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大師降臨我的視聽室 - Studer Master Recorder A80R arrived

King of Studer, A80R
        這一台A80R雖然與另一台B67 II到的時間是差不多.  但晚了約一個多星期才開聲.  這是因為, 第一, 必須先將電源由原本的230V/50Hz改為120V/60Hz.  其實不難, 只是為了小心起見, 仔細研讀了原廠的service manual上的電源切換方式, 再經過兩次的"行前"確認, 才找個黃道吉日動手....電源電壓的跳接是比較單純, 比較不常見的是50/60Hz phase的切換方式在現代機器比較少看得到....
Power voltage setting
Power phase setting
Yes!  I use Siltech for power/phase modify....
        第二是花了點時間在準備Lemo 3-pins轉RCA的接線.  這是因為我的前級Nagra PL-P只能接受RCA輸入.  而這一台的A80R配備的又是非常特別的Lemo 3-pins平衡接頭.  問過Seller, 對方很驕傲的告訴我, Lemo是世界最好的端子....所以我就不好再說下去了, 只好乖乖的等機器運到, 拿到Lemo端子再開始準備接線.  不過, 我必須說Lemo端子的質感與接點處理的確非常好, 不愧是瑞士的產品.  雖然不方便, 只好先這樣使用了.
Swiss made Lemo 3-pins connectors
        第三是, 功課做得不夠, 再加上之前與對方的"雞同鴨講".  這台A80R附得是歐洲專業錄音室最常使用的AEG-DIN adapter....原本我以為拿掉AEG adapter, 下面會是共通的CINE (Trident)界面...結果收到機器才傻眼.  不過, 這只能怪自己功課做得不夠(A80R實在是太專業取向了...少有發燒友用), 只好趕緊上網找了一對CINE adapter來, 否則這台A80R就只能唱所謂的Bobby hub/panacke reel了.  這部分的盤帶界面的確對初入門的人挺複雜的, 沒有實際的操作比較難以理解.  還好, 一個禮拜, CINE adapter就到了.  同時也順手準備一些"Bobby Hub"以防萬一.
AEG-DIN adapter with 12" pancake plate
Cloned Studer CINE adapter
        總算所有的東南西北風都到齊了.  開聲!  我只有"佩服"兩字!  配合高階的母帶訊源, 我只能說這就是發燒友所能接觸到的最頂級訊源了, 也是我這輩子到目前感受到的, 最極致的"聲音的無上幻覺"!  我所播放的是我收藏的1975年Aldeburgh festival的現場錄音, 貝多芬的"Hammerklavier", Richter真的降臨在我的視聽室了!
極致的幻覺!
1975 Aldeburgh Festival Richter's Beethoven No.29 "Hammerklavier"
        PS.  Studer A80R屬於全discrete線路的黃金一代.  內部結構的複雜與講究真的令人佩服在當時的年代可以設計出這樣的機器.  而以今日平實的二手價位得以一探類比訊源的最高殿堂, 我認為這是bargain了!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不為人知的Philips唱片錄音師 - Men behind great Philips recordings - Volker Straus, Hans Lauterslager

Wagner附身般的演奏, 讓你如臨拜魯特的不朽名演(by Volker Straus)!
迷人的Mozart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by Hans Lauterslager)
        比起幾家音樂媒體的老品牌, 像是RCA, Columbia, EMI, DGG, Decca等, 1950年才開始跨入唱片市場的Philips的確是慢了一些.......但這"後起之秀"可是非同一般, 從早期與美國Columbia合作, 到併入美國Mercury, 1963年發表卡式帶幾乎淘汰了家用盤式帶, 1970年代末期發表CD格式也近乎終結了黑膠市場, 並且成長為當時的音樂媒體之霸的寶麗金集團, 再再顯示一家以技術為本, 配合優秀的經營管理策略, 最終成為制宰市場規格的一方霸主.
音色與其他廠家不太一樣的mono錄音, 非常細緻,
某一個頻段甚至可以說非常傳真
        從愛樂者以及黑膠收藏者的角度來看, Philips一直是一個水準一致, 唱片制作精美的品牌.  它或許因為起步晚, 所以旗下明星並沒有像是EMI, DG, RCA等老牌那般金光閃閃, 大牌如雲.  但也絕非三腳蝦...對我來說, 反而是沒有那麼多的"商業味"以及廣告的追捧.  從它"提拔"的名單就可以看得出來, 像是I Musici, Italiano QT, Beaux arts trio, Brendel, Marriner/ASMF, Collin Davis, Hatink等, 這些其實都是資深樂迷的行內選擇.....再加上Philips的優秀錄音水準, 所以價格一向平實的Philips唱片一直是我靜靜吃三碗公的選擇.  它的錄音特色, 一言以蔽之, 就是您的系統愈好它就會唱得愈好.
Philips的天碟, 但愈來愈難找到了

