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音樂隨筆(八) – Beethoven印象


       貝多芬是老少咸宜的.  這不是說貝多芬是淺顯易懂.  而是貝多芬可以讓你聽一輩子.  在我聆聽古典音樂的歷史中, 大概至少有三次與貝多芬的若即若離.  一開始聽古典音樂, 誰可以不聽著名的命運交響曲?  但當你被”登登登登”登到開始煩了.  就開始了第一次的離.  接著你可能轉向Chopin, 或是Wagner的懷抱.  我如果沒記錯再次與貝多芬的合是因為貝多芬的絃樂四重奏.  再來居然又回到”登登登登”的命運交響曲!  每次的離和合, 對我都代表了境界的轉變.
       最近車上常備的CD是貝多芬的後期絃樂四重奏.  聽著聽著有非常多的感歎.  貝多芬這座大山矗立在古典時期, 擺下了九首交響曲, 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 十五首絃樂四重奏, 五首鋼琴協奏曲, 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和五首大提琴奏鳴曲, 以及一首曠古絕後的小提琴協奏曲, 這些作品所設下的高度, 逼得後來的Schubert, Chopin, Schumann, Liszt, Brahms, Wagner等是何等的窘境.  要不是貝多芬在歌劇上留一手, 恐怕連Verdi, Wagner也會陷入像Brahms不敢寫交響曲的境地. 
       另一個感觸是貝多芬在後期耳聾之後是如何的完成第九號交響曲, 後期絃樂四重奏和最後的三首鋼琴奏鳴曲.  我無法想像, 當你聽不到聲音時, 卻可以創作音樂!  就好比畫家如果瞎了眼睛, 如何來作畫?  還好的是, 音樂創作和繪畫上的一個差別是, 音樂創作最終是以五線譜的方式做紀錄.  但你心中充滿的無窮聲音和組合卻是無法親耳驗證, 所以阿多諾談貝多芬的後期風格, 希望整理出貝多芬創作的邏輯, 終究是無法完成的使命.  所以你在後期奏鳴曲和絃樂四重奏聽到了所有的和諧和不和諧, 衝突, 偉大, 至美和至醜, 的想像!
       偉大如貝多芬的創作是永遠領會不完的.  你只能是每個階段用不同的角度去接近它!  而貝多芬創作的變化和突破更是音樂史上的奇蹟.  Wagner的歌劇雖為突破, 可我覺得比起貝多芬, 那難免帶著浮誇和自我的過度膨脹.  雖然我不懂樂理, 可你聽得出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 曲曲的表現和差異是很大的不同.  大家也可以參考Barenboim與薩依德的對話裡談到四, 五, 六號交響曲之間的變形和過渡.
       最近另外常聽的是Richter彈的貝多芬奏鳴曲, Richter的scale之大和想像, 真的是神級的演奏.  讓我對貝多芬有更深的體會和感覺.  雖然Decca出版的Richter比較容易買到, 音質也不錯.  但日本Philips版音質就是比較好.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音樂隨筆(七) – Vivaldi的低音管(bassoon concertos)協奏曲




       隨著音響的調整愈來愈好, Vivaldi(韋瓦第)的音樂愈來愈成為我常聽的作曲家.  尤其是義大利合奏家(I Musici)演奏的低音管協奏曲(bassoon concertos)以及四季.   不過可說是古典音樂史最有名的標題音樂的”四季”協奏曲, 在我心中一直有著一個謎一般的地位, 它可說是Vivaldi的所有協奏曲中的一個獨立的存在.  也是古典音樂裡的一個奇蹟般的存在; 是神來之筆.

