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鋼琴家的特質 - Characteristic/Style of Pianist

音色觸鍵如水仙(Narcissus)般的Michelangeli
        即使是大師如Richter, 我相信也非十項全能.  聽完這張perfect touch的Michelangeli的Chopin的瑪祖卡舞曲, 心中突然想起, 不記得是哪本書中提到, 有人訪問Richter, 其中談到與他同輩的鋼琴大師, Richter的評論很妙, 他說他自己是"火", Gilels是"地", Michelangeli是"水仙", Horowitz是"空氣"!  
堅實如大地般的Gilels
        我相信能夠成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 不是才華加上苦練多年者, 幾希也!  對他們來說, 所謂技巧或是詮釋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 而是自我的特質與風格的發揮.  這其實也是我此次聽Ruth Slenczynska演奏會的感觸.  窮盡一生, 追求某種特質的完美, 可能才是這些大師最值得尊敬之處!  
空氣般的Horowitz頗令人玩味
        但Richter說得容易, 平凡如我輩之人, 要能體會或是稍稍理解他所提到的特質, 卻也是花了好久的時間!   
自比為火的Richter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記"永恆的美麗"演奏會(12/20) - Ruth Slenczynska 2013 Taipei Piano Recital

        沒想到在我上一篇Slenczynska的感文不久之後, 有機會得以聆聽到大師的現場.  而且還如願以償的聽到她感人至深的"Widmung"(arranged by Liszt)做為encore!  這要先感謝劉醫師的熱情告知, 否則許久不進音樂廳的我肯定是會再次錯過.  雖然這2013年對我是大破大立, 前路上仍然充滿未定之數的轉折的一年, 至此也心無遺憾.  因為放觀Slenczynska的一生, 對音樂演奏藝術的堅持, 奉獻和犧牲, 我這小小的一年曲折, 不過只是人一生中的一瞬!

        當然世間沒有全能的藝術家, 就好比沒有十全十美的存在.  多少天才如白駒過隙, 彗星一瞬, 真能持久綻放, 直至圓熟的卻是有如鳳毛麟角.  從這角度來看, 這是我們聽眾的幸運, 但這其中過程的酸甜苦辣與堅持, 絕非我們平凡人所能體會與想像的.  在這個二十世紀老大師逐漸凋零的時代, Slenczynska其實代表了傳承至十九世紀Cortot, Rachmaninov演奏藝術的最後的餘暉.
        這場音樂會據劉醫師告知, 是因為Slenczynska有日本東京一行, 所以臨時才敲定日本演奏會結束後, 再轉來台灣.  也由於臨時無法做完整的宣傳, 整個東吳松怡廳其實只來了不到一半的聽眾, 有些可惜.  雖然此回Slenczynska已經89歲了, 但上半場安排了貝多芬的華德斯坦奏鳴曲, 下半場安排了舒曼的交響練習曲做為壓軸, 可以得見Slenczynska自我要求之高!  整場聽下來, 只能說歎為觀止!  因為較之於數年前的一系列日本岡山演奏會以及台北的兩場演奏會的表現, 氣力技巧絲毫聽不出衰退.   Slenczynska的Mozart自成一格(KV570), Rachmaninov的前奏曲(op. 32-5), 對我來說, 則是一次驚豔, 因為我從來不知道Rachmaninov可以彈成這樣, 其展現出來的音色層次與音響效果簡直讓我目瞪口呆, 甚至讓我覺得原來Rachmaninov是比Debussy還要厲害的作曲家.  而下半場壓軸的舒曼交響練習曲, 我想大概是找不出有幾人還敢在89歲時做公開演出的.  為了這曲, 我還特別找出了Cortot在1953年的錄音事前反覆聆聽.  Slenczynska即使在89歲的高齡, 她的技巧仍然是她恩師Cortot所望塵莫及的!  而Encore的"Widmung"則是比之前兩次錄音還要深刻動人, 永恆的美麗在此完美的劃下句點!
謝幕
        唯一的遺憾是, 此次演奏使用的Steinway & son的"動態"似乎不在最佳的狀態; 可是這看起來又不像是一台老Steinway啊!  還是這是松怡廳的特性?  疑問.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德布西的前奏曲的示範版本 - Paul Jacobs' wonderful Debussy Preludes by Nonesuch

