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30ips Master Direct Copies (Sasimi Series) by Bel Canto Musicale of Taiwan


Verdi Aida Highlights
        台灣有許多世界第一.  這些由台灣貝岡朵音樂(Bel Canto Musicale)使用30ips規格收錄的現場錄音, 一對一拷貝, 限量發行的30ips母拷, 以聲音的新鮮度和動態, 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了.  沒有比這更發燒的載體了.  不過, 你當然要先有一台夠水準, 可以有30ips能力的盤帶機.


Lina Yeh's Mozart piano works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九月永恆九號 – Schubert Symphony No.9 “The Great”母帶音樂會聽後感


Furtwanger 1951 for Schubert 9 (DG)
        偉大的作品加上偉大的演繹家再加上由最優異的錄音媒體重播的確是愛樂者除現場之外親近偉大音樂藝術不可多得的機會對於已逝的偉大藝術家Furtwangler,更是唯一的方式.

        以作品時間軸的角度來看貝九完成以及首演於1824舒九則是1825年開始寫作完成於1828我或許可以這樣說第一位被貝九所震撼並且希望創作能與之呼應並肩的交響曲就是當年只有27歲的舒伯特
        事實上聆聽舒伯特第九你應該會發現許多貝九的動機與主題被變形出現另一個事實就是舒伯特也一改風格嘗試用結構構建出可以與貝九匹敵的篇幅Schumann所形容的天堂一般的長度以及有如四卷長篇小說”. 從流暢的第八號未完成交響曲(完成於1822)劇烈改變到第九號交響曲長度也拉長到兩倍以上.
        從""到有僅僅花四年的時間舒伯特第九偉大即使還無法超越貝九但可以另闢蹊徑成功建立浪漫樂派交響曲的第一座向樂聖致敬的聖山”, 舒伯特的無可匹敵的天才由此可見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Two Horch House master copies received

 

Horch House Master Copy of Martha Argerich (1965)
        前陣子Horch House有一個配合Munich Audio Fair, 令人無法抗拒的促銷活動.  因此就趁勢訂購了兩盤.  分別是Argerich's Chopin (1965)以及Kubelik指揮的Dvorak新世界交響曲(DG, 1974).


        由於是促銷版本, 使用了超薄帶(ATR MDS-36)將原本需要兩卷(10.5")的內容, 變成只需要一捲來降低成本.  雖然對"Print Through"不利, 但考慮到價格, 仍然是無敵的package.
        Martha Argerich's Chopin這一個錄音也很有意思.  當年Argerich拿到蕭邦大賽首獎後不久, 就進到EMI Abbey Road錄音室灌錄了這一個錄音.  也給當年EMI著名的製作人SRG(Suvi Raj Grubb)留下深刻印象:

        “When Martha Argerich walked into the studio it was her dark, smouldering looks which first struck me. As soon as she arrived she asked for coffee; when I offered her a cup she gulped it down in one go and asked for more. I sat her in the studio with a large pot of coffee and went int the control room. At first, her hands moved casually over the keyboard as she tested the piano. Then she launched into Chopin’s PolonaiseOp. 53. I sat up in my chair with a long drawn out “Jee-sus” - the balance engineer said ‘Wow’!”

        不過這個錄音應該是因為Argerich後來被Polygram簽下合約而沒有辦法發行.  一直到1990年代才由華納發行面世.  一方面由於我還沒有Chopin Sonata No.3的母帶文本, 二方面也是被SRG的印象所打動, 就趁此次促銷購入.

        另一個Dvorak新世界/Kubelik的原因是, 這是Horch House取得Emil Berliner Studios裡DG的母帶授權生產.  雖說我有不少DG的母拷, 但大部分來自各地的Production Master拷貝, 如此"正宗"的還真的沒有.  再加上這一個1974年Gramophone百大的版本也是我多年尋找目標.  因此沒有理由不買.
        Horch House出版的母拷, 一直有一個特色, 就是乾淨無染, 穠纖合宜.  這可能與HH使用的設備, 以及德奧系不加油添醋個性有關.  因此有些人可能會覺得HH的聲音偏瘦, 太乾淨.  當然也可能與HH的mastering process/engineer有關.  這套Dvorak 9的動態範圍非常大, 細節非常多,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錄音與詮釋. 
        但到底怎樣才真的是Emil Berliner Studios裡"正宗" DG之聲?  看來我沒有親自去一趟EBS是不會有答案了.