      除了Vivaldi的音樂比較考驗音響系統的絃樂表現外, 愈來愈喜歡Vivaldi的原因是”和諧”(Harmony).  給我有同樣感覺的還有韓德爾(Handel)的管風琴協奏曲.  比較Vivaldi與幾乎是同期的德國巨匠Bach和Handel(兩人比Vivaldi小了七歲)的協奏曲作品, Bach和Handel的確更走出了巴洛克時代的風格, 為古典主義甚至是浪漫主義做出了先聲.  Vivaldi協奏曲的多產(四百多首)也免不了給後世有”大量生產”的註解.  除四季外, Vivaldi的管弦樂作品或許無法與Handel輝煌燦爛的水上音樂, 皇家煙火組曲等和Bach深沈厚重的管弦樂組曲, 小提琴協奏曲等等量齊觀.  但Vivaldi在某些作品所展露的華麗和深情, 是那麼自然和和諧.  也是難以在其他人的作品裡聽到.
       所以請你聽聽看這張I Musici所演奏的bassoon concertos, 你應該會驚訝低音管在絃樂和大鍵琴的伴奏之下是如此的深情款款, 彷彿向聽眾述說著回憶和故事, 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音樂隨筆(六) – 冰島之音, 迷幻般美麗的Sigur Ros



       知道Sigur Ros這個名字是看了一部電影叫Ondine (水中仙).  我就像片中的男主角(柯林.法洛)一樣, 最後從電視看到Sigur Ros的表演, 才發覺那美得不食人間煙火的音樂真的是來自現實, 而不是童話.
       說迷幻, 並非代表負面.  但Sigur Ros所營造出來的音樂幻境真的可以讓我沈迷其中, 不願意停止.  他的音樂在我的感覺裡是非常純粹的; 你很難抓到他的旋律, 也幾乎無法翻唱; 它讓你感到無比充沛的情感滿溢在心中, 卻難以名喻.  有人形容為來自深海三萬英尺裡的神祕音域, 是非常適切的點出Sigur Ros獨一無二的電子音樂配器和意境. 
       我有Sigur Ros的兩張專輯: 2007年的Hvarf/Heim以及2005年的Takk.  我個人比較喜歡Takk.  它比較純粹!  我會將之列入我的幻之名演清單之中.  大家務必聽聽看.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音樂隨筆(五) – 電子流行音樂中的Mahler – Mike Oldfield



        現在的七, 八年級生應該少有人知道Mike Oldfield這位老兄, 我在誠品音樂裡也難得看到幾張他的專輯.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我也可能是過氣了, 因為搞不好他們也有他們的Mike Oldfield.
       當然以Mike Oldfield不到二十歲就已經驚動萬教, 天下揚名的輝煌歷史來看, 肯定和Mahler是不一樣的.  而現代電子合成音樂所能表現的聲音, 也是Mahler所無法想像的.
       以Mahler來類比Mike Oldfield, 我搞不好是第一位.  Mahler迷請無須太過激烈反應.  因為我知道在Mahler迷心中, Mahler是多麼的崇高和獨一無二!  而且我也是Mahler迷.  多少時候隨著Mahler的音樂揪心泣血, 在他所建構出的聲音世界裡徘徊流連 – 喜悅, 悲痛, 吶喊和死亡.  好比Mahler第十號交響曲唯一的Adagio結尾時充滿不和諧的悲鳴.  那好比是劃破宇宙時空, 臨死前抗議無奈人生的管樂齊鳴.  或許我們都問錯了問題…….
      第一次Mike Oldfield給我的觸動是紀念John Lennon之死的Moonlight shadow.  那真的是讓我”看到”月光下彷彿有一個精靈在輕輕的奔跑, 到處述說著John Lennon被人開了七槍的死.  Lennon的死應該是多麼的意外, 多麼的令人悲痛.  可Moonlight shadow裡卻是披著冷冷月光, 帶著深深的惋惜, 彷彿在敘述著心中永遠甜蜜記憶的John Lennon.
       用Mahler來對比Mike Oldfield, 一方面是Mike電子音樂的多樣, 複雜, 純粹和龐大; 甚至有時候會讓你覺得很”聳”(請用台語發音); 真的, 有些Mahler的樂段真的會給我類似低俗和入世的感覺.  最主要用來類比的原因是Mike Oldfield的音樂讓我感覺到他真的想要用聲音來描繪這個大千世界.  如同Mahler的宣言, 交響曲就像是世界!  而Mike Oldfield龐大的電子合成音樂也嘗試在描繪宇宙的運行.
       Mike Oldfield看來是很低調的, 如同他的音樂給我的感覺, 自我的真實一直包覆在層層的花瓣之中.  你聽他的音樂有時候要等一下, 先讓自己沈浸在浩瀚的電子音樂海中, 最後一刻的綻放是如此的輝煌壯麗.
      我推薦他的The Millennium Bell和Voyager.  他的現場一定很棒!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音樂隨筆(四) – 無限空寂的音樂- Golijov