        但對黑膠唱片收藏家來說, 討厭的是Philips通常對於錄音的場地, 制作與錄音師的資料, 以及錄音的細節一概是不多加著墨, 廣告雜誌上也顯少人提及....目前以找得到的資料來看, 大概這兩位是成就Philips錄音成就的兩位幕後英雄 - Volker Straus和Hans Lauterslager!  您可以算得出來的大都會管弦樂團的爆棚錄音大概都是Volker Straus的傑作, 包括文首的這一套不朽的Parsifal 1962年拜魯特現場(這一套可說是立體聲初期歌劇錄音的傑作, 很難想像當時就可以完成如此平衡傳真的現場錄音!  與同期的Decca, EMI比較也絲毫不遜色).  而Marriner/ASMF一系列的優秀錄音, 以及Collin Davis的Messiah, 和Grumiaux/Haskil的Mozart等都是來自Hans Lauterslager的傑作!  以此推估, 我個人的Philips的參考錄音中的Rimsky-Korsakov/Scheherazade/Kondrashin以及Vivaldi/Four seasons/Iona Brown/ASMF, 大概就是這兩位大師的傑作!  甚至是mono時代的Philips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迷人音質(van Beinum的演奏).
測試弦樂能力的四季...這張甚至有超低頻在爬行!
這可是我聽過小提琴質感以及細緻度最好的錄音了...不知是Volker還是Hans的傑作?
        這裡有一篇Hans Lauterslager對Philips的錄音歷史的紀錄, 值得一看.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Studer B67 II導入記 - Happy reel life begins with Studer B67 II.....

Studer B67 II from Italy
        To reduce shipping cost, Studer B67 II was dis-assembly to two boxes for delivery.  And for amateur like me, it took me about four and half hours to assembly it back (due to lack of proper tools) and two hours of "hot" mails with seller for solving capstan motor no function issue....Hard works (because it is heavy) but lots of funs and a good lesson to know tape recorder better.
        It came like this.....
Naked B67
         Base cover on.....so it can sit now.
Also change main power to 120V/60Hz.
        Capstan motor alone....
        Need proper tools to reach the deep inside next time....so it took me almost one hour to fix capstan motor.
         Next disaster happened...Left roller....it took me about half hour to find the right way to assembly it back....
         Put on turntables and left roller......
         Front cover is on.....
         Tension rollers on.....
         Change connectors panel from back to top......
         Back cover on.....
        Head block was on.....
         All module cards on position......and bottom-front cover
         Head block cover on position.....
         Can power on.......but capstan motor didn't work.......orz......
         After about two hours of hot mails with seller.....the root cause is wrong connection (below photo)
         Right connection.....leave first pin empty.....
        Happy reel life begun......but.....
         Digital timer not working.......
        Enjoy my master dubs first.....although the timer is always zero!  It will be fixed when I have spare recorder....Hahaha......Great sound even with 2 track/7.5ips of pre-recorded tapes!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Sweet chocolates for vinylphiles

From left to right: Decca gold (retyped by vdH), Export, Decca vdH, Maroon with Paratrace tip 
        Jewelries of vinylphiles.....I am lucky to taste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 of Decca cartridges.  Although Mk. IV is still the King of Decca, they are sweet and excellent illusion providers.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Italy & USA, the most romantic and analog-mind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y say so....?  Because, after calculation, they have the largest number of brands for master reel tape production!

