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ribution/Production Masters, Master copy, Pre-recorded tapes, DAT masters, Vinyl/CD....sorry, no cassette |
除非你是某方面的天才, 可以直接由音樂曲譜在腦海中產生音樂; 音樂的展現還是必須藉由曲稿, 演奏家, 以及樂器在某一特定空間下被表現出來. 而且音樂的展現, 也是一種物理的現象, 樂器的發音共振經由空氣與空間傳達到聽者的耳朵或是錄音師的麥克風. 經過麥克風紀錄, 再加上後製處理就產生了各樣的音樂文本(載體). 耳朵到大腦也是一連串的物理與生理現象. 一般來說, 耳朵直接聽到樂器的發音, 稱之現場; 而聽到由音響重播載體所發出的音樂, 稱之為罐頭音樂.
當然, 好的現場體驗那是愛樂者的至高享受; 但現實條件下, 一般人不可能常常跑現場, 再者現場演出音樂的機會還是有限, 另外一般人的聽覺記憶能力還是極其有限(即使能繞梁三日....畢竟也是三日而已). 所以音樂文本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對音樂愛好者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與恩賜.
當然, 音樂文本有很多種形式. 商業音樂文本至少就存在了, 78rpm蟲膠, 33/45rpm黑膠, 盤式帶, 卡式帶, CD, SACD.....等. 如果是所謂的孤本, 也就是只在某一種載體下發行的音樂文本, 也只發行過一次, 那情況當然簡單. 但通常的情況是, 也因為商業的考量, 一個同樣, 有價值的音樂時空膠囊, 會出現不同的音樂文本. 例如一個1940年的錄音, 它可能會有蟲膠文本; 在黑膠時代, 也會轉為黑膠文本發行, 甚至不只有一次; 而在CD時代, 又會有CD文本等.
不同的Richter展覽會之畫的音樂文本 |
以我的觀察為例, 從二十多年前的二手黑膠市場時期, 大部份愛樂者追著英國版, RCA SD/Mercury跑......德國版, DG/Philips/CBS等乏人問津. 以及近來黑膠復興, 再版黑膠音樂文本成為顯學, CD徹底打入谷底, ED1黑膠屢創新高.......
Wilma Cozart Fine on Mercury CD mastering |
說實話, 當時Wilma的評論, 我也大惑不解, 以為這是推廣CD的廣告言論. 現在來看, 當時是我受限於商業音樂文本的既有印象, 也因為一般人不會有機會接觸前段的錄音工程, 以及真正的母源, 所以自然"以為"第一手的黑膠文本代表最接近當時Artist/Producer所聽到的"原音". 事實上, 現在我也知道有不少的一線錄音師不喜歡黑膠文本的聲音.
回到音樂文本存在的意義, 它們不外乎是傳遞音樂內容給音樂的愛好者. 每一個音樂文本的誕生, 其實都代表當時的現實條件與限制. 它們都可以是原始文本的一種側寫與轉印(在這裡不討論硬體重播系統的因素). 的確, 以商業的音樂文本來看, 類比的音樂文本, 如黑膠, 似乎有更討喜的特色, 也似乎更能傳達音樂內容的肌理與表情.
Early Master direct copy |
最後來說說所謂的終極(Ultimate)音樂文本. 近年來, 市面上出現不少的母帶級商業音樂文本(這裏的母帶級, 泛指錄音工程的母源, 可以是數位, 也可以是類比Master tape). 因此對音樂愛好者來說, 接觸第一手母源的聲音已經不是不可能. 以技術上以及實際上, 這些母帶級文本所承載的音樂訊息量和完整性, 稱之為終極音樂文本並不為過. 因為我們一般人不可能可以聽到存放在唱片公司裡的珍貴母源文本! 另外, 我討論這個終極文本的目的並不代表任何否決其他文本的意思. 好比我之前聽黑膠, 一樣也聽CD; 甚至在車裡聽FM radio也可以很感動. 我現在看到早期製作精美的黑膠文本還是會怦然心動. 但以音樂文本考古學家的心態, 當我接觸到這些"出土"的母帶級音樂文本, 雖然沒有漂亮的封面包裝.....但聽到更接近當時時空所凝結的聲音場景, 看到了更清楚的藝術家表情和神采, 彷彿是考古學家在歷史的遺跡中, 小心翼翼的拂去時光堆積的塵土, 緩緩的看到歷史的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