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Sound of Vintage - JBL 4350


JBL 4350...plus extra high tweeters & subwoofer tower!
        Vintage sound....所謂經典的聲音到底是如何呢?  是否從這對超過五十年歷史的JBL 4350所發出的聲音就是所謂的vintage sound?  老式的聲音還是新時代之聲?
New audio rack Lovan Empire for Sony's ex-flagship TA NR1;
although its size is smaller than Accuphase but similar weight of 48Kg per channel!
The monster engines to drive JBL 4350!
Accuphase M2000 for above 250Hz; Sony TA NR1 for below 250Hz!
        老聲新聲其實一點都不是重點, 因為我在這裡聽到最驚人的鋼琴重播(蔡琴的"機遇").  觸鍵的重量感以及逼真度是我所聽過裡數一數二的!  古樂演奏的Vivaldi四季裡, 絃樂的光澤以及彈性也讓我完全不再懷疑老JBL重播古典音樂的能耐!

        雖然這是一套電子分音四路(其實是六路, JBL 4350本身是四路, 再外加超高以及超低)的複雜系統, 但經過主人巧手的調整, 音域的平衡呈現的非常好.  第一次到訪是協助主人架設早期Sony的旗艦後級TA NR1(只有負責JBL 4350的四隻15"低音, <250Hz); 或許是因為換上新後級以及新的音響架, 中低音域似乎有些"過強"的感覺.  第二次的到訪所感受的平衡就更好了.  聆聽各樣的音樂, 絲毫不會覺得有音域不平衡的違和感.  唯一我可以挑剔的是音場的高度(這應該是主人喇叭高度所致; 考慮到可移動性, 我想這是一個可以忽略的compromise, 因為家用環境不太可能類似專業的用法, 將喇叭崁入適當高度的牆面上).  在Accuphase M2000以及Sony TA NR1所分音推動的JBL簡直是動靜自如, 雖然主人不喜超大音壓, 但在適當的音壓下, 這套系統所能呈現的全面性與音樂性, 以及輕鬆自如的表現各樣音樂的魅力, 讓我都想找一對4350來試試看了!  
Two extra high frequency units per channel
        其實聲音不會有, 也不應該有老舊!  "音"的發響所需要的是transducer的規格, 速度, 轉換效率以及物理特性.  所以從這樣的觀點來看, 其實已經有五十歲的JBL 4350一點都不會"老".  直到現在, 它的能力還是足以表現任何複雜音樂的發響!  Bravo!
JBL Paragon
        這對Paragon也是主人的珍藏!  它是靜靜地坐落在主人客廳的角落, 在我第一次到訪準備回家時才發現的.....它大概是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的一個典範, 真正超越時光的Vintage!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這些巴洛克大師們 - Those Baroque Masters....

法國Charlin唱片; Couperin家族王朝

和聲學大師Rameau的大鍵琴作品

        台灣古典音樂的鏡頭一向是指向由Bach/Handel為源頭的德奧體系, 對於Baroque同期的法國, 義大利大師們就比較少人提及, 媒體上也比較弱勢.  我也無意, 也沒有能力進行音樂史學的探究.  只是最近重聽了兩張法國Charlin唱片的大鍵琴音樂; 一方面對於最近音響系統的效果暗自竊喜, 一方面驚訝於這些法國大師們的鍵盤創作似乎也不遜於同期德國巨匠的作品.  在台灣喜愛古典音樂的朋友, 大概都對於巴哈, 韓德爾以降的德奧系統非常熟悉, 但對於巴哈, 韓德爾同期義法其他大師, 甚至往前追朔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 如果不是音樂史學專家可能難以回答出一個大概的全貌.
音樂史上, 與德國巴哈家族相形抗衡的法國Couperin家族
        所以我一時興起, 簡單的整理了一下我腦海中(加上Google大神的幫助)聽過的"史前"大師們...........

        義大利:
            G. Palestrina (1525~1594)
                  C. Monteverdi (1567~1643)
                                                A. Corelli (1653~1713)
                                                        T. Albinoni (1671~1751)
                                                            A. Vivaldi (1678~1741)
                                                                 G. Scarlatti (1685~1757)
        德國:
                                                 J. Pachbel (1653~1706)
                                                               G. Telemann (1681~1767)
                                                                  J. S. Bach (1685~1750)
                                                                  G. Handel (1685~1759)
                                                                                       J. Haydn (1732~1809)
        法國:
                                                      F. Couperin (The Great) (1668~1733)
                                                                  J. Rameau (1683~1764)
        英國:
                                                     H. Purcell (1659~1695)

        由可說是法國國寶級的Charlin唱片來發行這兩張Couperin家族以及Rameau的大鍵琴作品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是時候把更早期文藝復興後期的大師Palestrina和Monteverdi的唱片拿出來"考古"一下了.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初探LCR型RIAA等化的魅力 - LCR type RIAA

Swiss Audio Consulting extra low DCR inductor for LCR RIAA
        僅見於超高級唱放的被動LCR型RIAA的方式, 我對於他的好奇已經存在許久.  基本上, 這有幾個原因: 第一, 通常LCR型的RIAA等化只會使用在一些超高級的頂級唱放之中; 第二, 通常專業刻片系統裡的等化也是使用LCR的方式進行; 第三, 依我所看到的討論裡, LCR的方式在理論上比一般RC方式有更低損耗, 阻抗恆定, 以及低噪音(因為搭配線路之故)的優點.  至於為何無法普及的原因, 不外乎是因為優良的電感元件的成本以及取得, 甚至體積的因素, 無法使用於平價的機種之內.

