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母帶誌 - Master Tape Diary - Dvorak Cello Concerto, Op.104

Master copies of P. Fourner/Szell and du Pre/Barenboim recordings
        Quite lucky to collect these two famous recording of Dvorak Cello concerto at the same time.

        再加上Daniil Schafran在1979的錄音.  我已經有三種Dvorak大提琴協奏曲母帶的版本了!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母帶誌 - Master Tape Diary - Schubert Piano Sonata No.21, D960 by S. Richter (Melodiya, 1972)

Safety copy of Richter's Schubert D960
        D960做為舒伯特最末期三首連篇鋼琴奏鳴曲的最後壓軸,是在舒伯特生命終結前的秋天時完成。應該是不少人心中的天鵝之歌,也是演奏家的試金石。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of Richter
        我一直認為舒伯特是音樂史上最大的奇蹟,因為他只有31年又10個月左右的生命!他的晚年其實是其他人的壯年。
Franz Schubert; Jan, 1797 - Nov, 1828
        令人不可思議的就是他的老成和青春火焰在他的音樂中交織與熄滅。完美展現在第一樂章到第二樂章的轉折. 

DAT初探 - Digital Audio Tape

DAT master copy made from 1990s
        科技在方便性肯定是有進步的。小小一捲DAT就可以容納兩張Jazz專輯!
這是90年代類比母帶轉拷到DAT的safety copy,要去找台DAT player來試試了。非常好奇會是怎麼樣的聲音。


        DAT的規格只有16 bits, 44.1/48kHz.  比較於今日數位規格, 那是遠遠不及.  但有趣的是, 雖然比較於類比母帶, 它在音場規模以及高低延伸上略微遜色, 但DAT所發出的高密度與重量感的聲音, 非常傳神的保留類比母帶的特質.
Size does matter!
Over 1.5hrs high quality music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談音論響(九) - 音響中的損耗(二) - 78rpm vs 33rpm

Relatively loss-less and direct copy from Production master
        聲音在錄音與後製過程中一定會有損失與失真.  因為沒有任何的轉換(transducer)或是電路, 在物理上是100%完美轉換或是線性的.  黑膠的重播靠的是震動轉換成電氣訊號, 磁帶重播則是用磁通量變化轉換成電氣訊號.  後製過程中會經過的電氣訊號處理, 如Mic preamp, compressor/limitor, EQ, Sum, Pan等, 都無可避免的對原始訊號加入失真以及耗損.  甚至在錄音的一開始, 以麥克風振膜捕捉空氣中的聲波震動, 就一定存在著損耗以及失真(染色).  我們先來分段比對一下留聲機與黑膠的各階段差異.
Microphone used in 1920 for great Melba's first live broadcast
        (1) 錄音: 以留聲機來說, 主要的分野在於電氣麥克風的引進.  在沒有麥克風出現的時代, 如上一篇所提到的, 音源是藉由號角的收集放大後, 產生足夠的振幅而被記錄(刻)在軟性材質之上.  雖然過程中沒有麥克風和電氣放大的介入, 但材質與號角物理特性, 頻率響應以及振幅(音壓)難免受到限制, 以及染色.  而在麥克風引進之後, 藉由電氣放大與修正, 錄音所能達到的頻寬, 響應的平直, 以及振幅, 當然可以做到更好.  類比黃金時代的黑膠, 也是沿著這樣一條路線不斷精進.  雖然麥克風以及相關放大電路的加入, 無可避免產生聲音的損耗以及失真.  但所帶來的其他優勢卻是明顯可見的!  隨著技術的進步, 現代錄音可以達到的效果當然不是留聲機時代可以比擬的.
        另外必須提到的是錄音的載體.  不同的載體當然在先天上都會有其特色與技術限制.  載體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紀錄麥克風所能捕捉到的聲音的物理特性.
EQ curves used in viny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ing
        (2) 等化: 為了用刻軌來記錄音頻的頻寬, 無可避免的就會對訊源做等化的動作.  除了最早期的acoustic recording (還沒有麥克風的時期)外, 所有的刻片, 無論是蟲膠或是黑膠都必須有等化.  在78rpm(電氣錄音)與早期LP的時代, 這個部分是很複雜的.  也幸好這個問題在1958年後, 由RIAA做為全世界通用的標準後, 才減少了重播等化的複雜度.  BUT......可惜的是, 即使是1960年後(甚至到1980年?)生產的黑膠, 重播EQ的複雜性以及標準, 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同.  這裡有一篇關於黑膠EQ設定的文章值得一讀.  先不論等化的標準不同, 只要有了等化, 無可避免就會對訊源產生損耗以及失真.  而在重播過程中的反等化, 又再次產生失真與損耗的機會.