Debussy Preludes I&II by Paul Jacobs (Nonesuch)
        前陣子翻到由New York Times推薦(Critic's Guide)的100張最重要的古典錄音, 裡面當然不乏經典版本, 但有些版本也不免讓人懷疑NYT還是有偏心美國演奏家的傾向.  如果我沒有聽過這一套Paul Jacobs的Debussy Preludes, 我可能也會認為這一套也是如此.  但偏偏那時匆匆一覽裡的印象中, 最合我心意的正是這一套!  Paul Jacobs是何許人也?  彈Debussy的一堆歐系或是法系名家, NYT為何會選上出身NY的Jacobs由Nonesuch發行的這一套錄音?
1983年逝於疑似AIDS併發症的Paul Jacobs
        查了一下這位老兄的資料才發現原來Jacobs是逝於1983年, 主要的演奏錄音也是聚焦在現代音樂, 也難怪國內少有人提及這位鋼琴家.  這套唱片除了錄音頂級之外, 演奏的意境, 音色的變化, 居然讓Arrau的演奏錄音也變得工整而缺乏靈動.  Richter的版本(Richter in Hungary)scale之大雖然還是天下無雙, 但早年Richter在高音的音色卻難脫些許"暴力"之嫌.

        Nonesuch的錄音是驚人的好, 將這台Bosendorfer Imperial的威力展露無疑.  這也是一個異數, 因為早被Steinway & son壟斷的美國, Jacobs居然棄Steinway而就Bosendorfer.  建議大家遇上Jacobs在Nonesuch的錄音不要錯過.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聽音響的好年冬來了 - The best season for audiophile

火熱的845c!  在冬天裡終於可以不需要強制冷卻它
        其實音響系統的聲音一樣會有四季的區別, 這聽在沒有玩音響的人耳裡大概會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而你的音響四季是亞熱帶型, 四季分明; 還是熱帶型, 四季變化不大?  恐怕也有許多不同的典型!  先撇開心理因素不談, 從可以量測到的變數來看, 有一些變數的確會隨四季的變化而變化! 例如濕度, 環境溫度, 甚至是電源的負載.
        濕度直接影響到空氣的密度, 所以不同的濕度狀況下, 你的喇叭所推動的空氣"負載"其實是不同的.  甚至喇叭發出的音波在不同濕度的空間裡, 衰減的程度也會不一樣.  環境溫度也是類似, 環溫高些, 你的擴大機其實整體的熱平衡條件就和低環溫是不一樣的.  溫度也一樣會影響濕度的變化.  至於電源負載甚至是干擾的問題, 在台灣的夏天裡, 家家戶戶必開的冷氣難免對供電造成一定的負載.  更討厭的是, 不知不覺得提高了背景噪音!
        所以我會說冬天是發燒友聽音樂最好的季節, 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背景噪音.  背景噪音變小了, 許多音樂的細節以及躁動就更清楚浮現出來了.  這可是千金難買的好處!
你的音響聲音是否和Vivaldi的四季一樣四季不同?
        從音響的四季的角度來看, 即使是一套"穩定"的音響系統其實在氣候的變化裡, 聲音的平衡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化.  或許你正覺得你的音響系統在冬天裡發出了令人讚歎的聲音, 可是到了夏天卻不知不覺變差了.  這時候你為了這個變化傷透了腦筋, 東猜西想, 是不是管子老化了?  是不是冬天剛換上的電源線run了一段時間變化了?  是不是唱頭老化了?.....其實或許只是聲波在不同季節條件下的物理條件起了變化而已.  所以此時千萬不要手癢馬上東換西換, 否則調整順了, 或許來年的冬天又覺得不好聽了!  哈哈.  給大家參考一下.
        當然不可否認的, 音響中電子零件的aging現象是存在的, 甚至人心理條件在不同季節也會有不同.  但季節變化對音響聲音的變化卻是不可忽略的.  現在的我甚至會為了不同的季節調整不同的唱頭設定(其他的部分盡量維持不動).  也是拜此所賜, 我也更進一步發現, 即使都是Decca唱頭, SC4E (Mk IV)和Decca vdH (Mk. VI)的設定其實是不一樣的.  舉唱頭放大(Nagra PL-P)的capacity loading來說, 在我的系統裡, SC4E我會設在220p, vdH會是470p.
        所以您的音響在哪一個季節最好聽?  我是希望能將音響的平衡在冬天裡調整到最佳的狀態, 才不會辜負先天條件最好的時節!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談談黑膠播放的源頭(二) - Cartridge/transducer (II)

