆Bob Stuart.  其中他提到CD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媒體, 即使現在重聽Meridian最早期的MCD, 他還是覺得很好聽.  信哉斯言!  要不是我的MCD已經掛很久了, 我一定把它再搬出來.

        所以到底是哪裡進步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音響整套環節的瓶頸到底是什麼?  LP一定會比CD好聽?  其實還是看你從怎樣的角度來看來討論.  但我要說一句實話, 比聽音樂的方便性, 以及聲音的穩定性, LP是遠遠不及CD的.  就好像一直委屈地蹲在我TD124不鏽鋼架之下的ZZ-8,  從來不會給我抱怨.  每當調黑膠調到心灰意冷, 黑膠唱片都放不下去時....ZZ-8總是伴我走過這短短的低潮期, 以及用美好的音樂陪我度過無數深沈寂靜的夜晚.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驚艷的存在 - 鋼琴家Edwin Fischer

德國版Edwin Fischer精選
      對我來說, 今年逛誠品地下黑膠市集的最大收獲就是買到這一套德國EMI發行的Edwin Fischer選集.  其實市集裡頭好片不少, 但實在是家裡沒地方放了, 所以現在我都要精挑細選(當然是以我的喜好標準啦), 價格不好, 不是非收藏來聽不可的音樂, 通常是冷眼旁觀以對....
      雖然我個人幾乎是碰到Edwin Fischer的片子, 只要價錢不是太離譜, 都會忍不住買下.  這套唱片難得在不只是價錢便宜(這種老古董唱片, 又是德版, 在台灣已經是乏人問津.  不過這樣才好, 我才有便宜可撿, 哈), 其中收錄的版本與我手上的庫存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沒有重複!  唯一中獎的只有Mozart的鋼琴協奏曲(No.25, Krips cond.).  而且當時最讓我眼睛一亮的是其中收錄了1956年發行(實際錄音是在1954年), 由費雪大老自彈自演的貝四.  我是有費老與福老合作的貝五, 但印象中那是1950年代初期的錄音.  也必須說實話, 當時還真沒印象費老有在如此接近1955/56年錄音的黃金黎明, 留下這樣更傳真的錄音記錄.
大狗的德版以及內頁
      對我來說, 每次聽Edwin Fischer都是一種驚艷.  我是沒打算也沒資格在這裡談論費老的演奏藝術.  但幾乎是每次播放他的唱片, 都會讓我不知覺的進入一個莫名的境界.  有如此神奇功能的另外一個例子, 大概就是Alfred Cortot的Chopin.  也難得的是, 此套德版選集收錄了比較少見的其他德奧大師的演奏, 像是Haydn, Schumann以及Brahms.  費老的Schubert就可以不用提了, 因為費老的Schubert Impromptus以及Moments Musicaux, 對來來說, 早已經是屬於幻之名演等級的錄音.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 Edwin Fischer's Discography , 才發現原來費老在1954年留下的不只是貝四, 還有貝三, 以及貝多芬的第七號以及第三十二號的奏鳴曲!....此時的費老已經是68歲(說實話, 以鋼琴家來說, 68歲並不能算是太老).  而目前所知的費老最後錄音是1955年的現場私人錄音.  可惜的是費老終究沒有像Backhaus一樣能夠在立體聲時代裡留下這麼多的紀錄.
      不過, who care?  世事本無完滿.  能聽到1954年在London Abbey Road Studio1裡錄下的貝四, 當豐厚, 略帶絲綢般質感的絃樂聲, 以及高貴, 幾乎是全頻域的鋼琴聲流瀉而出, 我已經是無比滿足了.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法國唱片的回憶 - 收到最近買到的Vega Records開始