Many EQ curves existed in early 195x - 196x
        這個對黑膠收藏到一定層度的愛樂者都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甚至我們早先認為的各家唱片不同的音色平衡走向, 重播等化的正確選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  更可惜的是, 尤其是早期(1950-60年代), 我們鮮少可以由唱片本身得知當時正確的等化曲線設定, 甚至同一家唱片公司還會有不同的等化設定!  也因此要客觀的比較早期ED1版本, 與後期再版片, 不同區域的版本, 甚至複刻片都會產生一些難度.  當然, 後期的再版片與複刻片, 應該都是依照RIAA的標準.
        由於盤帶的等化標準相對單純(基本上, 只有美規的NAB和歐規的CCIR; 必須注意的是, 在前段的錄音時, 早期還是有許多不同的標準, 例如AMS, AES...等), 從母帶ED0.5或是各家早期出版的Pre-recordered reel tape的重播來體驗各家錄音的差異, 可以提供一個更客觀的經驗.
        回到損耗的探討.  由等化曲線來看, 可以看得出, 音頻訊號在1kHz附近是維持"不等化"的.  第二是各種等化的幅度不同, 如果統一用RIAA來還原, 是會產生問題的.  三是不同等化線路的誤差與特性的不同.  當然以目前的技術來說, 等化曲線的精準度都可以做到非常好.
Western Electric Vitaphone lathe system
        (3) 刻片: 對於早期Acoustic phonograph來說, 錄音即等於刻片, 因為中間不會有任何麥克風或是電氣放大.  而黑膠時代, 最類似的就是直刻; 也就是經由麥克風收音, 混音後製成兩軌訊號後, 不經過其他錄音載體, 直接進入刻片機刻片.  事實上, 電氣時代的留聲機唱片都是所謂的直刻片!  如同大家所體驗到的, 也同意的, 直刻的黑膠唱片所能呈現聲音的真實度以及動態, 通常會比一般的黑膠唱片更好.  其實這就是減少訊號被損耗和失真的過程和機會.  也是為何留聲機唱片在有限頻寬與動態下仍然可以保存令人訝異的聲音真實感.
Vinyl pressing process
        (4) 大量生產 & 重播: 商業化與營利是無可避免的行為.  因此量產的方便性與成本往往主宰了商業媒體的走向與淘汰.  從容量只有幾分鐘一面的蟲膠, 到約20多分鐘的黑膠, 再到70多分鐘的CD就是如此.  技術面上, 這不一定是好事; 但從普及性來看, LP/CD的出現, 的確大大改變了人們消費音樂的模式, 也造就愛樂者聆聽各式音樂的便利性.  甚至到今日的網路下載!
        以壓片的過程來看, 黑膠生產過程中的四次翻模當然無可避免會有損耗以及失真.  這個部分, 以過程來看, 留聲機唱片與黑膠是類似的.  從重播的角度來看, 也是如此.  當然現代黑膠的重播條件, 在轉速的穩定性, 唱頭的性能等上, 是超越留聲機許多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人嘗試用現代唱盤與唱臂, 特別設計給播放78rpm唱片的唱頭, 再加上搭配適合等化曲線的唱放來播放留聲機唱片.  也的確可以得到更線性, 更穩定的重播效果.  但"極簡"的留聲機重播系統, 所能播放出來的高密度, 逼真的中頻.....還是別具魅力, 無法取代! (待續)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Nagra 4S小宇宙的最後拼圖 - QGB adapter; You complete me!