Decca London Jubilee 1k Hz square wave (by Stereophile)
        類似的唱頭測試資料, 很奇怪的是只有找到這一張由Stereophile針對London Jubilee所做的1kHz的squarewave!  所以真要比較各家唱頭(transducer)設計的先天優劣, 還真的很難比較!  也或許這裡頭的變數太多, Stereophile後來好像也沒有再針對任何唱頭發表類似的測試資料; 因為光是唱頭是沒法直接測試square wave, 首先要用刻片頭刻下測試音軌, 然後唱頭要正常循軌得要有工作搭配正常的唱臂, 然後唱頭的輸出需要經過RIAA等化後, 才有了這樣的資料.  如果是MC, 恐怕要要經過一段MC放大....所以這張square wave其實有了許多的"變數"(失真)參雜其中, 似乎很難找到一個比較優劣的參考點.
        先排開刻片時就留在唱片溝槽裡的失真(比較母帶), 其實黑膠燒友無時不刻在面對的就是如何不去干擾唱頭發電系統對溝槽資料(震動)的拾取, 以及對產生的微弱電流, 小心翼翼的由唱頭輸出, 經過唱臂, 訊號線, phono stage (RIAA), 最後到與CD輸入對等的line preamplifier.
        那我們來一張Philips LHH1000的1kHz square wave來比較一下吧.
Philips LHH1000 CD的1k Hz square wave (by Stereophile)
        我無意用這樣的量測資料來做什麼樣的結論, 因為電子學並非我的專業.  但從量測結果, 以失真的角度來看, LP似乎不會比CD高明!
        回到剛才提到唱頭拾取與訊號產生的過程, 第一個部分就是機械結構在主宰; 如果以唱片溝槽裡刻下的震動資料為原音, 任何來自於外部(唱臂, 唱盤, 唱頭共振, 甚至環境回授等)干擾到針尖與唱頭發電機構拾取溝槽訊號的部分就是音染與失真!  所以大家就不要奇怪, 同一個唱頭在不同的搭配與環境裡可以有截然不同平衡表現.  但要排除這些干擾又是何其的困難!  因為黑膠燒友很難找到一個參考點, 再加上五花八門, 各出奇招的唱臂唱盤設計, 到底哪一種是正確的?  而且黑膠燒友最後聽到的都是前面一大串干擾失真(或多或少)後的結果!
USD 35k的Vertere唱臂
        那如何知道怎樣的設計的唱盤或是唱臂是比較正確的?  這個問題很難有答案, 因為就好像問有沒有最好的擴大機一樣; 要有答案還是必須先回到它的規格與功能來探討.  最近在這一期的音響論壇(2013, 11月)看到一篇前Roksan老闆TM談到他新的唱臂設計的理念.  他提到第一個讓我訝異的觀點是, 他認為唱片內圈聽起來比較差, 並非是唱臂循軌失真所造成, 而是由於唱片內圈訊號(震動)的密度高於外圈, 一般唱臂在這裡無法提供唱頭一個穩定的基礎所以造成失真.  第二個他談到唱臂對於不同頻率應該要有不同的行為, 他認為在音頻訊號範圍裡(16Hz以上; 其實這已經是一般系統無法重播的領域了), 在唱頭針尖拾取振動時, 唱臂應該要全然"不動", 讓唱頭拾取機構盡情的拾取溝槽訊號; 而在16Hz以下, 唱臂應該是要唱頭移動, 以排除16Hz以下的訊號進入到唱頭的發電系統.  這聽起來有點矛盾!  但這也的確是唱臂設計的難處所在!  所以唱臂愈靈敏愈好?  這也似乎說明了為何許多唱臂都選擇了加入阻尼系統.  有經驗的膠友大概都會有調整適度的阻尼, 甚至加重唱臂的慣性質量可以增加中低頻的份量.  而超級靈敏的氣浮唱臂為何又畫蛇添足的加入油槽阻尼的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真要像TM所說, 用被動的機械的方式能夠精準的控制16Hz以上以及以下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這恐怕也難以做到(或許他的超貴新唱臂真的做到也不一定).  以避免干擾唱頭訊號拾取的觀點來看, 唱盤的rumble就必須愈低愈好.  這個部分以現今機械加工的水準來看應該問題不大.  一台相對低價的Project唱盤大概都可以做到-80dB.  用老唱盤的朋友就必須小心點...像我的TD124, 有沒有設定30Hz cut off就有非常大的差異.  當然還有就是唱臂/唱盤對外來震動的免疫力以及自我排除振動的能力.  所以不難理解對唱臂/唱盤系統不同的機構, 或是避震處理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但相對必須小心的是其實你或許是帶入不同的音染.  而愈敏感的transducer對這些變化就愈critical.
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完全釋放Ikeda 9?
真空吸附唱片以克服彎曲唱片對唱針拾取訊號的干擾
        所以相對於唱頭的transducer在拾取音頻訊號時, 唱臂與唱盤理論上是必須相對的"靜止不動"的!  如此唱針拾取到的震動才是刻片頭刻入唱片溝槽的原始訊號.  正確的唱盤/唱臂設計, 我相信最終極的目標都是想達到如此的境界.  
        而第二部分就是將唱頭transducer產生的微弱電流傳輸到前級.  以這個觀點來看, 這個傳輸路徑中, 應該是阻抗愈低愈好, 以免造成訊號的損失.  我個人因為嘗試過唱臂線直焊唱頭所帶來的巨大音質差異.  所以這個路徑上, 接點是愈少愈好, 導體材質要更講究, 訊號線也不適合拉得太長.  這也是我不太喜歡用舊式獨立唱頭蓋的設計.  多了一個唱頭蓋, 前後增加了多少的接點, 有興趣的人可以算算.  而在這個路徑上拔除一個接點, 或是換用正確更好的導體, 甚至是降低接點之間的阻抗或是Eddie current, 對音質的逼真度以及能量釋放速度的改善真的是太大了.
減少接點損失的設計的例子
        我個人的經驗是, 當你愈來愈能夠避免這些外來因素對唱頭拾取的干擾時, 你會覺得愈來愈多的唱片都很好聽, 而且我相信不論你用的是MC或是MM或是MI....都會如此.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音樂的時空膠囊 - Time Capsules of Strauss' Walzer and Polka