       每回聽這張專輯中的絃樂四重奏Tenebrae (陰影) 和 3 songs for soprano and orchestra.  往往不能自己, 一顆心就沈入那無盡空寂和哀傷的幻境之中.  也如同此張專輯封面照片的意境: 漂浮, 無 重力, 寧靜和完全的孤寂, 還有掙扎與不掙扎之間的起伏.
       Kronos quartet是演奏現代音樂的好手, 它們錄下的專輯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水準和可聽性.  推廣各類型的音樂不遺餘力.  我認為現代音樂(或是現代藝術)有一段時間的發展或是作曲的目的, 並非是給聽眾(或觀眾)去”聽”的, 而是去思考.  反而使現代音樂給人難以親近的印象.  但藝術失去了聽眾, 久而久之, 藝術家或許就失去了想說的慾望.  因為藝術還是根源於分享和想被他人瞭解的本質衝動.  但Golijov在這兩首作品倒是感情的敘述先於複雜難懂的結構.
      3 songs中女高音的聲音猶如漂浮在一片管絃之海的上頭, 展現各式的姿態, 孤獨而且面無表情, 海面時而平靜幽深, 時而波濤洶湧.  歌聲雖在敘述, 卻也像是可以移除語言之後純粹的人聲展現.  讓我想到Meredith Monk的純人聲的聲樂作品.
     清唱劇Oceana或許才是這張CD的主角, 但對我來說, 在表現力, 純粹音樂的角度上, 以及直接觸動人心的感染力反而沒有Tenebrae 和 3 songs來得強烈.
     各位也可以試試看Messiaen的quartet for end of time.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音響隨筆(二) – 音響史的七大奇蹟之一, Decca唱頭

        所謂的奇蹟是說Decca的設計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唯一比較接近的是日本的Ikeda 9.  但Ikeda 9是MC, 而Decca是MI, 但又和其他的MI式結構不同.  Decca和Ikeda外觀看似類似, 都是無針桿的方式, 但其實Decca是有一支長長的鐵片, 將針尖讀取到的震動傳導到垂直(x1)和水平(x2)的線圈.  嚴格上說並非是像Ikeda那樣沒有針桿.  另外, 誇說Decca是奇蹟的另一的原因是, 鮮少有一個設計可以橫跨mono/stereo, 一直到現代而絲毫沒有落伍, 甚至它的傳真度和音樂的表現力仍然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另外一個接近的例子是QUAD的靜電喇叭.


       最近一期的Stereo Sound, 主筆柳尺居然又翻出早期的Decca II, 重新做為他的reference.  Decca的歷史和搭配上的討論, 各位可以參考Lenco heaven中的London club: http://www.lencoheaven.net/forum/index.php?topic=545.0
       我目前過手了有三顆Decca vdH, 和一顆應該是Decca gold (mark V or VI)(但已經經過vdH retip過).  留在手上的是其中兩顆Decca vdH和Decca gold.  為什麼要留這麼多在手上?  因為聽過的人都知道, 手上一定要保留至少一個以防萬一.  Decca gold是因為味道和vdH截然不同, 雖然傳真度和動態上是比不上vdH, 但那中音的感染力確實又比Decca vdH更勝一籌.