        Italy:
          Simpaty Records
          Hemiolia Records
          Open Reel Records

        USA:
          The Tape Project
          UltraAnalogue Recordings
          Yarlung Records

        Australia
          Master Tape Sound Lab

        Sweden
          Opus3 Records

        Austria
          Quinton Records

        France
          Tone-Pearls Records

        Japan
          龜吉音樂堂 Kamekichi Record

        If you have more info, please kindly let me know.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黑膠的黑暗面(七) - LP vs CD ; Dark side of vinyl (VII) - LP vs CD

Ironman vs Hulk = Digital vs Analog
        電影裡, Ironman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Hulk打昏倒地......但終究是打不死Hulk.  黑膠與CD, 甚至是最新數位技術, 這場從1980年打到現今的廝殺, 數位媒體雖然完全成為主流, 但總是無法給予類比致命的一擊!  從使用的角度來, CD的確是最成功的罐頭媒體, 一台CD唱盤, 把CD丟進去, 然後一切搞定.   那像黑膠唱片, 從唱頭, 唱臂, 唱盤到唱放中間有無數種的組合, 看似黑膠發燒友在此樂此不疲, 甘之如飴, 或是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其實終究是成為市場的小眾...
Decca Mk IV; My analog Master! 
        但人間事有趣的是, 愈是容易得來的往往不會珍惜, 二十多年的黑膠死硬派的我, 倒是非常可以體會那種費盡心思, 苦盡甘來, 終於搞定了黑膠的某一個環節之後所得到的那種滿足的快感!  有付出才有收獲, 不是嗎?  事實上, 黑膠重播的確存在著這一種魅力, 因為它就像是一位你始終追不到手的美女(或是帥哥), 正當你準備放棄時, 她此時卻又對你拋個媚眼, 或是給你個鼓勵的微笑,....人性本賤不是嗎?  哈哈.
Decca digital recording system
Modified IVC800 1" tape video recorder used by Decca for digital recording
        LP大戰CD的故事, 我想各位上網Google一下, 就會有無數的論戰等這你去閱讀.  而且已經快要變成一種各自"信仰"的表述了.  大多數的發燒友都是很單純的音樂愛好者, 也都不是音響專業領域出身, 所以關於類比 vs 數位的論述, 我倒是覺得可以先參考專業技術者的角度.  以下這一篇訪問EAR老闆的論述值得閱讀; 另外一篇由資深Decca工程師敘述Decca數位錄音系統也值得一看, 不過有點長.  EAR老闆裡面談到了不只是黑膠溝槽內的訊息量, 也談到類比盤帶錄音機可以達到的最高水準(EAR除家用音響外, 也提供給專業錄音室的器材); Decca這一篇可以看到Decca對錄音的許多堅持,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Decca除了盤帶機和喇叭外, 其他所有的設備都是自行開發不假手他人.  有趣的是我又看到一位資深的專業工程師提到, 相較於麥克風收錄後經過recording console的聲音(這可以說是最源頭的訊號, 也就是準備進入錄音機之前), 經由數位錄音機錄下的聲音是比經過類比盤帶機更"接近", 甚至是比較正確的.  這位老兄也提到, 早期CD發行, 一般消費者認為聲音不夠好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當時大家都習慣之前的類比的聲音.
Manley's Scully-Neumann Lathe system
