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o A80R side by side |
如果說Studer A80是Studer站穩歐洲專業盤式錄音機王者的幾種, 應該是不為過. 以外觀設計論, A80也擺脫之前C37/B62系列的古典造型, 走向更現代的風格. 而事實上, 那只是1967年!
|
Vintage look of C37 and B62 (or A62?) |
我一直好奇A80的外觀設計是由哪位大師設計的? 因為即使不論功能性, A80的簡潔, 工業風的設計, 在當時應該馬上讓同期的其他"Master recorder"顯得老態龍鍾! 也正好宣示下一個王者世代的來臨. 而功能上, A80 Transport的穩定性和安全性(A80在FW/RW時, tape path上所有元件都是rotating bearing), 也讓其他同期機種顯得落伍以及不安全.
|
A80VU |
讓我們簡單看一下A80的家譜:
(1) A80 VU: 簡稱為A80, 誕生於1967年. 主要在多軌應用, 或是所謂的preview Master. 第一台1"/8T A80 VU誕生於1970年.
|
A80R |
(2) A80R: 1970年, 因應一般廣播需求而誕生的A80"精簡"版. 將原本獨立的preamp module改在transport的下方.
|
A81 |
(3) A81: 1975年, 採用德國規格的B-wind. 除此之外, preamp modules的位置再次重整已取得去小的體積.
|
A80RC VU |
(4) A80RC: 1976年, 由於A81的"精簡體積"受到歡迎, 因此使用A-wind (international track)方式以及A81的preamp layout而有了A80RC的版本.
有趣的是, 雖然有A80RC的出現, A80R仍然持續生產. 據說這是因為A80R的preamp layout在機台的下後方(A80RC則在下前方), 所以工作人員可以很方便的坐在機台前方, 而且有充足的膝蓋空間(不會撞到機器).
總言之, A80VU/A80R/A80RC共用了Transport的機構設計, A80VU/A80R共用了Transport的控制電路, A80R/A80RC共用了audio preamp的電路. A81是專為德國設計的機種, Transport是特別的B-wind方式, 也很少見.
至於聲音的表現上, 各型的A80因為設計需求的不同而有差異. A80VU因為偏向多軌以及大型錄音室和唱片公司使用, 一般人比較難有機會比較. 再者盤帶機的performance受到狀況的影響很大, 我個人認為只要是保養校正得宜的A80, 都會有相當優秀的表現.
在二手行情上, 通常有VU meter的A80價格會高出不少! 如果你可以接受沒有VU meter的A80R或是A80RC, 以它們目前的二手行情大概是C/P值最高的專業盤帶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