       許多人談到Decca唱頭的循軌和穩定度不佳, 非常挑片子.  但以我的使用和搭配狀況下, 是一點問題都不會有.  甚至比我之前在使用的Clearaudio MM頭還要穩定.  循軌能力更強!  所以看來Decca頭的搭配是以正切唱臂為佳(我是配瑞典Opus3的Cantus唱臂).
       Decca vdH的穩定性上的確比原本的設計為優.  Decca vdH的外殼鍍金, 也比較厚實, 內部聽說以灌蠟減少共振.  整體重量大約比Decca gold重了1g.


       以現代高級唱頭的價位來看, Decca頭的二手價位是非常抵買.  而且MI的高輸出可以讓你省下一台MC放大的錢.  可以說是非常划算.  國外仍有許多維護Decca唱頭的管道.  各位如果有機會遇上這個夢幻唱頭千萬不要放過.  或是直接買一顆新版的London super gold也可.  我個人是推薦新的London Jubilee, 雖然我沒聽過, 但是Jubilee改善了舊Decca頭的外殼, 改為金屬切削成形和減少了傳輸的接點(舊Decca頭都必須經過一個塑膠的唱頭座接到唱臂上.  但此唱臂座第一是塑膠成型, 很容易就滑牙, 而且與Decca唱頭本體連接是依靠彈片接觸的方式).  一舉改善了老Decca頭的最大缺點. 

       PS. 我用過的唱頭有Supex SDX-1100D, Dynavector DV17/23, Clearaudio signature MC/Virtuoso MM, AKG P8ES NOVA, Ortofon MC30/20, etc.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音響隨筆(一) – 談發燒線


其實我好像是不適合來談發燒線的, 因為我在近十年來沒有試過也沒有買過發燒線.  為什麼?  倒不是我不想或不相信線材的效果, 而是近年來的發燒線價格實在是貴到我下不了手!
回想起來, 十多年前, 我其實對發燒線和線材還是很發燒的.  當時改Rogers LS3/5a (11 Ohms), 裡頭用的就是當時最粗最貴的Siltech 純銀120芯線.  還有請人做雙快槍線路的後級, 裡頭用掉了將近十萬, 粗細不等的純銀Siltech線, 而且前後做了兩台.  那會兒, Siltech鍍銀電源線也是發燒的利器, 因為一插上去, Rogers就好像吃了大補丸, 能量動態馬上讓你欲罷不能, 再也拔不下來.  22 mm2的太平洋電線做音響電源專線也是拉得不亦樂乎.  音響專用Breaker到音響的部份當然是Siltech鍍銀線加拆船貨的Hubbell 20A電源插座頂著.  更扯的是那時唱盤拉到前級phono的地線也是一條Siltech純銀機內線!  在那年代, 我還算是不落人後.
到我不再買發燒線時, 也是目前留在我主系統上的是Siltech 4-24/4-40/4-56, Nordost blue heaven喇叭線(不過最近已經被Belden LCOFC取代, 容後續).  電源專線的部份因為有新空間, 所以改拉的是22mm2的細蕊多芯線(高電流電銲用線, 已經不記得廠牌, 非之前太平洋的22mm2粗蕊硬線).  Siltech鍍銀電源線的部份最近已經被Mogami 4x12 AWG和Belden 2x10 AWG LCOFC取代(後續).
最近發生了幾件事, 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系統(我已經閉門造車了十來年了).  也因此對線材有了進一步的體認.  尤其是喇叭線和電源線的部份.
第一件事是在2010年音響展裡被FM acoustics全系統的威力煞到!  FM我當然是買不起.  但卻讓我認知到, 罐頭音樂的重播是可以到如此接近現場的質感和能量的程度.  尤其是那現場般的金字塔式的音域平衡, 相較下, 在我的系統裡竟是被扭曲得如此厲害而不自覺.  另外是打破我非真空管和銀線不能達到的活生感和動態.
第二件事是我找到了一顆夢寐以求的Decca唱頭(還是Decca vdH).  不過關於Decca頭, 我下回找機會和各位分享.  總之, Decca頭一上到我的系統, 讓我更加確認我之前的音域平衡是存在很大的扭曲而不自覺.

