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淺談蝴蝶頭 - Butterfly head....

1/4" magnetic heads summary (by Richard Hess)
        有時候會在盤帶討論中看到有發燒友認為Butterfly head (DIN head)的磁頭比較好.....這樣的說法很難有一致共識的答案.  但有幾個"事實"是存在的:  第一, Butterfly head的設計所涵蓋的磁帶面積是比較大的; 第二, 由於Butterfly head的條件下, 左右聲道的間距比較小(0.75mm), 通常crosstalk會比2mm間距的in-line stereo head (NAB head)來得高; 第三, 我好像沒有看過Butterfly head的設計出現在美日系的磁頭上, 多軌的系統你大概也看不到Butterfly head的設計.
Telefunken V-shape head (butterfly head)
Studer Butterfly head
        回到Butterfly head設計的原點來看, 其實當時德國設計出Butterfly head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廣播電台在切換stereo/mono磁帶時不會產生太大的音量差異!  這從本文第一張圖就可以看出, Butterfly head (European stereo)的涵蓋磁帶面積是非常接近full track mono, 雖然它犧牲了兩聲道的分離度.  另外一個必須注意的是, 錄音與播放磁頭最好要一致.  您可以看出, 例如使用butterfly head去播放in line stereo的錄音時, 此時Butterfly head會讀取到磁帶中並沒有被紀錄資料的部分, 也就是說此時會讀取到原本in line stereo所錄下的訊號中所沒有的背景雜訊!  反之, 使用in line stereo head去讀取Butterfly head錄音的磁帶時, 理論上會得到比用butterfly head讀取更小的電平!
        所以以雜訊的觀點來看, 似乎是使用in line head作為讀取頭是比較"合理"的方式.  因為你很難知道你準備播放的磁帶是使用何種磁頭所錄下或是拷貝的.  但以使用面積的角度來看, 使用Butterfly head似乎比較好, 可是你會犧牲crosstalk!  這裡變數相當多, 我個人建議是知道就好, 無須在這裡鑽牛角尖.  機器和磁頭, 以及調整狀況比較重要!
        當然, 如果您是進行錄音, 匹配的repro/record磁頭是必須注意的.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談音論響(四) - 盤帶之聲; The sound of master tape

Picture of Universe taken by Hubble Telescope
        假如作曲家在他創作的曲目中代表了上帝, 那我們透過演奏, 音響與軟體理解這個小宇宙的企圖, 就等同了科學家想透過哈伯望遠鏡(Hubble Telescope)了解上帝最偉大的創作 - 宇宙的全貌 - 的企圖!
Hubble Telescope
        當然, 集結人類科學技術之最的哈伯天文望遠鏡, 音響迷所謂High-end音響是小小巫見大大巫了!  當我第一次聽到優質母帶拷貝的聲音(好比The Tape Project的Waltz for Debby), 真可說是耳目一新...雖然所呈現的音樂"實體"與內容依舊, 但就像是雨過初晴後的風景, 也像是你換了一付更乾淨對焦更清楚的眼鏡, 所有的細節, 音色與動態是自然浮現!  這不正像是認真的音樂發燒友汲汲於喇叭的擺位, 唱頭針壓0.01g的差異, 追求更低訊號損失的方法, 尋找更理想的聲能轉換器(transducer), 如同HP所形容的, 就是要想盡方法擦乾淨音樂與聆聽者之間的那層層無形的玻璃窗, 讓我更能夠"看清"窗後的音樂宇宙?  以訊源來說, 優秀的母帶拷貝, 輕輕鬆鬆的就跨過了那道門檻....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罐頭音響裡最大的"傳真度"瓶頸其實是來自於訊源, 而不是擴大機或是喇叭, 更不會是線材!