My Nagra 4S is complete now!
        Nagra 4S一直是迷人的玩具; 它雖小, 但是舉凡錄音需要的功能, 4S一應俱全.  還提供3.75/7.5/15ips三種轉速, 以及NAB/CCIR(還有Nagramaster EQ)可切換!  它的重播表現極具音樂性, 雖然它缺乏大型專業盤帶機的瞬間速度與權威感.  但考慮它迷你的尺寸, 以及當時市場的定位, 說實話也實在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因為除了同為瑞士精品的Stellavox, 你也找不到可以與Nagra一比的對手.  它的整合性之高, 即使擺到現在來看, 也是絲毫不會因為時間褪色的產品.
        完全discrete以及高效率極簡的電路, 手動的操作方式, 即使經過了四十多年的歲月, 它依舊牢靠, 上天下海, 從不抱怨(Nagra 4S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輸出會有極小的DC輸出.  我經手許多台4S, 這個問題都存在.  所以搭配晶體擴大機的使用必須小心!  這個部分也可以更換晶體解決).
You can't imagine how good 4S is except you have QGB
Nagra original NAB adapter
        Nagra 4S因為在有限體積以及耗電規格之下, 它的transport的確是它的"致命傷".  因為單馬達的設計無法像其他三馬達的transport, 提供充足的馬力以及穩定性.  所以這也是我之前對4S的評價, 4S的設計並非是給Playback使用的, 而是給外場錄音之用.  所以Playback並不是Nagra 4S設計的重點.  直到.....我試了QGB.
Big reel adapter QGB for Nagra 4S in its cary bag
        Nagra當時會設計QGB的理由, 就是為了將Nagra 4系列的錄音時間可以拉長到一個小時(7.5ips).  另外就是為了在外場可以有更有效率的RW/FW.  所以QGB裡面整合了兩個伺服馬達. 加上了QGB, Nagra就化身成為一般常見的三馬達系統.
Complete three motors system for better transport stability
Used QGB and needs some clean later
Original ATN power still can power for QGB + 4S
        而事實上, 加了QGB後的4S, 不只是在重播與錄音可以使用10.5"的大盤, 也不是只為了擁有了更快速的RW/FW; 最重要的改善(對音質來說)反而是QGB加強了原本4S比較薄弱的Transport mechanics, 提供更強的(更接近大型盤帶機)的tension以及過帶的穩定性......也因此, 加上QGB後的4S可說是脫胎換骨!  更強大穩定的動態與音場, 音色與表達性卻又維持住Nagra單端放大線路的迷人音樂性!
        現在想起來, 這其實是一個可以預期的結果.  因為就好像我們的黑膠系統, 如果維持唱頭以及唱放不變, 升級成更好的唱盤, 所能帶來的巨大改善.  以前一直對QGB的"高價"(當然也因為它的稀有性)不以為然, 現在以C/P值來看, 就全然釋懷了.  因為Nagra 4S + QGB就等於一個最迷你輕巧, 卻又有頂級錄音與重播效果的系統.
Interesting statement by fone: "Ampex ATR 100 --> Nagra 4S"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QGB的導入, 其實也驗證了Tape transport在盤帶機系統裡的重要性!  也讓我瞭解為何義大利fone唱片公司的老闆Mr. Ricci選擇使用Nagra 4S+QGB做為拷貝他家母帶的機器(Ampex ATR-100 as platback and Nagra 4S+QGB as record).  Ampex的強橫動態加上Nagra 4S的音樂性, 剛好是完美的組合!  以前有朋友建議我可以改善Nagra 4S的電源供應器ATN.  我一直興致缺缺, 因為光是4S.....我覺得改善有限......現在有了QGB加持, 這樣的電源供應改起來就有更強的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