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Oistrakh's Violin Artistry Vol 1&2 |
我目前收藏中, 最早的磁帶可以追朔到1960年以前, 也就是59年前, 這些由EMI/Columbia生產的7.5ips/2 track prerecorded tapes. 它們現在已經非常罕見了. 能完好流傳至今日, 更是稀罕.
Early Examples of HMV 2 track/7,5IPS prerecorded tapes |
如果我說磁帶的損耗比黑膠還要低很多......可能很多人會皺眉頭. 當然, 壽命或是損耗至少要從兩個面向來討論; 一是材料本身的磨損. 二是磁性資料的維持性.
Gui's Mozart Figaro - One of the EMI earliest stereo recordings (maybe oldest tapes of my collection) |
磁帶的損耗除了本身材料的特性, 與機器(Transport)的狀態大有關係. 假設Transport的狀態固定, 事實上, 磁帶本身的耐耗性是還不錯的. 我現在敢這麼說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手上大部份的demo reel (大部份是SM900), 至少已經播放超過100次, 重新錄音也不下於十次.....至今仍然頭好壯壯, 找不到需要更新的理由! 不過因為我大部份使用的機台(transport)都是Master Recorder等級, 他們對磁帶的handling和磨損, 的確比一般機種來得更低. 所以我之前對播放我的"母版"還會有些捨不得, 現在就比較不會. 甚至在進行老帶子轉拷為"母版"時, 我還會刻意使用播放過的帶子來進行. 為甚麼? 因為新帶子經過十來次的播放後, 它的表面會更平滑, 對高頻的響應更穩定. 問題只在於你的機器的Erase capability要正常(>80dB), 要能夠把之前的資料洗得夠乾淨.
當然, 材料本身的特性與存放條件, 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許多帶子無法通過時光的考驗, 通常是因為磁帶本身"binder"的問題, 例如許多帶子會有的SSS問題. 而非是本身的磨損導致無法使用.
第二個, 關於磁性資料的維持性. 除了外部的影響外, 例如外部的磁性污染以及存放條件等, 大部份由材料的物理特性來決定. 高頻能量經過長時間會衰減, 這是類比磁帶最大的致命傷. 但這在適當的Mastering中可以被補救回來; 甚至是使用Safety Copy的方式. 事實上, 在我播放以上這些超過60年的老帶子的聽感來說, 只要帶子的保存是正常的, 它們還是可以很輕易的讓你感受到接近母源時的那種"Freshness"感受. 以我現在五年多的經驗來看, 這個高頻能量的衰減, 在10年的scale下, 你應該不太能感受到. 也或許是因為母拷本身強大的資料量優勢下, 你不太會注意到那些微的"衰減".
以前我會懷疑50/60年代的老錄音母帶的狀況. 現在來看, 只要當時用對的帶子(事實上, SSS是發生在70年後的帶子, 而且當時也沒有人可以預知SSS的發生), 存放和使用條件(我相信在唱片公司裡, 他們的條件肯定比我們還要小心和嚴謹)沒問題. 它們要頭好壯壯的機會應該還蠻大的. 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splice tape的脫落和drop out的發生.
HMV production batch information - can't understand now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