Tango famous EQ 600 LCR RIAA module
        最有名的LCR型RIAA的模組大概就是目前已經停產的日本變壓器名廠Tango 的EQ 600.  市面上還可以找到的LCR RIAA模組產品的有泰國的SILK, 英國Steven & Billington等, 而許多知名的變壓器廠也都有生產堆砌LCR RIAA所需要的電感元件, 像是Sowter, Lundahl等.
Lundahl's inductors used in AuroraSound VIDA
        甚至可以找到由瑞士Audio Consulting特製的超低內阻, 也超貴的電感元件(有多超級呢?  Tango 1.8H的內阻約是25歐姆, Audio Consulting制作的1.8H居然內阻只有3歐姆!  一套組成RIAA立體聲所需要的四顆電感要價超過十三萬台幣!).  使用LCR型RIAA的唱放雖然多是真空管架構, 但也有晶體架構的LCR唱放在市面販售, 像是日本AuroraSound的VIDA.
日本AuroraSound VIDA LCR type phono stage
        由於LCR型RIAA的唱放不多見, 成品價位也高, 一直沒有機會嘗試它的聲音.  最近與幾位技術者聊到這個話題, 沒想到其中一位Coffin兄慷慨出借他DIY的LCR真空管唱放!  我當然是非常高興的抱回家來與我的Nagra PL-P內建phono stage來比較一下他們在音質表現上的差異.  由於Coffin兄的這台機器仍然在微調中, 整體的效果暫時只能作為參考; 而且使用的電感元件也並非特別的"高級品".  但經過適當的熱機後, 這台"Coffin號"居然呈現出比Nagra PL-P更密實逼真的中音質感!  自然的音樂表現力讓你不自覺的一直把各樣唱片放下去.  動態與音場的呈現方式與Nagra的方式不太一樣, 但可以感受到3D音場的寬深並不會遜於Nagra.  動態的釋放與能量的吞吐, 也可以感受到威力不凡!  雖然無法完全確認這些都是來自於LCR的方式; 但理論上LCR更低損耗的優點, 似乎可以由更自然逼真的中音質感與表現力得到驗證.  現在就等待另一位網兄何大的電感試驗的結果了!  打造一台LCR RIAA唱放看來是勢在必行了!

Coffin兄的傑作, 電源供應分體的LCR型RIAA的真空管唱放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談"音"論"響"(二) - 我看Digital Room Correction (DRC)