第三件事是我在新竹某老牌的音響店聽到一套總價位和我接近, 可是足足可以賞我好幾個耳光, 讓我好好反省自己調出來的聲音的系統.  其中Sonus Faber的動圈式喇叭讓我對自己慣用的QUAD開始反思.  二是其中的義大利晶體後級再次提醒我不要迷信手上的直熱單端845後級.  三是所使用Roksan盤臂頭告訴我對共振的正確處理是何其重要.  超重質量和惰輪盤並非唯一的選擇.
它們給我的刺激中的一個共同點是都有一個金字塔形的音域平衡.  以及中音的重量感和低頻的能量.  中音的重量感是指你聽鋼琴獨奏每一個觸鍵音粒的重量.  當初在新竹音響店聽到的Liszt 匈牙利舞曲真讓我嚇一跳(LP).  那展現出來的動態, 強弱對比, 音色的變化, 和堂音所呈現出來的空間感, 真是讓我對Roksan誇目相看.  尤其Roksan就擺在喇叭中間, 在如此接近實體鋼琴演奏的音壓之下, 居然感覺不到任何的回授.  可以體認到Roksan在震動回授的避免上, 和忠實讀取, 完全轉換唱片音軌中的微弱震動的能力.

而關於低頻的能量是以上兩套系統的音壓都遠超過我平時聆聽時的音壓.  但中高音仍然能夠維持一個輕鬆和沒有壓力的狀態.  要是我的系統開到這樣的音壓, 那高音的能量肯定會叫人吃不消.  所以如何可以將我的系統的音壓往上調整(將中低頻擠出來), 可是又能維持高音域的輕鬆度?
也是FM系統走得是純銅線的方式, 讓我想試試銅電源線的效果.  於是上了唐竹買了最粗的Mogami 4x12 AWG的OFC銅線和Cardas 2x12 AWG的Litz結構的純銅線.  Mogami比較粗, 所以先做一條從音響專用breaker拉給後級的專線, 再由此專線(兩個母座)經Cardas線給我後級(Cary 805c是mono/mono); 取代我之前的Siltech鍍銀線.  ㄧ發出聲音, 我就知道方向是對了.  中音域浮現出來了, 中提琴比之前更明顯了.  低頻量也更多也更延伸了.  可能是由於中音更豐富了, 反而呈現更有質感的高音域.  比較令我訝異的是反而是堂音更多了, 更能勾勒出錄音的空間感!  之前的高音乍聽之下似乎比較亮和凝聚, 可是餘韻卻太短, 聽起來比較直接.  更重要的是由於中低音更豐滿和更多的細節, 讓音樂的內在和表情更豐富了.

DG的錄音也變得更好聽了.  此時才認知到鍍銀線的平衡, 讓我處在一個偏頗的位置.  之前為了收斂鍍銀線偏亮的高音, 不斷的調整, 高音雖然是順了, 可是不知不覺把中低音也壓制住了!  也或許是它們已經老化了(畢竟已經使用了十多年).  但這段時間有特地收了一條VDH mainstream hybrid電源線來比較, 雖然和Siltech鍍銀電源線有些不同, 但鍍銀線偏中高的特性還是在的.  所以我比較認定是鍍銀線和銅線本身存在的先天平衡的不同.
後來有機會買到Belden LCOFC純銅線(2x10 AWG), 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我原來在用的Nordost blue heaven喇叭線完全PK.  Cardas Litz線也不是對手.  所以目前我的系統上所有的電源線(包括LP唱盤)都已經換上Belden LCOFC.