Vega stereo label; 或許是最接近作曲家Messiaen意圖的演奏
        一是語文的隔閡, 二來或許是法國人的驕傲....法國版的唱片鮮少成為台灣市場的主流; 不只是唱片, 音響也是.  在早期台灣市場裡, 主要在推廣法國音響與音樂的大概就是當時由曹永坤先生經營的瑩聲了.  唱片品牌像是Astree/Valois, REM, fy, Charlin...等, 音響有Verdier, Audioanalysis, DRG, 3a...等, 雖然我猜也是叫好不叫座, 但的確讓我開了眼界.  雖然當時有零星收了一些唱片與CD, 但還是稀疏; 所以前些年還特地把台北某音響店裡頭, 當時留到現在的庫存Charlin/REM/fy唱片, 只要店裡有重複多的, 都收了一套.  也借過一套DRG的旗艦真空管前級NA1來玩過.
DRG NA1 24K金面板的三件式真空管前級
左右聲道獨立一台的全功能前級
不用懷疑...左上角空的管座就是這樣, NA1不靠那兩隻就可以唱
        這些法國唱片給我的印象是動態都非常好.  Charlin唱片甚至可以呈現幾乎是我所聽過最"活生"的音響感.  fy/REM所出品的管風琴錄音, 也可以用"恐怖"兩字來形容.  而Astree/Valois的絃樂錄音, 像是Vegh quartet演奏的貝多芬絃樂四重奏在演奏以及錄音上都是極品.  也因此使人好奇法國的聲音工業的發展史.  但此部分在中文世界裡鮮少被討論提及.
原版Valois已經是天價, 我擁有的Telefunken雖然是再版但Vegh quartet的錄音都不是便宜貨;
Telefunken版的音質仍然是非常好
        而且, 法國的唱片似乎都只在歐陸的圈子裡打轉(除了幾個大牌子外, 像是Pathe-Marconi, Erato, French Philips/DG...等), 向法國二手唱片商買二手唱片, 也像是買法國時尚精品一樣, 從來沒便宜過.  但我必須說, 以我所接觸到的法國版唱片來說, 不管是封面設計和印刷的精美程度, 還是唱片的品質都是一流中的一流, 可恨的只有法國佬不喜歡英文, 唱片解說裡鮮少看到英文的出現!
        最近買到四套法國Vega唱片, 其中兩套的豪華盒裝唱片更是讓我開了眼界.  一套是Massenet的歌劇Thais, 另一套是Messiaen的Turangalila Symphonie.  這兩套都是1961年的製作.  拿到唱片時真的是感嘆, 願意花如此心思以及精力來製做這樣如同藝術品般的有聲出版品, 在今日的速食文化趨勢下, 早已經一去不返.  尤其那布質包覆, 夾層中似乎還填充棉花的唱片盒的製做, 即使是RCA Soria系列也是自歎弗如.  有趣的是這兩套還是mono製作!  但請勿看輕這樣的mono.  雖然比起頻寬以及音場, 它們的確不如其他大廠的stereo, 但在音質的厚實度, 以及逼真的程度, 還是相當驚人.  另有一套的由Messiaen夫人演奏, Messiaen監製的鳥類圖誌.  雖然製作上沒有前兩套那麼豪華, 但是精美印刷的封盒以及解說仍然是讓人眼睛一亮.  此套的錄音還是mono.  Vega的stereo製作似乎來得比別人晚上許多.  唯一stereo的一套是由Messiaen夫婦合奏的Visions de l'Amen.  Vega的鋼琴錄音都非常直接, mono的鳥誌在我的系統裡聽起來還比stereo的l'Amen還好.
絨布表面的唱片封盒
Massenet Thais精美的印刷解說
也是由Messiaen監製, 原汁原味的法國版Turangalila




        Vega唱片的資料在網路上可以找到的並不多, 所以我也沒有辦法多做介紹.  不過這樣類似尋寶, 直到收到唱片時才有的那份驚奇和喜悅, 的確是有段時間忘卻了.  這不也是我輩vinyl-phile才會懂得的樂趣?!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Richter/Rostropovich Beethoven Cello Sonatas - 是Philips還是Mercury?

可說是最著名的Beethoven cello sonatas錄音
         Philips的錄音成就在台灣似乎都被所謂主流的英美系發燒品牌所掩蓋.  這套由俄羅斯大師Richter和Rostropovich合作的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我在這裡有感而發, 倒也不是想幫Philips的錄音做平反....第一是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第二是Philips的唱片在二手市場裡賣得便宜並不是什麼壞事ㄚ.  哈!
         說也奇怪的是, 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是, 為何在美系的"發燒"唱片榜單裡(像是TAS)總是看不到Philips唱片的蹤跡.  Philips唱片比較會被發燒友提及的大概就是它所發行的室內樂錄音.  而一般聽到對Philips錄音的評語, 印象中就是"中規中矩".  或許是Philips唱片的解說裡, 幾乎是看不到任何對錄音細節以及錄音師的提及.  可惜的是, 即使在曹永坤先生的紀念文集中, 對Philips的部分也只是稍作說明.  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曹先生提到, Philips大概是所有唱片公司中最傾向維持在演出樂團的大本營進行錄音的公司了.  也因此可以藉由唱片體驗到這些不同音樂廳的特色.
我非常喜歡Krips指揮大會堂的Mozart, 請大家有機會務必一試!  錄音效果也是頂級!
         對我來說, 由於我用的是QUAD ESL, 所以對Philips有加分作用以說不定, Philips錄音在細節以及動態的呈現, 非常有靜電的味道.  相對的, 或許系統的厚度, 解析以及反應速度不夠快時, 許多Philips錄音的驚人處可能就會被忽略.
試試看你能否重播"冬"裡頭的極低頻以及弦樂群....
         為何會提到這一套大家"都"知道是由Mercury團隊幫Philips錄音的唱片, 這不是自打嘴巴嗎?  說實話, 這一套我是好久沒翻出來聽了.  會翻出來, 是由於前陣子在網路上查資料, 才發現並非全部五首大提琴奏鳴曲都是由Mercury抄刀(至少我之前並不知道!).  這才讓我想到之前聽這套唱片一直有個奇怪的感覺, 它們的效果似乎不是很均一.  大家有發現嗎?  其實只有op.69的第三號是由Mercury團隊錄音, 而這一首的效果也是最"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