Strauss-Konzert by VPO/Willi Boskovsky
德國版Decca
        由於今日有失聯許久的老朋友來訪, 之前又從他的FB中知道他剛自Vienna/Berlin聽音樂回來.  我昨個就在想該放什麼樣的音樂給他聽....心中直覺的反應就是圓舞曲!
        這一張由Willi Boskovsky一邊拉小提琴一邊指揮的版本, 雖然並非是英國版Decca, 但我個人覺得德國Decca其實並不會比英國版差, 只是它們的平衡不太一樣.  德國版在弦樂以及樂器分離度和解析度, 一般來說都會比英國版"清楚".  這一張錄音, 我個人覺得是演錄俱佳的片子.  當然, 這其實也反映我近年來對圓舞曲的喜愛!
看得出來enjoy其中的Willi Boskovsky
        一早起來播放B面的"藍色多瑙河", 心中第一念頭閃過就是"時空膠囊"這字眼!  每一首圓舞曲或是波卡舞曲就好像是一個一個的音樂時空膠囊.  將一個時空下的氛圍, 思緒, 情景, 回憶...就這樣的用音符以及旋律包裹起來!
        哈哈, 不過我太高估罐頭音響了, 剛聽完維也納愛樂金廳音效, 還餘音繞梁三日不止的朋友, 怎麼會"聽"得入耳!
唱片內文解說中附上許多大師與VPO的照片; 這是其中的Backhaus/Bohm演出的照片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談談黑膠播放的源頭 - Cartridge/transducer

