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Decca Mk. 1 Super arm - Some photos

Decca Mark 1 "Super" Arm
        早期的唱臂設計都挺簡潔的, 只是整體質量都會偏重.  這當然和那時代可以選擇的材料有關; 還有對於共振的處理沒有現代唱臂來得講究, 也沒有支點臂常有的抗滑設計.  但為了搭配Decca FFSS Mark I~III的唱頭, 沒有它還挺麻煩的.  就等那天有多餘的唱盤, 多出來的空間來試試看了.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汪德與柏林愛樂的絕響 - Bruckner by Gunter Wand/BPO

Japan's RCA version of Bruckner Sym 8 by Gunter Wand/BPO
        這或許是我目前聽過最讓我震撼的布魯克納第八的adagio了!  這個震撼是包括了音樂和音響上的非凡成就.  雖然這還不算是汪德的天鵝之歌, 也可惜的只留下4, 5, 7, 8, 9的錄音(1996~2001; 我當時看到買了4, 7, 8, 9, 以為買齊了, 最近才發現1996年的布五是漏網之魚!), 但不可否認的是汪德與BPO的組合還是令人眼睛一亮!  而且優秀的錄音也讓你自然地沉浸在布魯克納那一片一望無際, 裡頭卻是生意盎然, 騷動不已的黑森林之中.
        當然, 所謂的北汪南柴(Celibidache), 柴利比達克因為前陣子唱片錄音吵得沸沸揚揚, 明顯風頭是蓋過了汪德.  但同為布魯克納演繹大師的汪德, 我想在資深愛樂者的心中自有其不可動搖的地位.  有趣的是, 這兩者的風格可是南轅北轍, 各有各的菜.  兩者的錄音也都不多見, 以黑膠版本來說, 柴老的潔癖就大勝汪德, 因為除了一些現場"海盜版"之外, 黑膠迷要發現柴老唱片的機率大概趨近於零.  汪德雖然比較好些, 但類比時期的汪德也是少有錄音發行, 似乎一直要到1982年執掌NDR之後才開始有比較多的錄音發行(所謂比較多, 其實比起主流唱片公司的"明星"選手, 還是少得可憐), 而這已經是數位時代來臨的時候了.  回想起來, 我的汪德黑膠收藏少得可憐的原因也是因為如此.....那時是一昧的追求主流大師, 對數位錄音沒什麼好感的青澀時代阿!
Bruckner Sym No. 4, 7 by Wand/BPO (Japan's RCA)
        不過, 汪德也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藝術家, 再加上他低調的個性, 自然就不會是主流唱片公司的菜.  布魯克納雖然是汪德的最愛也是他最有名的曲目, 但據說他可是在六十歲之後(也就是1984年左右)才公開演出布魯克納的交響曲!  這樣保守低調的個性可見一般.
Bruckner Sym No.9 by Gunter Wand/BPO (非日本版)
        我也無意在這裡說Wand/BPO的組合會比Wand/NDR的版本好; 不過, 直到汪德晚年才有與BPO合作演出的機會, 這的確是一個對我非常有吸引力的話題與賣點.  演繹上, 他與子弟兵NDR可能顯得更得心應手, 但BPO更雄渾的音響效果, 再加上更現代的數位技術的加持, 所呈現的音樂與音響的幻境, 的確令人傾倒.  不管是布四, 布七和布八, 經過日本JVC K2 24bits/192kHz的數位處理後, 我只能說假如CD張張都有這樣讓你如臨現場的音效, 攪動你腸胃的低音部, 鬆軟媲美黑膠的弦樂質感, 雄厚如吹拂過一望無際黑森林的銅管, 大概就可以不用辛苦的玩黑膠了.  或許這就是布魯克納所想描繪的世界之音的最高幻覺.  有趣的是, 以音響效果來說, 我個人認為最後在2001年錄音的布八是這一系列的頂峰, 他的布八Adagio, 的確讓我產生前所未有的震撼; 原本已經非常熟悉的樂段, 卻又處處讓我充滿了新世界般的驚喜.  
        其實這一系列CD已經買了許久, 但一直都放在新竹的小系統裡聽.  直到最近才拿回到台北.  前陣子放進Bow ZZ-8後, 再把Nagra音量旋鈕一催下去, 怪怪不得了, 這才再次佩服日本版音響的厲害!  做為比較的, 也是同一系列裡的布九, 我買到的是原RCA 24bits/96kHz的版本, 效果也是非常好, 但在我的系統裡聽, 可惜就是少了日本版比較寬鬆和那一點"黑膠"的味道!  不過, 兩者的音響走向的確有些差異, 在不同音響系統下, 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喜好.  日本JVC K2 technology所能提煉出來的那一種類似黑膠質感的味道, 倒是讓我想試試看早期JVC Victor的K2 DAC了.  
        從某些角度來說, 這一套汪德與BPO的組合, 的確比NDR的版本更有夢幻的味道.  而這個2001年版的布八也絕對稱得上是汪德六十五年指揮生涯的完美藝術展現!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Decca FFSS Mark III

