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Ferenc Fricsay 的悲愴交響曲錄音 - Ferenc Fricsay and his Pathetique symphony recording

左到右: 1960年Orfeo, 1953年DG, 1959年DG
        看來Fricsay很喜歡這首悲愴交響曲.  在我手邊就有這三個版本, 而且指揮的是三個不同的樂團: 柏林愛樂(1953, DG), Fricsay的子弟兵柏林廣播(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1959, DG), 巴伐利亞廣播(1960, Orfeo).  Orfeo的1960年現場版也一直是我的首選.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從來沒有發行過LP的1959年版居然是由Speaker Corner進行180g LP首發(不過, 我沒有聽過這張LP)!
Speaker Corner的180g首發LP版本!
        說來慚愧的是, 這個1959年版的CD, 雖然我已經買了很久, 但還真的沒聽一聽這個版本.  一是因為1960年的Orfeo太棒了, 二是我誤會這套Fricsay紀念版CD裡收錄的這場"悲愴"是我已經有LP的1953年版.  而且說來好玩的是, 會發現這個"遺珠"是因為最近在看"為什麼是馬勒; Why Mahler?"這本書裡提到第一次完整版的Mahler Rucker lieder是Fricsay/Forrester的版本(1959).  這才找出這一張CD來復習一下.  聽完了Rucker Lieder後, 正覺得Fricsay的Mahler也很棒的時候....緊接著Fricsay的悲愴出來後, 才猛然覺得不對, 因為和印象中的1953年mono版完全不一樣!  這才發現了這一個被我遺漏的1959年的stereo版!
馬勒迷必看; 看完後你就知道為何非是馬勒不可!
        事實上, 1953年的DG版早就在1966年的企鵝指南裡被推薦是最好的悲愴演奏之一.  但在1960年的Orfeo版, 已經身患絕症的Fricsay所表達出來的感染力以及醞釀的那種沈痛哀傷, 實在無法令人不為之動容.  那1959年版呢?  不知道是否是錄音比較好的關係, 也可能是Fricsay的子弟兵柏林廣播與Fricsay更為契合, 這沈痛的感染力居然比1960年Orfeo版還要感人!  更讓人大惑不解的是, 當初這個1959年stereo版一直未得發行的原因居然是Fricsay認為還不夠好!  或許是吧? 我後來聽了兩遍, 的確有聽到一些處理的比較不自然之處, 但who care?!!  那迷死人的絃樂光澤以及雖然放慢但還是張力十足的演奏, 誰還會去在意這樣的"問題"?  從演奏時間來看, 1959年版的確是三個版本裡最長的, 也最讓人沈溺其中.  舉第一樂章來說, 1953/1959/1960分別是17:23/21:18/20:18.  Giulini/Karajan的版本是落在18分的範圍, Furtwangler是20分左右.  只有以"漫長"著名的Celibidache可以達到25:44的境界!  其實我個人覺得以交響曲的成就來看, 柴可夫斯基絕對算是重量級, 而且可以與德奧系大師平起平坐的交響曲大師.  甚至在情感的表現力, 形式的自由度以及豐富的管弦樂色彩, 更是在德奧正統裡是找不到的.  從柴可夫斯基的角度來看馬勒, 或許他會覺得有必要把一首交響曲寫得這麼長和這麼複雜嗎?  要說死亡以及對人生的抗議與無奈, 一首四個樂章的悲愴交響曲就足夠了!  所以傳言中, 他對馬勒的交響曲不以為然, 應該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罐頭音樂的限制還是存在的, 因為畢竟我們只能透過錄音以及音響的重播去接近這些歷史的名演.  恰到好處的錄音, 適當的天時, 地利與人和, 甚至還要加上合適的音響重播, 這些通常是造就或是感受一個幻之名演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   我也十分訝異Speaker Corner居然會"發現"這一個錄音的存在, 也願意進行180g的LP首版發行.  好的演奏以及藝術是不會寂寞的. 我的幻之名演清單又可以加上一章.
        對我來說, 這是我聽過最悲愴的悲愴交響曲了....這是偉大瞬間的紀錄, 適時的天時地利人和在此連結, 也是我認為的罐頭音樂與音響的最高境界與目的了

1 則留言:

  1. 今天得以用較大的音壓又把這個錄音聽了一遍...說實話, 這個1959年的stereo錄音還真的很棒....或是說CD remaster後的效果非常好. 雖然不似近代數位錄音下管弦樂團的龐大動態與頻寬, 但樂器音色的分離度與真實感, 以及動態展現都不會讓人覺得有任何"古老"之處. 也或許是頻寬相對限制, 反而在中音域裡, 絃樂的質感, 與管樂器的實體感, 都有更豐厚的特色. 而Fricsay的指揮, 如我之前所提的, 如果以Toscanini/Furtwangler為指揮風格的兩極, Fricasy會是比較偏向Toscanini, 但是醞釀了更自由的呼吸與情感. 這張錄音也充分展現指揮家的控制, 雖然絕症纏身的Fricsay在此時放慢了速度, 但絕非濫情, 即使是在最火熱的情感爆發, 仍可感受到指揮家的約制. 再一次的Bravo!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