 

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2nd Stellavox SA's L10 modules installed to Original TD9


Stella L9 vs L10
        更換L9基本上是很簡單的.  L10的設計就是完全相容(compatible), 無需做任何的設定.  除了, Ground setting.  L10的面板中間有兩個"Ground Lift"的撥桿開關.  用家可以選擇一個最好的位置.  上次更換L10的經驗是, Ground lift在上與下, 在聲音上有相當大的差異.  切在合適的位置, 聲音的背景會更安靜, 音樂的表情會更活生.  沒想到, 這一次更換L10, Ground lift切在"不合適"的位置, 甚至會產生輕微的"爆音"以及聲音的失真.  差一點讓我誤判以為是訊號的接點出了問題!  經瑞士原廠的提醒, 將Ground lift切到另一方向, 就一點問題也沒有了.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專業盤帶機零件備品何處尋? - Where to find the spare parts of professional RTR recorders?

 

Compatible head for Studer by AMB
        上一篇提到新盤帶機的廠商.  我突然想到似乎也應該整理一下, 目前市場上, RTR recorders相關的spare parts和key components的供應商.  畢竟這些零件的供應, 攸關了手上愛機的穩定度.

        原廠零件: 不過, 我的經驗比較在歐陸的系統, 沒有辦法提供日本機的相關訊息.  當然也不可能含括所有的歐陸品牌.  而以當年歐陸的三大盤帶機品牌: Nagra, Studer, TFK (以字母排序)來說, 慶幸的是, 這三家產品所需要的部份原廠零件都還可以買得到. 

        Nagra: Audio Technology Switzerland.  其實這就是現今的Nagra Audio.  我曾經向ATS購買Nagra T Audio的capstan motor以及amorphous head. 

        Studer: AudioHouse.  Studer當年因為規模很大, 有許多地方可以買到Studer原廠零件.  但以"正宗"論, 還是這家Audio House.  因為他們當年承接了Studer盤帶機所有的備品.  我也向AudioHouse買過不少的備品.  雖然不會是市場裡最便宜的(可能是最貴的), 但保證不會錯.  而且對於Studer零件的know how, 大概也是數一數二.

Serviced A80 Capstan Motor
        TFK: Hilpert Audio.  Telefunken RTR正廠零件就是他.  因為主事者就是當年TFK Service Dept的主管.  似乎是當年Studer買下了TFK RTR的部門, 所以Hilpert Audio裡也有不少Studer parts.  我的兩部M21就仰賴Hilpert Audio, 至今得以頭好壯壯.  值得一提的是, Hilpert Audio備品的價格非常合理, 可說是TFK玩家的福音.
Genuine TFK head
        Stellavox: Stellavox PRO.  也就是SEPEA Audio.  SEPEA幾年前向瑞士Stellavox買下TD88/TD9的所有零件備品與設計圖.  但不包含小型的SP7/8/9系列.

        Ampex: ATR Service.  Ampex因為當年是美洲霸主.  美國有不少工作室可以進行Ampex的維護.  相關零件在美國也應該不難找到.  但以規模論, ATR Service應該是第一選擇.  但不太確定ATR Service目前營運的狀況.

        MCI: Mara Machines.  美國MCI RTR recorder的專家. 

        關鍵零件(Key Components) - 磁頭

        首先如上文提到, Studer/TFK/Nagra的原廠磁頭基本上都還可以在上述的地方買到.  不過, 磁頭的技術與材料隨著時代在演進.  所以要注意手上機器適合使用磁頭的種類規格.  "新一代"的磁頭不一定配得上老機器.  磁頭的好壞, 有心研究的人應該會發現, 有很多種說法.  就如同誰是"天下第一"的機器, 不會有標準的答案.  有人走低感抗, 有人走高感抗, 磁頭曲面(contour)也各家不同, 鐵心材料, 大小, 磁間隙設計也有不同.....再加上搭配的線路設計不同...... 不過, 再如何, 這些磁頭都是三十年前的老設計與材料.  我相信只要有心, 現在一定可以做出更好的超級磁頭!

        AMB: 在類比時代, AMB就是Studer, Lyrec等公司的磁頭OEM廠商.  所以製作Audio head的能力應該不用懷疑.  重點在於你是否可以開得出磁頭的規格給AMB.  當然還要有MOQ (minimum order quantity).  據我所知, Ballfinger的磁頭就是由AMB所供應的

        Photovox: Photovox是義大利公司.  也有能力OEM各家的Audio Heads.  Metaxas基本上以Photovox的磁頭為標準規格.  當年Stellavox據說也是使用Photovox的產品.