Supex SDX-1100D Asakura
        近年來, 黑膠市場似乎有"文藝復興"的現象.  對發燒友來說, LP vs CD是一個永遠吵不完的問題.  而對黑膠燒友來說, MC vs MM(或其他非MC類的設計)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  到底是MC還是MM比較好?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高價的MC唱頭比比皆是, 但MM/MI, 除少數的例外, 價格都還是可親的.  也似乎因為"一分錢一分貨"的common sense, 多數人也就"一面倒"的認為MC唱頭是比較優秀的設計.
        為何我在此想談論這個敏感的話題?  因為伴隨著黑膠市場的再興起, 唱頭的選擇是想聽黑膠唱片的人的一個無可避免的問題!  所以我想談談我的觀點: 以一個拾取震動再轉為電能的transducer的角度來看, 也就是transducer的效率以及失真來看.  MC唱頭真的比較有優勢?
        一般人認為MC唱頭設計的優勢在於其震動系統的質量(針尖/針桿/線圈)比其他類型設計有絕對的優勢.  所以能夠分解更細微的唱片溝槽裡的訊號, 以及高頻響應.  基本上, 這是對的.  但在震動系統質量的部分, 事實上, MI的設計也不遑多讓.  卻有比MC唱頭更高的輸出.  
Soundsmith The Voice
        任何transducer都難免有失真的存在.  這其實也就是罐頭音樂與音響的先天限制.  為什麼?  因為這其中永遠無法避免的就是麥克風, 唱頭, 以及最後將電能轉為聲波的喇叭的純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 難免對現代High-end音響的趨勢啼笑皆非; 因為鮮少看到對transducer的靈敏度, 失真以及反應速度上的真正突破.  由此也可以看到一些所謂MC唱頭的"假象".  許多高級材料的導入不能說是壞事, 像是最尖端的磁性材料, 線材, 針桿/針尖/唱頭body共振的控制等, 先撇開商業上的題材來看, 這些高貴材料的導入其實幾乎一樣都可以用在MM/MI型的設計之中, 最主要的差別或許就在於做出一個這樣的"高級"MM/MI唱頭是否能被市場買單接受.  
        而另一個常常被提及的MC唱頭的優點是高頻的延伸以及解析度....發燒友所謂的延伸以及解析度通常都有太多的主觀判定在.  以技術規格來看, 即使是一般的MM唱頭, 頻率響應通常上到25K Hz是沒有問題的, 高級的MM/MI設計, 突破40K Hz也不是太意外的規格.  但話又說回來, 聽黑膠的唱頭真的需要超過25k/30k Hz的頻率響應來對應?  我們回到刻片源頭的cutting head來看, Neumann SX68/74, 一個到16k Hz, 一個到20k Hz正負1dB....所以你需要怎樣的規格的唱頭? 熱心的黑膠燒友有興趣可以再查一下, 您手上貴貴的ED1或是早期LP版本是用什麼樣的刻片頭刻片的?  真的是ED1會比較好?  
RIAA equalization curve
        另一個常常聽到對MC/MM的定位說法是, MM的中低音比較好聽, 相對高音沒有MC那麼漂亮.  我先強調一下, 唱頭的比較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你很難切開其它因素的干擾.  像是正規的MC頭通常都先要有一級的MC放大, 除此之外, 對更小訊號的傳導與干擾隔離, 又是一個critical的問題.  所以以上對MC/MM唱頭"一般性"的描述來說, 並非是一定如此的.  但這輸出大小的先天差異, 也的確造成使用上的難易度, 甚至音質平衡表現上的取向.  甚至從RIAA等化曲線來看, 當初為了刻片, 無可避免的必須將低頻訊號先行衰減, 所以黑膠重播必須再經過一個等化的線路將被衰減的低頻訊號修正回來;  從RIAA等化曲線來看, 30Hz在刻片時被衰減了約19dB, 50Hz約17.5dB, 100Hz約7.5dB.  所以使用低輸出MC唱頭要"正確"重播低頻的訊號的難度是很高的.  因為來自於唱盤的rumble, 系統的回授, 頭臂盤共振的處理都必須小心排除, 否則它們就隨著音樂的訊號一起在RIAA等化裡被放大5~20dB!!  所以這些來自系統的低頻干擾與染色上, 相對高輸出的MM/MI會比較有優勢, 因為這些"干擾與染色"會少了一級MC放大的倍數.  當然這對使用超高級盤/臂/MC唱頭系統的發燒友來說, 或許不是問題, 但相對的, 也很少人會有在如此高級的盤/臂系統裡使用一顆相對低價的MM/MI唱頭去比較MC/MM/MI的差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Audio16的這一篇文章.
First Ortofon MC AB (from SoundFountain)
        再回到transducer的靈敏度, 反應速度的角度; 最早期stereo唱頭的開發, 或許由於沒有現代這麼高級的材料可以使用, 但可以看出它們希望得到最高的靈敏度以及反應速度上的努力.  從1948年Ortofon的第一顆mono MC唱頭, 到立體聲初期誕生的Neumann DST, Decca FFSS都可以看到: 極短針桿, 儘可以將發電結構靠近唱片表面(振動源)的設計!  這時候我們再來欣賞近代的Ikeda 9, Lumiere DST, 甚至vdH Colibri的設計, 就會發現其實它們是有共通的設計源頭的.  當然, 我無意說除了以上列出的唱頭外的品牌都不好.  只是這些唱頭強調某些transducer的基本特點比較明顯.  也就不會訝異其實世界上有極少數的一群人在拼死以求Neumann DST唱頭.
Ortofon AB structure (from SoundFountain)
Neumann DST


