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owitz in Berlin, 1986 |
我們可以從錄音的動態對比來討論. 當然, 這裏我們先簡單澄清所謂的動態對比(Dynamic range)和訊號雜訊比(Signal to Noise Ratio)的不同. 我們可以參考這一個圖示:
一個交響樂團的dynamic range, 我們可以假設他們可以發出的最大音壓是105dB. 而通常一個良好音樂廳的底噪大約會在35dB左右. 也就是說, 如果我們要完整無壓縮的錄下一個交響樂團的動態, 我們至少要有一個可以承受70dB的錄音機. 而我們參考一些類比Master Tape Recorder的規格就會發現, 他們大概都會有60-65dB的S/N比, 甚至到70dB (1/2", 30ips). 我想這也是這些master recorder設計時必須達到的規格. (註:事實上, 105dB是我們在前排觀眾席所測到的音壓, 對於麥克風來說, 它們所收到的音壓一定更高.) 而在類比磁帶的方式裡, 至少會有10-20dB的headroom, 所以對於這些精心設計的master recorder, 其實它們是有足夠的能力吃下80dB的動態範圍.
那這個70-80dB動態範圍的意思是? 假如我們要在一般居家環境重播80dB的錄音; 而通常居家環境的底噪約在45-50dB (很安靜的晚上), 意思就是說, 你要完全無壓縮的重現這80dB的訊源, 你的音響系統以及空間必須要能承受115-125dB的最大音壓!! 這當然是大部份家用音響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為何罐頭音樂與音響必須要設法"節制".
另外我們從黑膠的技術角度來看一下這個部分. 我從Opus3老闆Bob的文中有提到, 一個非常好的刻片系統的S/N比會是60dB左右. 所以你會發現在技術上, 無可避免的在母帶機輸出到刻片系統時, 必須要有動態壓縮的發生. 所以我推測經過刻片, 翻模, 壓片後, 所能保留在黑膠唱片中的動態對比應該會在45-50dB就非常好了. 事實上, 我們從家用環境的限制來反推, 其實這個數字是很合理的. 因為家用音樂媒體適用的dynamic range大概就是40-50dB左右.
當然, 有人會說, 我使用的唱頭的動態對比規格可以有90dB......但是, 這是黑膠的技術限制使然, 你的唱頭再好, 可惜在這裡派不上用場. 這裏也和擴大機系統能力無關, 而是罐頭音樂媒體的規格限制所造成的. 不過要強調的是, 這並非業界故意在罐頭音源上降低規格, 節省成本; 如前文提到, 家用環境的限制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所以我們就可以很理所當然的了解到, 一個專業錄音混音室, 底噪必須處理在35dB, 動則千瓦的擴大機功率, 以及碩大的鑑聽喇叭系統. 因為它必須在無壓縮狀態下, 低失真的重現類比母源中70-80dB中所有的細節.
Bruckner Symphony 8 by Karl Bohm (ORF master) |
對並非專業錄音工程的人來說, 接觸到真正錄音母源的機會真的很少. 雖說大家在追求重播罐頭音樂媒體上精益求精, 但其實始終受限在罐頭媒體上的限制. 所以也很高興看到, 現在有許多唱片公司願意發行接近母源的無壓縮, 高速磁帶的版本, 如台灣的Bel Canto Musicale, 國外的fone Italy, Analogy records, Open Reel Records, Analogue Production等, 讓消費者有機會了解到母源的面貌. 另外, 對於一些市面上可以找到的母拷版本, 雖然它們大部份都經歷了許多次的拷貝, 而有所損失; 也因為拷貝過程的狀態不一, 而會有品質上的差異; 但是只要是在"正常"的對拷下, 母源的動態對比基本上仍然是可以維持在一定水準.
而對於想追求重現昔日錄音風采, 或是藉由錄音重現過去大師藝術的全貌. 其實罐頭媒體所能夠呈現的是一個壓縮的精緻模型, 離真正的全貌尚有一段距離! 最近有機會聽到兩個非常好的現場音樂會的母拷(1978 Richter Moscow Live, 以及1987 Horowitz the last concert), 對於能夠如此接近大師, 感動不已! 而且能夠隨意"重返現場", 這豈非所有愛樂者心中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