        Flux Magnetics: 應該是至今唯一一家美國的Audio head生產商了.  美國系統像是Ampex, Sony等的第一選擇.  甚至許多美國人也將Studer換上FM的磁頭, 號稱比Studer原廠磁頭還好!  我個人覺得聽聽就好.  各家都有其強項.  搭配正確比較重要.  FM雖說有extended response的規格改善低頻的響應. 而歐洲也有asymmetric head (TFK, Nagra都有生產)來改善低頻響應的產品.  

        其他 & Upgrade Kits:

        Studer MPU Board: Studer末代的機種如A810/812/816/820等, 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MPU failed.  雖說市面上仍可找到NOS或是used的MPU cards.  但是有人重新生產使用新一代, 無須擔心電池漏液的MPU boards, 還是一件令人放心的事.  這裡除了可以找到A810/812/816/820 MPU boards外, 也有EPROM sets可以買到, 以及一些Studer機種使用的制具.

        ATR Service: 新一代給Ampex ATR-100/102更換的capstan servo board.  以及可以直接引出磁頭訊號, 方便使用獨立磁頭放大前級的head direct out board.

        SEPEA Audio: Slovakia的SEPEA audio有生產一些給Studer A80的plug & play upgrade kits.  包含Repro/record preamp cards, stabilization card, head direct out card等.

        Stellavox Swiss: 提供trafoless input/output module L10給TD9的用家.  可以直接更換, 立即升級.

        對於追求high end, 想榨出磁帶的每一分潛能的發燒友, 當然要考慮新一代的磁放前級所能帶來的提升.  除了之前這一篇所提到的廠商, Studer A80R/RC的用家還可以考慮美國最新設計的NextGen Audio所生產的Repro/record preamp cards.  

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新盤帶機點將錄 - Introduction for new RTR recorders




        前言 - 這裡的"新盤帶機"我定義在全新設計生產的機器.  這些年來, 母帶級規格的軟體出版愈來愈多, 雖說價格仍然不便宜, 但種類上, 已經足夠支持作為一個發燒音響或是聽音樂"參考級"訊源的需求.  我所說"參考級"的意思是, 不管是在古典, 爵士或是搖滾音樂的類別, 你都可以找到經典版本的母帶級Master Copies, 作為發燒友音響終極訊源, 甚或是家中聆賞音樂的參考標準.  
        也就是說, 只要你願意嘗試, 現今想要建立100-200卷母帶級規格的磁帶唱片收藏並非難事.  而且我說的都是各類別中的經典錄音版本或是曲目.  舉例來說, 美國的Acoustic Sound所發行的UltraTape系列, 任何一個項目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而且製作的過程都是專業界的老手進行, 效果都是一流!  類似已發行過去經典錄音的廠家還有, 美國的Tape Project, 義大利的Open Reel Records, Hemiolia, 最近捲土重來的奧地利的Horch House等.  當然還有許多發行全新錄音的廠家, 例如台灣的BelCanto Musicale等.


        以我在這個市場多年的經驗來說, 這個市場想要持續向上發展, 所欠缺的其實不是軟體, 而是穩定供應的硬體, 也就是盤帶機!  當然, 除了新生產的廠商外, 也包括了當年類比時代所生產的專業機或是家用機.  但是這些由專業市場汰換下來的專業機(Studer, Ampex, TFK, Nagra...等)都有相當的年紀, 再加上盤帶機本身是較為複雜的機電和軟體的整合.  這些二手機器想要重新穩定和正常工作, 必須經過有經驗的工程師的保養整理與校正.  再加上畢竟是二手市場而非現貨市場, 能夠供應的數量(我指的是整理校正的機器)其實是有限, 而且是不穩定的.  我常常舉例說, 這些二手專業機, 到今天都至少有三十年了, 就好比買一台二手車, 你敢買一台"來路不明"的車子, 然後想馬上上路開.  你可以順利發動車, 不拋錨在路上的機率可說是零!  二手盤帶機也是如此.  我常常聽到一些玩家為手上機器所苦..... 要知道, 這些專業機器, 動輒都是三四十公斤起跳.... 你有再高熱度, 大概來個幾次後, 熱度也慢慢就被澆熄了.