老友葉先生的新聆聽室
        空間的"響"影響"音"的品質, 已經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但在大部份的現實條件下, 多數發燒友對於"響"(空間)的部分大多是束手無策, 更有甚之的是, 可能為了克服空間的負面作用, 反而會不知覺的使用各樣的配件, 線材, 甚至是器材來得到某種的音色"平衡"以及補償因為空間效應而"消失"的細節!  但大部份這樣建立在"假平衡"條件下的"手段", 通常很難放諸於四海, 得到一致的結果.
        (一) "響" - DRC空間修正
極簡派的空間擺設; 擴大機其實是在白色簾幕之後, 訊源以及DRC, DAC在聆聽位置
的右手邊
        最近拜訪老友葉先生的新聆聽室, 也再次感受到DRC所帶來的好處.  葉先生系統的器材, 其實非常簡單, 一套簡潔的落地喇叭系統, 外加兩隻小型超低音, 訊源也只是平價的日本系統加上合理價位的DAC, 最後再以一台綜合擴大機進行推動.  唯一比較不一樣的, 葉先生導入了DRC進行數位空間修正, 所以在CD player與DAC之間插入了一台Mac mini做DRC的修正運算.  令人訝異的是, 在這大約十坪的空間裡, 如現場般的大能量, 以及錄音裡所有的細節, 輕鬆平順的在空間中浮現.  完全不像是一般家用音響系統在播放大動態, 大音壓, 全頻段音樂時捉襟見軸的窘態!  回想起聽過的幾套有加入DRC修正的系統, 輕鬆的大音壓動態, 多細節似乎是他們一致的特色.  這也讓我想到, 一套經過適當DRC參數修正後的系統, 其實就相當於一套直接的"鑑聽系統", 因為去除了(當然DRC不可能完全克服空間的效應, 但可以盡量降低)空間影響, 此時所表現出來就是器材本身的狀態; 甚至應該這樣說, 在假設擴大機有足夠能力的推動下, 喇叭就"自然"表現出它的能力.  將它所能發出的頻段以及細節傳送給聆聽者.  用這個觀點來看, 以目前現代喇叭輕鬆可以達到破百dB的音壓規格來看, 大動態以及大音壓的輕鬆達成(再次強調, 擴大機要匹配)就不是什麼意外的事了.  這也有些類似於專業錄音室的概念,  就是如果鑑聽室空間效應無法消除或是最小化, 如何能夠在這樣的空間進行音樂媒體的編輯以及確認?
之前提過的DRC加四路數位電子分音的現代化Altec A5
導入DRC的TAD號角系統; 大能量與高解析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一套讓我印象深刻的DRC系統, 而且連黑膠輸出也AD化後加入DRC運算修正
        當然, 這也是得力近年來強大的CPU運算能力, DRC才可能實現全頻段的即時空間修正, 甚至可以針對之前EQ或是被動空間處理設備所不敢想像的Impulse response來進行修正.
        (二) DRC對於"音“的可能影響:
Impulse response的修正前後差異
        DRC不同於其他被動式的空間修正設備, 它為了修正或是抵消空間效應, 它必須在源頭的音樂訊號之中, 加入經過複雜計算所得到的"資料", 來抵消或是調整空間效應, 甚至改善喇叭的impluse response.  所以DRC不同於我上一篇討論的單獨的"音"與"響"(因為喇叭有聲音發出後, 才會有空間的效應產生, 請看), 它好比現代的數位DAC常常應用升頻計算補入數位資料, 來改善CD的音質一樣, 它們其實都有"修改"了原始資料....所以也就改變的"音"的狀態.  甚至由於經過DRC計算後的訊源資料會比原來的複雜, 因此對後段擴大機甚至喇叭會造成更高的負載!
在我空間所量到的頻率響應以及加入DRC修正後的響應差異
        大概是因為DRC對原始資料有進行計算, 所以有一些發燒友對DRC會抱持一個比較保留的態度, 認為(或是下意識)經過DRC處理後的聲音是比較不"自然".  姑且不論這是否事實 (以我聽過的DRC系統來說, 我倒不覺得DRC處理後的聲音一定就會比較"假"; 音響中會影響音色, 甚至造成失真染色的環節真的是太多了); 相對上, 也顯少發燒友有警覺到, 或是有辦法驗證到, 我們聽到的音樂訊號經過了空間效應的透鏡後的變形扭曲, 甚至是損失, 到底有多少.  所以DRC其實是一個雙面刃.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DRC的確提供發燒友一個強大的工具, 因為它可以修正或是調整的功能以及精細程度, 是先前EQ或是被動式空間修正設備所難以達到的.  但是我也不是說只要有DRC就搞定一切, 因為DRC對於音響器材的"本質"是無能為力的, 甚至加上了DRC的運算後的資料量會加重擴大機的負載; 任何可以改善"音", 甚至"響"的方法仍然可以改善最後整體的音質.  我曾經在上述經過DRC運算的TAD系統裡加入音響架去改善前段器材的振動影響, 事實上, 它的改善一樣是明顯的.
嘗試將數位音量以及DAC從電視台面移到專業音響架之上;
改善的效果也使非常明顯的, 與DRC並不衝突
        就好比說, 同樣的空間, 舉例上述葉先生的空間, 擺入另外一套同級的系統, 一樣用DRC加入空間修正運算.  我相信同樣大動態, 高能量, 高解析的聲音一樣會存在, 但可能是不太一樣的"聲音"表現.  也就是系統表現的"音"的本質的能力好壞還是一樣存在的.
        這兩三年以來, 具備DRC的空間修正的硬體或是系統已經愈來愈多.  以數位音源的角度來看, 我個人也認為DRC是利大於弊.  另外一個部分必須提醒的是, DRC的修正程度其實是可大可小, 就好比類比EQ可以調整的幅度其實是有一個範圍.  甚至如同大家所知道的, 頻率響應完全平直的喇叭或是系統與"好聽"與否, 並非是一定相關(我也沒有看過任何一對喇叭的頻率響應測量結果是完全平直的).  所以我一直期待市場上可以出現一台具備開放DRC參數讓使用者可以很方便調整的DAC(具備DRC EQ和Impluse修正的功能)!  甚至可以有一個buffer stage (RAM)的設計, 來消除因為CPU大量運算所可能造成的延遲(這個部分只是我的推測, 因為我並非DRC的用家).
        由於我個人是以黑膠音源為主的發燒友, 要導入DRC, 必須還要考慮一個A/D converter的存在.  所以我之前的態度是保留的.  事實上, 這或許也是多餘的保留, 因為優質的A/D, 甚或是A/D再D/A後與原始類比資料的比較, 在專業領域上應該早已經被驗證與確認.  甚至許多頂級喇叭系統已經導入數位DSP, 在數位領域裡進行分音與相位修正, 例如定價高達六十萬美金的Magico Ultimate III.
Magico Ultimate III with DSP crossover
        再加上最近有機會欣賞一套音色, 密度質感逼真以及能量寬鬆自然的系統; 是以JBL4350為核心, 再加入超高與超低音的四路電子分音系統.  如果不是主人告知, 我也不會發現其實擔當重任的電子分音器是數位的Yamaha D2040!
讓我驚艷的JBL4350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