Lumiere DST
Decca Mk IV
Ikeda 9
vdH Colibri
        所以到底是MC還是MM/MI比較好?  其實它們只是不同的transducer設計.  我個人認為並沒有先天就比其他種類設計還要強的道理.  但以現實環境來看, 要玩好低輸出MC唱頭的難度與代價的確高出許多.  即使玩到盡頭, 我也不覺得真的會一面倒擊敗優秀的MM/MI唱頭(不過, 我必須承認我自己玩過最高級的MC唱頭是Supex SDX1100D;  其實高級的唱頭除針桿材質講究外, 另外一個特色都是短).  甚至從表現音樂的平衡上來說, 我個人覺得MM/MI有MC難以取代的優點.
        其實, 老黑膠燒友對MC/MM之論心中早有定見, 自不待我多言.  我寫了這些其實是希望告訴近來才開始接觸黑膠的朋友, 其實MM/MI不見得會比MC差, 市面上只要是存活了幾十年的MM/MI唱頭廠商其實都不是省油的燈.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Decca C4E

C4E after JW's overhaul and paratracer
        因緣際會入手一顆針桿斷裂的C4E, 也送去John Wright Audio Service維修並換上Paratrace針.  JW的動作算是快的, 從寄出到收到, 大約就是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  Bravo!  有JW在, 玩Decca就不會有後顧之憂.  
        Decca Mk. IV的型號算是比較複雜的, 至少我知道的就有SC4E, C4E, 4RC, SH4E, H4E.  H4E/SH4E與C4E/SC4E在內部結構是完全相同的, 只是H系列是專門搭配舊Decca唱臂的型號, 而C系列則是可以搭配在其他家的唱臂上使用.  4RC的外形同C4E系列, 只是針尖用的是圓針.  再來是"S", 所謂的SC4E, 其實是"Selected version" from C4E, 理論上, SC4E應該會比C4E好.  
        不過實際上, 兩者都換上paratrace也都經過JW的維修後, 兩者有怎樣的差異呢?  下回分解!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Nielsen印象 - Symphony No.4 "The Inextinguishable"

