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x SDX-1100D Asakura |
近年來, 黑膠市場似乎有"文藝復興"的現象. 對發燒友來說, LP vs CD是一個永遠吵不完的問題. 而對黑膠燒友來說, MC vs MM(或其他非MC類的設計)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 到底是MC還是MM比較好?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高價的MC唱頭比比皆是, 但MM/MI, 除少數的例外, 價格都還是可親的. 也似乎因為"一分錢一分貨"的common sense, 多數人也就"一面倒"的認為MC唱頭是比較優秀的設計.
為何我在此想談論這個敏感的話題? 因為伴隨著黑膠市場的再興起, 唱頭的選擇是想聽黑膠唱片的人的一個無可避免的問題! 所以我想談談我的觀點: 以一個拾取震動再轉為電能的transducer的角度來看, 也就是transducer的效率以及失真來看. MC唱頭真的比較有優勢?
一般人認為MC唱頭設計的優勢在於其震動系統的質量(針尖/針桿/線圈)比其他類型設計有絕對的優勢. 所以能夠分解更細微的唱片溝槽裡的訊號, 以及高頻響應. 基本上, 這是對的. 但在震動系統質量的部分, 事實上, MI的設計也不遑多讓. 卻有比MC唱頭更高的輸出.
|
Soundsmith The Voice |
任何transducer都難免有失真的存在. 這其實也就是罐頭音樂與音響的先天限制. 為什麼? 因為這其中永遠無法避免的就是麥克風, 唱頭, 以及最後將電能轉為聲波的喇叭的純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 難免對現代High-end音響的趨勢啼笑皆非; 因為鮮少看到對transducer的靈敏度, 失真以及反應速度上的真正突破. 由此也可以看到一些所謂MC唱頭的"假象". 許多高級材料的導入不能說是壞事, 像是最尖端的磁性材料, 線材, 針桿/針尖/唱頭body共振的控制等, 先撇開商業上的題材來看, 這些高貴材料的導入其實幾乎一樣都可以用在MM/MI型的設計之中, 最主要的差別或許就在於做出一個這樣的"高級"MM/MI唱頭是否能被市場買單接受.
而另一個常常被提及的MC唱頭的優點是高頻的延伸以及解析度....發燒友所謂的延伸以及解析度通常都有太多的主觀判定在. 以技術規格來看, 即使是一般的MM唱頭, 頻率響應通常上到25K Hz是沒有問題的, 高級的MM/MI設計, 突破40K Hz也不是太意外的規格. 但話又說回來, 聽黑膠的唱頭真的需要超過25k/30k Hz的頻率響應來對應? 我們回到刻片源頭的cutting head來看, Neumann SX68/74, 一個到16k Hz, 一個到20k Hz正負1dB....所以你需要怎樣的規格的唱頭? 熱心的黑膠燒友有興趣可以再查一下, 您手上貴貴的ED1或是早期LP版本是用什麼樣的刻片頭刻片的? 真的是ED1會比較好?
|
RIAA equalization curve |
另一個常常聽到對MC/MM的定位說法是, MM的中低音比較好聽, 相對高音沒有MC那麼漂亮. 我先強調一下, 唱頭的比較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你很難切開其它因素的干擾. 像是正規的MC頭通常都先要有一級的MC放大, 除此之外, 對更小訊號的傳導與干擾隔離, 又是一個critical的問題. 所以以上對MC/MM唱頭"一般性"的描述來說, 並非是一定如此的. 但這輸出大小的先天差異, 也的確造成使用上的難易度, 甚至音質平衡表現上的取向. 甚至從RIAA等化曲線來看, 當初為了刻片, 無可避免的必須將低頻訊號先行衰減, 所以黑膠重播必須再經過一個等化的線路將被衰減的低頻訊號修正回來; 從RIAA等化曲線來看, 30Hz在刻片時被衰減了約19dB, 50Hz約17.5dB, 100Hz約7.5dB. 所以使用低輸出MC唱頭要"正確"重播低頻的訊號的難度是很高的. 因為來自於唱盤的rumble, 系統的回授, 頭臂盤共振的處理都必須小心排除, 否則它們就隨著音樂的訊號一起在RIAA等化裡被放大5~20dB!! 所以這些來自系統的低頻干擾與染色上, 相對高輸出的MM/MI會比較有優勢, 因為這些"干擾與染色"會少了一級MC放大的倍數. 當然這對使用超高級盤/臂/MC唱頭系統的發燒友來說, 或許不是問題, 但相對的, 也很少人會有在如此高級的盤/臂系統裡使用一顆相對低價的MM/MI唱頭去比較MC/MM/MI的差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Audio16的這一篇文章.
|
First Ortofon MC AB (from SoundFountain) |
再回到transducer的靈敏度, 反應速度的角度; 最早期stereo唱頭的開發, 或許由於沒有現代這麼高級的材料可以使用, 但可以看出它們希望得到最高的靈敏度以及反應速度上的努力. 從1948年Ortofon的第一顆mono MC唱頭, 到立體聲初期誕生的Neumann DST, Decca FFSS都可以看到: 極短針桿, 儘可以將發電結構靠近唱片表面(振動源)的設計! 這時候我們再來欣賞近代的Ikeda 9, Lumiere DST, 甚至vdH Colibri的設計, 就會發現其實它們是有共通的設計源頭的. 當然, 我無意說除了以上列出的唱頭外的品牌都不好. 只是這些唱頭強調某些transducer的基本特點比較明顯. 也就不會訝異其實世界上有極少數的一群人在拼死以求Neumann DST唱頭.
|
Ortofon AB structure (from SoundFountain) |
|
Neumann DST |
|
Lumiere DST |
|
Decca Mk IV |
|
Ikeda 9 |
|
vdH Colibri |
所以到底是MC還是MM/MI比較好? 其實它們只是不同的transducer設計. 我個人認為並沒有先天就比其他種類設計還要強的道理. 但以現實環境來看, 要玩好低輸出MC唱頭的難度與代價的確高出許多. 即使玩到盡頭, 我也不覺得真的會一面倒擊敗優秀的MM/MI唱頭(不過, 我必須承認我自己玩過最高級的MC唱頭是Supex SDX1100D; 其實高級的唱頭除針桿材質講究外, 另外一個特色都是短). 甚至從表現音樂的平衡上來說, 我個人覺得MM/MI有MC難以取代的優點.
其實, 老黑膠燒友對MC/MM之論心中早有定見, 自不待我多言. 我寫了這些其實是希望告訴近來才開始接觸黑膠的朋友, 其實MM/MI不見得會比MC差, 市面上只要是存活了幾十年的MM/MI唱頭廠商其實都不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