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軟體的價值 - Closest way to recording sessions

1974 Live Concert Recording of Bruckner Sym 8 by Karl Bohm/VPO
        音樂軟體的價值其實很難定義, 因為因人因物而異.  一張被"炒作"的ED1唱片可以到一萬美元以上.  合理與否, 局外人很難想像.  也因為這已經觸及到"收藏"或是"身份地位"的領域; 甚至是市場機制的運作.  我個人比較現實, 我衡量音樂軟體的價值, 還是在於該媒體所能提供的內容或是其中含量多寡而定.  依據這樣的想法, 應該沒有疑義的高下定義是: 現場 > Master > 罐頭軟體(Vinyl/CD/Digital files....等).
        當然, 其中的任何一項都還是有許多差異存在.  現場雖好, 但現場的acosutic很重要, 你在的位置也很重要.  甚至你在現場所能感受到的"音場"性, 有時還會輸給一套設置恰當的音響系統.  但是撇開這些"音響性"特質不談, 現場所能提供的樂器真實度, 動態範圍以及瞬變的速度, 頻寬的範圍, 以及細節, 絕對是遠遠超過任何後製存儲的軟體.  因為這裏是人耳直接感受真實樂器的發聲的物理現象.
        現場很珍貴, 但是現場是隨時間一去不返, 無法重來的.  更遑論二十世紀中期黃金演奏大師們的現場.  也因此顯現音樂軟體的珍貴, 因為還好這些大師的演奏有被記錄下來, 得以被後代的愛樂者聽到.  而另一個很重要也很現實的差異是, 一場現場音樂是一次性的體驗, 而音樂軟體是多次性可重複的體驗.
        而所謂的母帶以及母拷, 其實在十年前對一般音樂軟體的消費者是無法想像的.  因為我們根本沒有管道或是機會得以聽到母帶級錄音的"效果".  因此一路從小到大, 從卡帶, 唱片聽到CD, 也陷入LP唱片版本差異, 以及LP vs CD的爭議之中.
Different music formats
        近年來, 因為母帶流的興起以及推廣介紹.  現在大概比較少人還會問我母帶真的會比LP好的問題.  因為母帶級軟體在規格上與現實上, 一定高於LP許多; 問題在於你可以取得什麼樣等級的母帶拷貝!  以及你有沒有用看待LP重播系統這樣吹毛求疵的心態來看待盤帶的播放系統!
        一套正式授權生產的母拷版本, 像是美國Tape Project, Analogue Productions等, 一套兩卷(相當於一張LP)的價格是450 USD; 而歐洲方面, 像是Analogy, fone, Open Reels, Opus3等, 通常一卷的價格會在250-300 EUR左右.  的確, 450 USD買40-50分鐘的音樂, 或是250 EUR買30分鐘的音樂不是很便宜.
        但想想, 一場Berlin Philharmonic或Vienna Philharmonic的現場音樂會, 像樣一點的票價大概一萬元台幣是跑不掉.  但450 USD或是250 EUR的母拷肯定可以聽個70-80次, 而且又是經典名演.  你現在有錢也聽不到.......
Taiwan Bel Canto Musicale's Direct Master Copy (1)
Bel Canto Musicale's Direct Master Copy (2)
        如果是現代音樂會的現場錄音母拷.  那等於你一場音樂會可以隨意重複聽上一百遍.....想想這價格就不是這樣高了!  這也是音樂軟體的迷人之處.
        當然母拷先天高昂的價格, 註定是小眾市場中的小眾.  也幸虧市面上的母拷供應商持續有提供愈來愈多的版本給消費者.  其中不乏非常好的經典的類比錄音, 或是當代的精彩演奏錄音.
        而好的母拷版本確實是你可以最接近現場以及演奏家的方式.  這就好比之前我收藏到ORF或是類似廣播現場母拷時, 似乎手上是拿著1974年Karl Bohm指揮Vienna Philharmoniker演奏Bruckner Symphony No.8的門票般的心情!  我們愛樂發燒友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以及軟體的價值豈非在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