Karajan/Gunter Hermanns的傑作 - Nielsen Symphony No.4
        不管是從音樂詮釋的張力還是音響的爆發力來看, 這都是一張不可錯過的卡拉揚錄音.  當然更重要的是Nielsen的交響曲所展現的冷冽, 銳利, 衝突以及音響上的張力, 不愧是被稱為丹麥的現代音樂之父的傑作.  比起蘇聯的Shostakovich也絲毫不見遜色.
        想試試數位DG黑膠唱片可以達到的音響解析力, 動態以及逼真度, 這是一張示範級的錄音.  說實話, 以前會覺得DG的王牌錄音師Gunter Hermanns不怎麼樣, 近來才知道此老的功力, 可說是錄音品質的保證!  不過幾乎是無所不錄的卡拉揚, 也只有留下這一首第四號交響曲, 說來也真是可惜.
Kondrashin/大都會在Philips留下一系列的現場錄音記錄
        Nielsen的六首交響曲, 算是冷門的曲目, 雖然不脫現代音樂比較生澀的調調, 也不如Sibelius交響曲的"好聽", 但還是屬於非常有"可聽性"以及值得一探的現代曲目.  比較受到其他指揮大師青睞的應該是Nielsen的第五號, Horenstein, Bernstein都有留下紀錄.  我翻出的是Kondrashin與大都會的現場錄音.  由Philips發行的Kondrashin與大都會的一系列現場錄音, 對資深樂迷或是孔迷來說, 都是不應該錯過的選擇.  不過, 要以第一次接觸Nielsen作品的角度來看, 我相信這一張卡老的四號應是第一選擇.  不過, 這張數位DG黑膠要播得好, 是有些考驗音響系統!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Decca五號唱頭規格 - Decca London Mk. V Spec

Decca Mk.V Spec. from Japan user manual
        一位朋友從日本買到Decca Mk. V.  分享其中的規格書給我.  特別貼出給大家參考.
C4E from Japan
        另外, 一直想再收一顆Mk. IV作為目前SC4E的備品.  湊巧接手朋友不慎損壞的C4E.  目前已經寄到JW audio service去維修, 準備換上Paratrace針.  SC4E是所謂的"Selected"的C4E.  兩者在實際聆聽上是否有差異?  要等唱頭回娘家後才有機會知道了.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李希特與展覽會之畫 - Pictures of Exhibition by Richter

Richter 1958 Sofia & Moscow recording
        雖然李希特1958年的Sofia Recital非常有名.  但我個人更喜歡李希特在同年於Moscow錄下的版本(1958.08.08).  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應該是studio錄音的版本音效上的確比Sofia版好上不少.  但兩者演奏的風格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第二的原因是, 我手上的兩個Sofia版的CD, 在現代數位科技的處理下, 我覺得音質已經是可以接受的, 但就是Sofia現場觀眾不斷傳出的噪音, 使得李希特的演奏似乎也受到不小的干擾.  比起Moscow版的完全控制與專注就是讓人感覺到有點失焦.
        在Moscow版裡令人屏息的弱音, 排山倒海, 一波強過一坡似乎無止盡的強奏, 再加上其中變化無窮的音色觸鍵變化, 真的是讓我感受到音樂中的視覺性!  仿佛是一磚一瓦建構起來的純音樂幻覺般的大教堂.  即使是Ravel精彩的管弦樂版本在此也被李希特魔幻般的scale給比了下去!  甚至讓我嚴肅的思考視覺與聽覺的相關性.