        還有一個比較不為人知的例子可以給大家參考的是, 老VTL早期曾經出版一系列的發燒LP & CD; 使用了全套的老Manley打造的mastering system, 從麥克風到刻片機, 連錄音室都是Manley一手設計打造.  細讀唱片的解說居然發現, Mr. Manley在刻片前, 會仔細比較錄音的數位母帶版本以及類比版本, 然後選擇那一個比較好的....有些黑膠居然選擇的是數位版本來刻片!
        不過, 這裡說的數位是數位級的母帶, 和一般的CD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CD最有名的例子就是Mercury CD發行時請到了Fine女士....她直接提到CD的聲音是比較接近母帶的(那個時代只有類比母帶).
VTL's vinyl title 
VTL's customized Mic
        當然, 從最源頭的母帶等級, 到大量商業發行的黑膠以及CD; 中間還經過許多的過程, 所以不可以等同而論.  但我現在愈來愈相信也體會到, 制作優良的CD其實有許多黑膠所不能及的優點, 像是低頻的層次解析與穩定度; 我想大家一致公認CD的致命傷應該在於44kHz的規格所造成的高音不自然感.  但這個部分其實在SACD中已經被解決.  真正優秀的SACD的效果, 以我前陣子聽到全套Accuphase的表現, 我認為已經是超過目前我黑膠系統所能夠挖掘出來的效果.  不過, 黑膠系統的驚喜, 往往在於經過拾取系統以及播放系統的突破後, 所發現再次湧現的更多的訊息量.  這點其實在Mr. Paravicini的訪談中他有提到, 黑膠系統的表現瓶頸, 其實不在於黑膠中蘊藏的訊息量不夠多, 而是你的拾取系統可以挖出多少!  不過, 這與相較於母帶的聲音是否"正確"或是"接近"是兩回事.  如同之前提到的, 其實黑膠刻片與播放還原, 充滿了各式各樣染色的機會.  而且以機械式摩擦拾取振動的方式, 似乎也到了難以再進一步的瓶頸.  另外可以一提的是, 這似乎也呼應了澳洲的MTSL (Master Tape Sound Lab)大力推荐, 認為是唯一可以媲美母帶效果的黑膠播放系統, 就是日本的ELP laser turntable system!  光學級可以做到的解析度的確有機會超過目前的振動拾取轉換的系統.  不過可惜的是, 我還沒有機會聽到ELP的聲音......但沒有了傳統黑膠重播系統的"振動汙染"....還會是黑膠迷喜愛的黑膠之聲嗎?
MTSL modified ELP laser turntable
        回到LP vs CD的主題....其實做為消費市場的最末端罐頭媒體來說, 兩者其實都各有其優點, 硬要比較高下其實意義不大, 只是發燒友茶餘飯後抬槓的話題罷了, 兩者都有聽不完的版本任君選擇.  以我來看兩者的角度會是:
        就好比打不死的Hulk, 黑膠這樣的罐頭媒體永遠存在著驚喜與樂趣, 但也處處充滿了"誇大與染色"的陷阱.  CD這個最方便的媒體其實是一把比較中性的尺, 當您覺得CD不好聽, 生硬, 或是不自然時, 有可能的一個原因是, 您的系統(或是您的頭腦)已經不知覺的配合黑膠的效果而被"biased"了!  其實對我來說, 要知道自己的黑膠系統夠不夠平衡是很容易的, 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 多放各式各樣的, 不同廠家, 不同國家出版的黑膠唱片, 要是張張都可以聽, 不會非要追求那一國版的, 或是那一家的才可以聽, 大概就差不多了.  有趣的是, 當你達到這樣的"境界"時, 你或許就會發現其實CD真的也不差, 許多制作優秀的CD版本, 一點都不會比黑膠遜色, 而是各有所長; 以方便性來說, 更是有史以來造福愛樂者的最佳罐頭音樂媒體....SACD當然就更棒了.
        其實今日CD似乎式微的時代, 有點類似當時黑膠被CD取代的年代....自我上回聽到SACD的聲音後, 我就在等待SACD退出市場的哪一天的來到, 為何呢?  因為別人拋售就是我進場的時機到來.  不過, 當然也可以不用這樣麻煩, 高解析數位檔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 Hulk還是會永遠存在.....而且無敵版的Hulk才準備要現身在我的音響室....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談"音"論"響"(三) - 音樂文本 - Generation of master copy