Decca FFSS Mark III
        來了一顆Mk. III.  當然先是送JW做overhaul.  JW的建議是FFSS頭很適合用extended line contact針(Same as Jubilee).  更有趣的是, 我特地問JW, Mk. III有沒有可能upgrade到Mk. IV的規格?  因為從Mk. IV的brochure來看, 似乎從Mk. III到Mk. IV, 當時的Decca做了不少的改善(洋洋灑灑寫了三頁).
Mark IV Brochure


        JW的回答也很實在, 他說Mk. III與Mk. IV最大的差異是在stylus holder (應該就是所謂的armature).  Mk. IV的stylus holder厚度比較薄 (增加高頻響應), 所以他在換extended line contact針時, 就會一併換上比較薄的stylus holder.  呵呵, 現在我的問題是要來制作一個Mk. III的holder, 才有辦法裝上我的Cantus上來試!  不過, 考慮到Mk. III本體就有15g, 裝上Cantus可能會比較辛苦(再加上holder, 整體質量肯定超過C4E), 看來是時候來玩我庫存已久的Ikeda 12" IT407唱臂的時候了.
FFSS Mark III; needs a special holder for Cantus
FFSS Mark III contact pins

        我的Decca唱頭的尋根之旅, 又往前邁進一步.  Mk. III會不會比Mk. IV還好?  我個人相信應該是不會的.  不過, 等我這顆Mk. III回來後, 應該是有機會到友人家中來一場Mk. II/III/IV的大比較(有Mk. I的燒友要來共襄盛舉?)!
NOS Ikeda IT407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Thorens TD124的惰輪升級 - Mirko stainless steel idle wheel upgrade kit for TD124

Mirko's SS idler in TD124 Mk.I
        盼了許久, 終於到手的不鏽鋼惰輪.  當初在ebay上看到這樣的solution, 第一個感覺就是應該要買一個來試試.  因為老惰輪唱盤, 像是Thorens, Garrard等, 原裝的惰輪現在都是可遇不可求了.  真要買得到, 價格也大概都要美金一百元起跳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 這樣的不鏽鋼惰輪加上O-ring的設計, 未來只要更換O-ring也比之前需要更換整個橡膠惰輪的方式更簡單方便.
Left: Original rubber idler; Right: Stainless steel wheel + O-ring
        當然, 幾乎是1:1尺寸, 不鏽鋼惰輪拿在手上非常有重量感, 加工的質感也是一流的.  迫不及待的換上後, 第一個感覺是"安靜", 之前惰輪所產生的噪音幾乎都聽不到了(我的TD124因為使用的是開放式架構的plinth, 所以噪音的感受很容易就感受得到).  這也驗證了Mirko所提到的他的SS idle wheel可以大幅降低惰輪的噪音!
Original rubber idler
        為什麼呢?  我個人覺得軸心的精度以及惰輪的真圓度應該是主要的原因.  不過, 我無法量測, 所以這只是我合理的推測.  原本的橡膠惰輪想要達到完美的真圓度, 我想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我認為這樣的不鏽鋼惰輪設計同樣也可以應用在所有的惰輪唱盤, 去取代原本老式的橡膠惰輪.  而且進一步的去降低惰輪旋轉所產生的噪音!
Mirko's SS idler
Backside view
        那發燒友最在乎的聲音差異呢?  我想聲音的平衡或是好壞, 有時會因人因系統而異.  但更穩定, 背景更安靜的重播表現, 是可以輕易感受到.  而且換上Mirko的惰輪後, 你會發現之前橡膠惰輪無可避免的噪音的確會"串入"你唱頭拾取出來的聲音裡面.  所以像我一樣使用老惰輪唱盤的朋友, 請務必將您的惰輪轉動聲音降到最低(但以原始的橡膠惰輪條件下, 幾乎不可能做到沒有).  而不鏽鋼高密度高質量的優勢似乎也帶來下盤更穩重的重播聲音的變化.  換上SS idle wheel, 我必須重新調整唱頭以及容抗的設定來得到耳順的高中低的音域平衡(因為, 原本串入的惰輪噪音不見了!).  微調後的整體的音樂重播能力, 對我來說是更正確的, 更透明, 背景更黑, 更厚實活生的聲音表現.
        我不確定這樣的不鏽鋼惰輪設計是否是Mirko的發明.  但這的確是一個降低老惰輪唱盤噪音的方式.  當然, 這樣的設計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像是不同的O-ring的選擇.  這肯定也會帶來不同的聲音變化.  甚至可以考慮用不同材質來製作惰輪本體, 像是炮銅等.
        我認為任何的改善方式, 最好都要能夠找到合理的技術觀點來支持.  以真圓度的觀點來看, 的確像TD124般的老惰輪唱盤其實還有許多可以改善之處, 像是內轉盤內面(與惰輪接觸的面)的平整度以及真圓度; 變速飛輪的質量與真圓度等....以原始TD124的內鑄鐵轉盤, 它的內面的確處理的不夠細, 我也相信它的真圓度應該可以再進一步改善....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來對這個部分來下手改善.
瑞士Schopper AG的TD124無磁性鑄鐵內轉盤; 看起來已經有注意到內面的處理和真圓度;
我相信這可以進一步的降低惰輪系統的噪音!  不過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