        天天與母帶為伍的日子也有半年了....愈來愈認同音響大師Nelson Pass曾經說過的話(我也不是親耳聽到....也不知道他是何時說的....也不確定他會不會為這段話背書):
        "I don't have deeply held feelings about sound of CD vs vinyl; they are different & I suppose if I really had my druthers, I would take a nice, high-speed, non-Dolby, analog tape; some of best things I've ever heard came from that source."
Studer A80R
        退一步來說, 以音源而論, 相較於優秀的母帶拷貝版本, 真的, 黑膠與CD, 是各有各自的聲音特色, 誰也不會比誰"真實"; 甚至, 如同我在黑膠的黑暗面中所提到的, 黑膠重播其實充滿了音染的陷阱!  我這麼說, 其實也不代表類比盤帶的技術一定就是全面性的勝出; 類比盤帶也是有它技術的極限與缺陷.  但就好比哈伯天文望遠鏡, 透過哈伯, 科學家得以看到更細微的"太初之光"; 而我透過優秀的母帶拷貝可以更清楚, 用更近距離的角度一窺"音樂文本"被創造之時的氛圍與音樂的全貌!  當然, 音樂文本並不完全等同(也不需要)於作曲家心目中的"音樂小宇宙".
        當然, 罐頭音響不可能會比真實樂器演奏或是現場還要真實.  罐頭音響也並非要來取代現場的經驗.  對我來說, 罐頭音響的存在價值, 是透過它才有可能去感受到之前被"封存"下來音樂文本!  而優秀的母帶拷貝是你可以得到的, 最接近這些音樂"歷史"文本的存在!
Production Master
        總結來說, 母帶級拷貝的盤帶之聲有幾個特色:
        第一, 逼真的實體感與音場感; 由於我使用的是指向性很強的靜電喇叭, 之前在聽LP或是CD時, 偏離中心軸線的聲音平衡與中心線上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有趣的是, 聽盤帶時, 這樣的差異居然變小了!  高階盤帶對於空間實體感與存在感的刻劃能力很強.
        第二, 動態範圍與瞬變的速度; 由於盤帶的聲音密度與厚度都非常高以及真實輕鬆, 你真的可以用接近現場實際音壓的音量而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壓迫感.  你唯一要擔心的是後段擴大機與喇叭是否可以承受超高動態的輸出而不會失真, 以及是否可以跟得上磁性轉換的超快瞬變速度.  以我的系統為例, 之前聽唱片, 鮮少會讓我的靜電喇叭保護線路啓動, 但聽盤帶可必須小心翼翼, 因為保護線路啓動變成家常便飯....甚至後級擴大機必須換上更高功率的擴大機以應對盤帶的高動態輸出以及高瞬變的能力.
        第三, 盤帶的背景是非常安靜的; 好的母帶拷貝, 其實是非常安靜的.....不同於一般人的印象.  其實這想來也是正常, 母帶背景不夠乾淨, 怎麼拿來刻唱片和製作CD?  當然去噪(noise reduction)在專業領域是一個專門的學問.  我常常訝異於一些1960年左右的古典和爵士錄音的母帶拷貝是如此的乾淨; 不過,我相信這些都是在產生兩軌生產母帶或是1:1拷貝時, 就已經有適當的noise reduction處理.  所以優秀的母帶拷貝, 你可以在更低的背景噪音的條件下, 得到更好, 更真實的音色, 以及更多的音樂細節.  當然更不會有黑膠唱片的招牌炒豆聲.
        第四, 充滿了音響空間的音樂細節; 愈接近母源的母帶拷貝, 這個特色就會更強.  你也會清楚了解到, 在制作商業大量生產的黑膠與CD時無可避免的頻率限制, 等化以及壓縮, 所產生的損失!
        第五, 盤帶的聲音是非常"穩定"的; 這個部分, CD的表現比較接近盤帶.  黑膠重播通常難以避免許多現實因素, 像是拾取系統的共振干擾, 現實唱片的不平整與偏心等....所以黑膠重播出來的聲音, 嚴格來說是不夠"穩定"與"標準"的.  當然, 您所使用的盤帶機也必須是夠水準以及狀況正常的條件下.
        目前發行母帶級拷貝錄音版本的唱片公司愈來愈多, 雖然取得價格成本不會低, 但對於想追求最高等級罐頭音響訊源的音樂發燒友來說, 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以及大有玩頭的領域.  再考慮到目前日益高漲的黑膠唱片市場(破萬元的ED1或是重刻片比比皆是), 以及合宜(甚至是"便宜")的盤帶機取得成本, plug and play的特性....它絕對是發燒友可以考慮的一個參考級的訊源存在!  另外, 除了新發行的盤帶錄音版本之外, 真的, 我玩黑膠三十多年, 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居然可以"接觸"到許多偉大錄音的更"初始"的音樂文本.  也使得我與這些偉大音樂演奏的瞬間與歷史現場的距離可以縮短到仿佛隨手可及!
Analogy Records
OpenReel Records
IPI
The Tape Project
Opus3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磁帶方向的差異? - A-Wing (oxide in) vs B-Wing (oxide out)