喇叭線則是更上一層樓的, 用上shotgun的方式.  也就是每聲道的”+”和”-“單獨使用一條Belden LCOFC (2x10 AWG).  Shotgun的方式可以維持銅線的中低, 可是又能有接近純銀在高音的能量, 可以說是更全面的方式.

發燒線的理論非常多, 可是好像都是各說各話, 另人眼花撩亂!  我有時想, 為什麼我系統什麼都沒有變, 就只換了一條銅電源線, 就可以完全改變整套音響的音域平衡和音樂的表現?  這不就等於是等化器在做的事嗎?  換換真空管, 電晶體, 聲音的改變我還可以想像, 因為畢竟它們是主動元件, 有它們各自的特性.  可是一條銀線或是銅線當電源, 傳的都是120V/60Hz, 怎麼會高中低的能量和表現卻是完全不同呢?  甚至其間, 我試過用Siltech鍍銀線和Belden銅線專線供應我的Thorens唱盤, 對聲音產生的變化, 就是帶著鍍銀和銅線的不同!  唱盤可是只有馬達帶動轉盤, 再由唱頭拾取唱片溝紋的裝置!  更有另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我改變Thorens唱盤連到前級的地線, 銀線就是帶著銀線的味道, 銅線就是有銅線的聲音!  好玩吧, 可也把我們發燒友給玩死了.  因為有時候, 玩到平衡跑掉了都不自知, 反而沾沾自喜.  線材的不同帶來的是改變還是改善?  一套系統裡要用到多少線!
所以標準在哪裡?  其實我會試銅線, 也是因為在網路上的討論中看到的一句話給了提醒: 幾乎所有的錄音, 用的線材都會是銅線!  刻片時用的也都會是銅線!
我並非在此宣導銅線一定就勝過銀線.  而是建議大家, 有時候發燒過頭了, 可以找一條優秀銅材的銅線, 甚至是隨機器附贈的銅電源線, 換上來聽聽, 可以是一個反思的機會. 
我對線材的經驗可以歸納為下:
1.                    電源專線還是以多蕊軟線為佳.  實心(solid core)粗硬線聲音會比較直接和生硬.
2.                    電源線和喇叭線是走電流, 還是愈粗愈好.
3.                    線材的聲音特性不管是用在哪裡, 他的特性還是保持著.
4.                    可以吃錫的接點盡量要用焊的.  尤其是電源線.
5.                    喇叭線端子以Y插為佳.  最好是以裸線直接吃錫做成Y插.
6.                    不建議用銀線在喇叭線和電源線上.
7.                    材質的提鍊和純度比結構重要.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音樂隨筆(三) – 多美妙的重複和充滿無盡想像的簡潔



        Michael Nyman最為人所知的電影配樂作品, 應該就是鋼琴師和他的情人(The Piano)了.  但我第一次將他的音樂和名字連在一起是因為看了”9 Songs”這部片.  “9 Songs”這部片的尺度算是大膽的.  九段演奏的實況之間穿插著男女主角激情的演出.  其中一段演奏實況便是Michael Nyman的六十歲鋼琴演奏會.  那聽似簡單的弦律和節奏, 不斷重複和變形, 可卻又是如此的優美和充滿想像.   後來才注意到, 除”The Piano”, “9 Songs”外, 以往看過的Peter Greenaway的電影配樂也是出自Nyman之手.  我想所謂的”Minimalism”(極簡主義)在這一張CD的鋼琴獨奏中展露無遺.
       如果音樂可以如此平易近人, 簡潔和優美, 卻又充滿情感和想像(抽象), 那為什麼要複雜?  如同Greenaway形容音樂的藝術是如此純粹, 就是因為它可以同時表現出激情和抽象!  我認為這也是對此張專輯的音樂/演奏做了最佳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