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友葉先生的新聆聽室 |
空間的"響"影響"音"的品質, 已經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但在大部份的現實條件下, 多數發燒友對於"響"(空間)的部分大多是束手無策, 更有甚之的是, 可能為了克服空間的負面作用, 反而會不知覺的使用各樣的配件, 線材, 甚至是器材來得到某種的音色"平衡"以及補償因為空間效應而"消失"的細節! 但大部份這樣建立在"假平衡"條件下的"手段", 通常很難放諸於四海, 得到一致的結果.
(一) "響" - DRC空間修正
|
極簡派的空間擺設; 擴大機其實是在白色簾幕之後, 訊源以及DRC, DAC在聆聽位置
的右手邊 |
最近拜訪老友葉先生的新聆聽室, 也再次感受到DRC所帶來的好處. 葉先生系統的器材, 其實非常簡單, 一套簡潔的落地喇叭系統, 外加兩隻小型超低音, 訊源也只是平價的日本系統加上合理價位的DAC, 最後再以一台綜合擴大機進行推動. 唯一比較不一樣的, 葉先生導入了DRC進行數位空間修正, 所以在CD player與DAC之間插入了一台Mac mini做DRC的修正運算. 令人訝異的是, 在這大約十坪的空間裡, 如現場般的大能量, 以及錄音裡所有的細節, 輕鬆平順的在空間中浮現. 完全不像是一般家用音響系統在播放大動態, 大音壓, 全頻段音樂時捉襟見軸的窘態! 回想起聽過的幾套有加入DRC修正的系統, 輕鬆的大音壓動態, 多細節似乎是他們一致的特色. 這也讓我想到, 一套經過適當DRC參數修正後的系統, 其實就相當於一套直接的"鑑聽系統", 因為去除了(當然DRC不可能完全克服空間的效應, 但可以盡量降低)空間影響, 此時所表現出來就是器材本身的狀態; 甚至應該這樣說, 在假設擴大機有足夠能力的推動下, 喇叭就"自然"表現出它的能力. 將它所能發出的頻段以及細節傳送給聆聽者. 用這個觀點來看, 以目前現代喇叭輕鬆可以達到破百dB的音壓規格來看, 大動態以及大音壓的輕鬆達成(再次強調, 擴大機要匹配)就不是什麼意外的事了. 這也有些類似於專業錄音室的概念, 就是如果鑑聽室空間效應無法消除或是最小化, 如何能夠在這樣的空間進行音樂媒體的編輯以及確認?
|
之前提過的DRC加四路數位電子分音的現代化Altec A5 |
|
導入DRC的TAD號角系統; 大能量與高解析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
|
一套讓我印象深刻的DRC系統, 而且連黑膠輸出也AD化後加入DRC運算修正 |
當然, 這也是得力近年來強大的CPU運算能力, DRC才可能實現全頻段的即時空間修正, 甚至可以針對之前EQ或是被動空間處理設備所不敢想像的Impulse response來進行修正.
(二) DRC對於"音“的可能影響:
|
Impulse response的修正前後差異 |
DRC不同於其他被動式的空間修正設備, 它為了修正或是抵消空間效應, 它必須在源頭的音樂訊號之中, 加入經過複雜計算所得到的"資料", 來抵消或是調整空間效應, 甚至改善喇叭的impluse response. 所以DRC不同於我上一篇討論的單獨的"音"與"響"(因為喇叭有聲音發出後, 才會有空間的效應產生,
請看), 它好比現代的數位DAC常常應用升頻計算補入數位資料, 來改善CD的音質一樣, 它們其實都有"修改"了原始資料....所以也就改變的"音"的狀態. 甚至由於經過DRC計算後的訊源資料會比原來的複雜, 因此對後段擴大機甚至喇叭會造成更高的負載!
|
在我空間所量到的頻率響應以及加入DRC修正後的響應差異 |
大概是因為DRC對原始資料有進行計算, 所以有一些發燒友對DRC會抱持一個比較保留的態度, 認為(或是下意識)經過DRC處理後的聲音是比較不"自然". 姑且不論這是否事實 (以我聽過的DRC系統來說, 我倒不覺得DRC處理後的聲音一定就會比較"假"; 音響中會影響音色, 甚至造成失真染色的環節真的是太多了); 相對上, 也顯少發燒友有警覺到, 或是有辦法驗證到, 我們聽到的音樂訊號經過了空間效應的透鏡後的變形扭曲, 甚至是損失, 到底有多少. 所以DRC其實是一個雙面刃.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DRC的確提供發燒友一個強大的工具, 因為它可以修正或是調整的功能以及精細程度, 是先前EQ或是被動式空間修正設備所難以達到的. 但是我也不是說只要有DRC就搞定一切, 因為DRC對於音響器材的"本質"是無能為力的, 甚至加上了DRC的運算後的資料量會加重擴大機的負載; 任何可以改善"音", 甚至"響"的方法仍然可以改善最後整體的音質. 我曾經在上述經過DRC運算的TAD系統裡加入音響架去改善前段器材的振動影響, 事實上, 它的改善一樣是明顯的.
|
嘗試將數位音量以及DAC從電視台面移到專業音響架之上; 改善的效果也使非常明顯的, 與DRC並不衝突 |
就好比說, 同樣的空間, 舉例上述葉先生的空間, 擺入另外一套同級的系統, 一樣用DRC加入空間修正運算. 我相信同樣大動態, 高能量, 高解析的聲音一樣會存在, 但可能是不太一樣的"聲音"表現. 也就是系統表現的"音"的本質的能力好壞還是一樣存在的.
這兩三年以來, 具備DRC的空間修正的硬體或是系統已經愈來愈多. 以數位音源的角度來看, 我個人也認為DRC是利大於弊. 另外一個部分必須提醒的是, DRC的修正程度其實是可大可小, 就好比類比EQ可以調整的幅度其實是有一個範圍. 甚至如同大家所知道的, 頻率響應完全平直的喇叭或是系統與"好聽"與否, 並非是一定相關(我也沒有看過任何一對喇叭的頻率響應測量結果是完全平直的). 所以我一直期待市場上可以出現一台具備開放DRC參數讓使用者可以很方便調整的DAC(具備DRC EQ和Impluse修正的功能)! 甚至可以有一個buffer stage (RAM)的設計, 來消除因為CPU大量運算所可能造成的延遲(這個部分只是我的推測, 因為我並非DRC的用家).
由於我個人是以黑膠音源為主的發燒友, 要導入DRC, 必須還要考慮一個A/D converter的存在. 所以我之前的態度是保留的. 事實上, 這或許也是多餘的保留, 因為優質的A/D, 甚或是A/D再D/A後與原始類比資料的比較, 在專業領域上應該早已經被驗證與確認. 甚至許多頂級喇叭系統已經導入數位DSP, 在數位領域裡進行分音與相位修正, 例如定價高達六十萬美金的Magico Ultimate III.
|
Magico Ultimate III with DSP crossover |
再加上最近有機會欣賞一套音色, 密度質感逼真以及能量寬鬆自然的系統; 是以JBL4350為核心, 再加入超高與超低音的四路電子分音系統. 如果不是主人告知, 我也不會發現其實擔當重任的電子分音器是數位的Yamaha D2040!
|
讓我驚艷的JBL4350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