用技術編織聲音的幻覺
        接續之前的一篇, 聲音的想像與實現.  音樂與其他藝術不太一樣的地方, 其中之一就是在於人們要欣賞音樂必須透過"演奏"才能將記載於樂譜上的音符轉換為物理現象的聲波, 而得以被人們的雙耳聽到, 進而加以"想像與理解".
        現代人由於技術的進步, 得以將這"音樂發聲的物理現象"記錄在不同的載體之上, 並加以大量生產普及給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愛樂者.  所以現代愛樂者是幸福的, 因為藉由罐頭音響與音樂之便, 您隨時可以"重現"這些被記錄的音樂事件, 也可以稱之為"音樂文本"!
        在聲音可以被記錄的技術發生之前, 想像一下, 一般愛樂者一輩子可以聽到幾次的貝多芬交響曲? 馬勒? 布魯克納?  更別提可以重複聽到一位偉大演奏家的演奏, 像是蕭邦演奏自己的作品, 莫札特? 帕格尼尼?  由此或許也可以推論, 現代愛樂者藉由罐頭音樂之便, 可以理解音樂的深度與廣度, 可能遠遠超乎前一代愛樂者可以想像的程度.  同樣也可以推論, 二十世紀或以前的偉大演奏家或是作曲家也可能沒有意識到, 他們所留下的"文本"可以被現代的愛樂者"解析"到怎樣的程度.
        對於現代的愛樂者來說, 即使現代音樂廳和音樂會的普及, 接觸以及理解音樂的機會, 來自於罐頭音樂的比率還是遠大於現場.  因此不難理解有一小部份的音樂"宅男"們, 對於"音樂文本"的追求以及講究, 會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也就解釋了為何許多珍貴演奏錄音的首版(ED1, 不管是LP或是CD)是一小批人拼死以求的目標, 價格也遠超乎一般人想像的程度.  其實, 這也發生在其他不同的藝術或是文化領域上.  像是古騰堡聖經, 宋版四書, 首版版畫等.  這裡除了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外, 似乎也存在著愛好者對於"原版(Original)"的不自覺移情作用與追求.
        以音樂文本來說, 上文提到的ED1是否就是"原版"?  要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應該先瞭解一下, 從專業角度來看整個錄音以及後製(Recording and Mastering)的過程.  一個音樂文本的誕生, 永遠與內容(音樂演奏的內容與品質), 技術與人脫離不了關係.  也可以說當這三個條件做到最完美的融合時, 一個最理想的"幻之名演"的音樂文本就此誕生!
        來看看我所理解的一個音樂文本誕生的過程(以立體聲類比錄音為例)(在此強調, 我並非專業錄音背景, 許多資料大多是由網路上取得, 其中也存在我的推論, 如有錯誤, 歡迎指正):
        (一) 多麥克風(兩隻或是以上)的錄音配置示意圖:
Example for multi-Mic placement for orchestra recording
        (二) 產生多軌母帶; 將所有麥克風收取的訊息全部記錄下來....
2" reel tape/Multi-track recorder
        (三) 經過後製(mixing)產生兩軌母帶; 後製過程中會使用到多種的效果器(limiter, compresser, reverb, EQ, Line...等)將多軌母帶的資料轉為兩聲道的資料, 記錄於兩軌的母帶中.  當然後期也有機會使用比較現代的設備對(二)的最原始多軌母帶進行再次後製, 產生一版新的二軌母帶.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 由於盤帶保存的考慮,以及避免所謂print-through effect的產生, 通常間隔一段時間, 母帶都必須進行重新過帶的動作, 同時為了避免母帶發生不可挽回的情況, 同時會對拷產生所謂的Safety copy.  必須注意的是, 有許多廠商為了避免所謂的generation loss (也就是拷貝所產生的, 無可避免的資料損失), 會避開(二)的多軌母帶, 在正式錄音前, 先將所有後製(mixing)條件確定, 直接產生兩軌的母帶.  例如, 早期效果驚人的Decca, Mercury等的部分錄音就是如此.
Multi-track masters to 2-track
        (四) Production copy的產生; 由於生產的需求, 必須產生一個生產用的母帶, 供應給各地生產線做為"原版"使用.  這通常是使用(三)的兩軌母帶來對拷來產生.
1:1 real time copy
        (五) 黑膠母盤Lacquer; 黑膠生產需要先刻製lacquer母版.  此時通常是使用(四)的Production copy的兩軌母帶做為訊源, 輸入到刻片機.  必須瞭解的是, 通常進入刻片機之前, 還是會有一個"後製處理"的步驟, 至少必須進行訊號等化處理, 將低頻壓縮和高頻放大, 以符合刻片的物理條件需求.  另外, 愛樂者通常無法得知黑膠唱片的ED1與後期的再版, 甚至近年來的重刻版本, 他們所使用的"Production copy"是否是一樣的.  因為也有可能早期(四)的Production copy品質已經不堪使用, 所以必須再次制作新的production copy, 甚至是(三)的兩軌母帶.  另外, 早期母帶因為年代久遠, 考慮到實際操作上可能產生的風險, 近年的重刻片只能使用所謂的數位母帶(DAT或是數位檔)也就不是奇怪的事.
Cutting lathe for producing Lacquer
        而最發燒的方式, 所謂的直刻黑膠, 就是省略了所有的母帶copy的產生, 麥克風訊號經後製處理後, 直接進入刻片機, 刻下Lacquer.  這樣的直刻片通常是限量的, 因為Lacquer翻模次數還是會有一定壽命限制.  這種方式所刻製的Lacquer就相當於(三)的兩軌的母帶.
        (六) 黑膠量產; 由下圖可知, 從Lacquer的產生到真正黑膠壓印生產, 中間還會經過三次的翻模, 產生的Slave才是真正用來壓製黑膠的模版!  所以, 其實我們手上拿到的罐頭音樂媒體(黑膠或是CD), 其所搭載的"內容", 相對於我們當初想要紀錄的最原始"音樂文本"(演奏), 已經是第N代的generation了.
How vinyl was produced
        這時候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著名的RVG的50/50 mastering以及Mercury mastering的方式:

RVG's 50/50 system for Stereo/mono mastering
Famous Rudy van Gelder with his 50/50 mastering system
35mm film recorder used by Everest/Mercury
Multi-track source direct to lathe cutting
        對於小廠來說, 或許養不起昂貴的多軌設備, 也為了凸顯錄音品質的優良, 通常就會想辦法減少上述的步驟, 盡可能降低generation loss.  當然, 對於Mercury或是Decca等大廠, 資金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所追求的就是最高傳真的錄音品質以及罐頭音樂媒體(Vinly, CD等).  EMI, DGG, RCA, CBS等大廠也都有不凡的成就, 但在網路上比較難找到相關的資料.  這裡有一篇Decca資深工程師的訪問, 裡面有提到相當多當時Decca的做法, 值得一看.
        因此, 我來看黑膠迷眼中的黑膠黃金時代的ED1, 除了他們是最早期, 商業販售的"音樂文本"外, 他們的最珍貴之處在於當時處於各項技術"有限"的情況下, 想盡一切的方式, 盡可能的保留了當時這些偉大演奏藝術的瞬間!  而且其成就是, 即使以現代最高技術的手法下, 仍然無法超越, 尤其是那直搗人心的音樂力量.
Phonograph
        甚至我們把目光轉向更早期的78轉唱片, 我想許多人和我一樣, 在第一次聽到正常狀況下的78轉唱片重播, 都會驚訝於中音的逼真度與表達音樂情感的自然度是如此的驚人.  其原因或許就在於, 以生產的角度來看, 78轉唱片的"音樂文本"其實是非常接近最原始的音樂文本的.  當然, 那時代的頻寬是非常有限的.  但在中音的表達上, 78轉唱片其實有著一扇非常清楚乾淨的"窗戶", 可以讓我們穿越時光一窺最原始的"音樂文本"(演奏現場).  也難怪乎還是有許多人默默的在收藏78轉的珍版唱片!
Phonograph & Nipper
        就技術的角度來看, 在類比的時代裡, 每一次產生的"次代"音樂文本都代表著一次的資料損失以及染色, 只是多少的問題而已.  而以追求罐頭音響與音樂的最高聲音幻覺來說, 是否還存在著比黑膠或是CD還要更接近原始文本的音樂文本, 就會是我下一個追求的目標.  也就是最接近原始母帶的存在!
目前已知最接近母帶的存在 - 直接拷貝原始母帶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