Left: M15A A-Wing; Right: M15A B-Wing
        剛好手上有兩台樣本, 就來介紹一下所謂的A-Wing (Oxide in)與B-Wing (Oxide out)的差異.  首先, B-Wing其實就是德國規(DIN), 而A-Wing是國際通用的規格.  所謂的Oxide in, 就是磁帶的鐵粉資料面是面向磁帶機的轉盤(也就是背向著操作者), 而Oxide out則相反, 磁帶運行時, 鐵粉面是朝外, 也就是面向操作者.  所以你會看到A-Wing的M15A, 磁頭方向是面向操作者, 而B-Wing的M15A的磁頭是背對著操作者.
A-Wing, 磁頭方向朝外對應於Oxide in
B-Wing, 磁頭方向朝內對應Oxide out
        由於是德規, B-wing的方式比較不常見.  那為何德國人硬要堅持一個與世界不同的規格?  當然, 換一個角度, 應該說為何後來西方國家承繼德國Magnetophon的技術, 卻又把Magnetophon的B-Wing方式改成A-Wing?  原因我是不得而知的, 但可以看到許多西方國家的第一代機器, 像是EMI BTR-1, Studer A-27都是B-Wing的方式, 或是就已經同時存在A/B-Wing的不同規格.
EMI BTR-1
Studer A-27
        A-Wing與B-Wing的優缺點其實並不明顯, 我待會談到的B-Wing的優點, 甚至某些優點在最後一代的Magnetophon M20/21裡也被打破!  我們現在以M15A來看看B-Wing的優勢:
        第一, 的確在B-Wing M15A的結構下, 有一個最明顯的優勢就是, B-Wing的形勢下, 所有磁帶路徑上的機構件, 如Tension sensor, Roller都不會接觸到磁帶的鐵粉資料面!  各位可以比較以下的照片, 就可以清楚看到B-Wing的優勢.  也就是B-Wing M15A的方式, 會將磁帶資料面被機構的損傷機率降到最低.  但這個部分, 在最後一代的M20/21已經不復存了.
A-Wing Oxide in
B-Wing Oxide out
        第二, 某些報導宣稱, Oxide out (B-Wing)的方式會比Oxide in的方式有更低的print through effect.  不過, 這個部分爭議比較大, 也有許多人不認為會有差異.
        第三, 由於B-Wing不同於市場的主流規格, 所以B-Wing的機器都會比較便宜些....嘿嘿, 這的確是一個實際的好處.
        而B-Wing的缺點呢?  一個最明顯的缺點就是清理磁頭比較不方便!  其他方面, A/B Wing我覺得都差不多.  Studer也有針對德規市場的機器存在, 像A80是A-Wing, 而B-Wing的A80就是A81.  A/B Wing之間磁帶的轉換其實也很簡單, 就是把磁帶面在進入磁路(Tape path)之前囀個180度, 就可以在A/B Wing不同規格的機器之間切換了.  不過, 以M15A的情況看, B-Wing下對磁帶資料面的保護的確是最好的方式.....當然, 大家不用太對A/B Wing太過在意, 因為A-Wing存在這麼久, 也是市場主流規格, 只要常常保養清潔, 其實是不至於損傷到磁帶的.  另外, A/B Wing只會發生在專業機市場, 而且是歐洲才會有的現象; 美規機器只會有A-Wing的國際規格.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古典音樂演奏的宿命

其實即興的精神早存在巴哈的世界裡
        昨晚參加了一場年輕音樂家的演奏會, 雖然不能稱之為完美, 但可以看到藝術家幾十年的苦練追求, 就是為了這某一瞬間的燦爛, 將這些被作曲家定義的音符一一在時空中定位與綻放!  餘音雖然在腦海之中依舊繞樑, 但在現實中, 一個音的消失就是一去不復返; 也不論這樣一個音的綻放在當時是否完美或是有現實的缺陷, 都一樣隨著時間的前進軸方向, 無法重來, 也無法再捕捉!  台上演奏家賣力演出以音符描繪音樂的小宇宙, 以同處相同時間的角度來看, 台下的我, 只能一動不動, 努力用腦海接收這些稱之為瞬間的幻象; 審視與被審視者, 詮釋與理解, 實現與幻覺, 行動者與靜止者....這樣不對等的關係, 或許就是我近年來少能打起精神去欣賞音樂會的內在原因(另一個真正的原因是票都好貴..)......
        有時我們愛樂者會為了一個完美的錄音版本而讚嘆不已, 時時聆聽而且時有所得;  但我也很難以想像這位讓我讚嘆欽佩的演奏家, 可能一生之中必須演奏同樣的曲目達數百次的心情!  這其間或許就存在著一個鴻溝...那就是業餘者與專業者之間的巨大距離!  由於音樂藝術的內涵不明確而且抽象, 對於業餘欣賞者, 可能永遠無法如專業演奏家站在同樣的角度來穿透這個曲目, 當然, 對於作曲家的意境那會是更加遙不可及!
        在古典音樂的領域中, 作曲家就像是上帝, 他的一個作品就形成一個有限制條件的宇宙, 演奏家允許有著些許的自由, 但音符的軌跡與終止, 仍舊是一個不可違背的規則!  因此, 作品, 詮釋者與聽者始終存在這一個詭異的關係....三者尋求各自的幻境, 但重疊的機率卻是極其渺茫!
        如果一個作品在作曲家心中仍然存在著與"完美"之間的差距, 並且暫時撇開現實商業的角度, 一個你比較喜歡的詮釋, 與另一個你比較不喜歡的詮釋; 甚或是一個有現實缺陷的演奏, 與一個毫無破綻的演奏; 或許並無差異高下.  其實以觀賞者的角度來看, 你或許只是在其中尋找適合你的幻象.
        所以爵士的自由即興, 似乎就藉由一種更大的包容性將作曲家, 演奏者以及聽眾三者的幻境包覆起來.......可是Keith Jarrett偏偏卻又回頭跳進這"宿命"的世界; 當然, 遊走古典爵士的大型雙棲生物也不少......Bernstein, Gulda, Previn......就像是浮出海面換氣的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