        雖然我手上這張Artia刻片的LP效果也不錯, 但比起日本JVC出版的CD, 在動態上還是遜色不少.  當然我也不排除正版的Melodyia版會更好, 但CD在鋼琴錄音的動態以及低音正確性的優勢, 在這張JVC的CD中表露無疑.  事實上, 在鋼琴錄音裡, 以音響與音樂性的表達來說, 這一張CD在我的心目中還是名列前茅.  如果各位有機會看到, 千萬不要錯過.
Artia的1958年Moscow錄音版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進化版的Cantus正切臂 - Oreson linear tracking arm from Taiwan


        在此次圓山台北音響展看到這隻唱臂算是一個驚喜, 再加上遇上許久不見也是使用靜電喇叭的高手蔡先生!  這隻唱臂的完成度比起我手上的Opus3 Cantus高出許多.  加上所有材質都更加精煉以及高級化, 雖然現場只是靜態展示, 但好聲音和高靈敏度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垂直VTA, 水平旋轉以及前後這三個維度都可以精密調整, 看在我這個使用Cantus的人眼裡是只有欣羨的份了!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馬勒的最初與最終 -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Mahler

Boulez指揮馬勒最初的悲嘆之歌與最終的Adagio
        忍不住想再為這套唱片寫些什麼....雖然裡頭第一套完整版的悲嘆之歌是在不同時間才錄完, 而且這一套嚴格說來也不是最原版.  但這對開封面看來就是美!
        馬勒的第一個作品"悲嘆之歌"大概是馬勒比較少被提及以及被演奏的作品.  我當初買這套唱片其實是為了聽聽Boulez的馬十Adagio.  也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刻意的安排, 因為馬勒的最初與最終作品就在這裡!  悲嘆之歌不敢說, 因為還在熟悉這套曲目.  但這二十歲的馬勒似乎已經透露出獨特不凡的氣質.  Boulez的風格向來被形容為冷靜解析, 穩定的步伐, 不徐不緩的張力, 一清二楚的結構展現, 我還是可以感受到醞釀其中的音樂生命力.  Adagio裡那不和諧的管樂齊鳴還是令人震撼!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靜待有緣人的謝霖巴哈無伴奏小提琴 - Henryk Szeryng's Bach Violine Solo

Szeryng's Bach violine solo
        3美元一套的謝霖巴哈無伴奏? 雖然不是DGG大花版, 但也是早期的DG版本....有這樣的好事, 場景又是在紐約?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晚餐, 唱片狀況可以說是非常淒慘, 所以即使標上這個價錢也是乏人問津.  不過看在店家很"用心"的把原本四分五裂的唱片盒用透明膠帶修復得還不難看, 唱片所附的booklet也算乾淨; 反正我手上也沒有這一套, 買來聽聽試試又何妨?

一貫挑不出毛病的Szeryng
        原來的唱片狀況很不好, 傷痕累累.  到這個地步, 我想店主應該也懶得把唱片洗洗, 就這樣放在架上靜待有緣人了.  我當時有把唱片仔細看了看, 雖不敢說從來沒看走眼, 但以我閱片過萬的經驗, 這套唱片的傷痕雖多但都不深, 好好洗洗後聽起來應該問題不大.  就這樣用撿到寶的心情把它給帶了回來.  也還好沒有漏氣, 清洗完後的效果正如預期, 用Decca vdH來聽, 音質完全可以接受.  表面刮痕所造成的噪音也只是輕微, 對我這種老膠迷, 這樣的噪音已經會自動被耳朵的"filter"過濾掉.  不過看來這還是一套之前被"嚴重操過"的唱片, 唱到內圈可以發現溝槽已經有"使用過度"的痕跡.
        以這樣的代價買到這樣得音樂記錄當然是大大值得, 畢竟收藏珍版, 頭版的時期早已經離我遠去.  對我來說, 唱片是要買來享受音樂的.  謝霖的演奏還是一貫的textbook style, 你挑不出什麼毛病的演奏, 但就是少了一點神采, 會讓你一頭栽進去他的世界裡.  很奇怪的感覺, 你正覺得精彩要來了, 謝霖卻又是輕描淡寫般輕輕帶過.  謝霖對我來說, 還是謎一般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