        所以我認為要有新設計生產, 穩定供應的盤帶機注入這個市場, 才會讓這個市場走上健康發展的路上.  其實多年前聽聞有人要以Revox的品牌重新生產新的盤帶機, 我們就充滿期待.  奈何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最後無疾而終.  還好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三個新的品牌在量產.  我簡單介紹一下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依量產時間先後).
        1. 德國Ballfinger.  Ballfinger是二十一世紀第一家開始重新設計生產新型盤帶機.  也是目前產品鏈, 價格範圍最全面的廠家.  從簡化的Playback only到今年面世的大型"Master Recorder"都有.  也幫Thorens代工生產盤帶機.  Ballfinger的新設計, 可說是走得非常徹底.  連馬達都是自行開發.  音頻線路自然是以現代技術的角度重新設計.  可惜的是, 我目前沒有機會聽到Ballfinger的聲音.  不過, 由我信任的金耳朵朋友告知, 它們的聲音不會輸給Studer, Ampex.  我也覺得不可能會差.  因為現代伺服控制, 電源與音頻線路的設計都可更準確更好.  再加上不需要考慮以前專業環境裡複雜的編輯功能與介面, 可以大幅降低訊號路徑的複雜度.  這絕對對音質的提升是好事.
        M002P.  這是Ballfinger入門級, 只有播放功能的機種.  1/4"兩軌, 7.5/15ips兩速, CCIR/NAB可切換.  最大可以支援30cm盤, 也就是12"盤.  Ballfinger M002P的價格似乎也控制在10k euro以內.  我覺得是不容易, 也值得讚許!






        M063H6.  M063是Ballfinger當年第一炮之作.  一推出之時, 只有1/4"規格與7.5/15ips兩速.  目前已經可以有1/2"規格以及7.5/15/30ips三速可以選擇.  CCIR/NAB切換當然是標準規格.  一樣可以支援到12"盤規格.  也可以有Playback only版本供應.






        M051MR.  這是Ballfinger最新也是最頂級的機種.  因此也號稱是Master recorder.  的確在造型上呼應了當年Studer大型的Master Recorder C37.  目標是今年(2023)底可以供應.  據說已經有五套樣機已經完成.  比M063更上一層樓的除了體積外, 更可以支援到1"的規格!  也就是客戶可以選擇1/4" or 1/2" or 1"兩軌.  30ips當然不在話下.




        2. 荷蘭Metaxas. Metaxas這個品牌其實存在很久.  最早是發跡在澳大利亞.  與當年的Mark Levinson差不多時代, 也是當時High End Audio的品牌之一.  其中應該有幾次重組, 目前Metaxas & Sins公司落腳在荷蘭.  看起來是主事者與設計師Kostas Metaxas一人的音響設計公司.  產品主要是擴大機與喇叭.  幾年前投入新盤帶機的開發.  不過, KM與盤帶機的淵源非常久.  因為他一直以現場錄音的聲音做為他音響開發聲音的標準.  所以很早就買下當時瑞士Stellavax TD9以及SM8作為他錄音的設備.  他也不諱言, Stella SM8是他自己設計的盤帶機的起點.  我大約兩年前有機會與KM有多次Messenger裡的討論, 說實話, 我倒是從他身上學到不少.  也因此了解他設計的邏輯.  後來也有機緣聽到Tourbillon的聲音, 印象非常深刻.  可說是我聽過聲音最透明, 也最live-like的盤帶機.  不過, 當時的Tourbillon在機構(Transport)控制上並不穩定成熟, 所以我也不敢大力推薦給大家.
        Metaxas的產品, 在外型上可說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誇張色彩豐富的造型, 可說是音響產品裡的異類.  而且經營的風格是指向Super Luxury Market, 所以價格上也是貴族級的, 非一般人可以下手.
        目前Metaxas有兩型盤帶機.  小型機是Tourbillon.  大型機是Papillon.  我想經過至少一年的改良, Metaxas盤帶機應該已經解決在控制上的問題.  適合推薦給"人無我有"的頂級消費族群.  因為KM屬於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天才型設計師, 所以對於任何特別的規格或是需求, 只要你付得起, 對他應該都可以做到.  據我所知, 就有超級客戶向他訂製全鈦合金版本的Papillon.  Playback only, Direct out, 1/2", 30ips....對他都是小case.  基本的價格是30k euro起跳.








        3. 法國AAD (Analog Audio Design).  AAD的資料不多, 不過看起來第一批Playback only的TP-1000已經開始生產交貨.  所以值得大家開始注意.  由於盤帶機是複雜的機器, 我對於一個小公司或是個人能夠從"從頭做起", 我都是充滿尊敬的.  聽說可以錄音的TR-1000會在年底完成.  目前Playback only的TP-1000價格在15k euro左右.  TP-1000應該可以支援到12"盤.  不過據說目前只有7.5/15ips兩速.  CCIR/NAB可切換.  有點奇怪的是, AAD的壓帶輪與capstan shaft的方向與大家不同.  雖說功能是一樣, 但為何如此, 目前是不得而知了.
AAD Desig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