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音樂隨筆(十一) – 妻唱夫隨 – Mutter/Previn的Tchaikovsky小提琴協奏曲



        最近把Anne-Sophie Mutter的一些庫存拿回到台北用我的主系統來聽.  仔細聽了她的Tchaikovsky, Mendelssohn以及Beethoven, 覺得之前用Rogers 3/5a小小聲當背景音樂來聽有點不好意思, 真的對不起這位美少女Mutter.
        當然最近美少女演奏家是很多, 像是Hilary Hahn.  可惜的是Mutter沒拉Bach, 無法和Hilary Hahn賴以一鳴驚人的Bach無伴奏錄音作比較.  我第一次聽到HahnBach錄音, 那種自信, 流暢真的是讓我覺得這是天才.  直到現在Hahn拉得Bach還是我的手機鈴聲.  我拿出Mutter 14歲時和Karajan合作的Mozart小提琴協奏曲LP來聽(封面上的Mutter真的是超級美少女), 即使
是 Mutter, 似乎也沒有Hahn的那種自信.  Mutter的婉約柔媚也是Hahn所不能及的.  Bach當然不能只有自信和流暢, 所以如果你去比較MilsteinKremer最新
ECMBach無伴奏的錄音, 在細緻, 深度和格局上, Hahn是還沒有辦法達到兩位前輩的境界.  我也很好奇如果是MutterBach會是怎樣的詮釋?

        Tchaikovsky的小提琴協奏曲來說, 似乎可以把MilsteinMutter的錄音放在天平的兩端.  Milstein真的是一種驚嘆, Milstein把每一個音, 強弱對比, 和絃和線條都表現得如此清楚和完美, 自信和貴氣逼人.  Mutter則是柔媚婉約的極致, 音色的完美自然不在話下.  但對我來說, Milstein是得要全身緊繃, 全神貫注.  Mutter則是一種全然的享受.  而且Mutter是唱得如此之美!  雖然柔媚但並非濫情, 音色的變化和拿捏已到化境, 以及自然的情感呼吸讓你覺得柴老的唯美浪漫不外如是.  畢竟Tchaikovsky並非是Bach.  當然老當力壯的夫婿Previn指揮VPO如漆似膠的完美配合, 也是難得一見的極品!
        MutterMasur和萊比錫的Mendelssohn也是令我吃驚的佳作.  我真的沒想到這Mendelssohn已經被人演奏無數次的小提琴協奏曲, Mutter的演繹下居然可以讓我有新的感受.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音響隨筆(四) – 談QUAD靜電喇叭


       嚴格說來, QUAD ESL也可以算是音響史的七大奇蹟之一了.  1957年開始生產的ESL57沒玩過也沒研究過.  但從ESL63在1981年誕生, 一直到1999年的989/988, 到現在的2905/2805, 其實內行人都知道, 裡頭的靜電板一點也沒變.  一個相同的設計居然可以持續30年, 而且在中高音的傳真度上仍然維持第一流的水準和最低的失真, 給與這樣的稱號我想並不為過.

      當然你也可以說QUAD自Peter Walker之後就不思長進, 就我換了起碼一打的panel的經驗來看, 其實QUAD是可以做得更好, 第一是你絕對可以找到比30年前更好的薄膜和導電材料.  第二是更強的機械結構和強度.  所以打死不退的QUAD靜電迷們, 我想最後都會走上DIY這條路.  最有名的應該是英國SME老闆玩得兩對QUAD63.  我自認遲早也會把我的989的12片靜電板從目前”兩光”的鋁框架中解放出來.

       除QUAD ESL外, 其實我家中還收藏一套44/405 II的組合.  說老實話, 如果你不想追求現代的發燒方式, 找一套QUAD 34/306, 或是44/606的組合, 以目前這樣的價位, 絕對是超級超值的組合.  我自己目前的小系統還用著45前級, 好聽得很.  而且你只要有機會打開那個時代生產的QUAD機器看一下內在, 你會驚訝於QUAD一絲不苟的製作.  現在沒有幾家high end的廠商可以相比的.  再來就是, 那時代, QUAD的外觀設計就是如此的典雅, 稱QUAD系統為life style音響的鼻祖也絕不為過.  不過自Peter Walker之後, QUAD的產品外觀設計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的感覺上, QUAD ESL57和63就是比後來的989/988和2905/2805有氣質!
      另外, ESL63和989/988的其中一個差異在於, ESL63是垂直的框架, 而自989/988以後就改為有一定的仰角.  由於ESL63和989我都用過, 989/988的確在動態上和高低延伸勝過63.  有人認為是989/988的結構比較好.  但我認為ESL63有中間兩根鋁條補強, 在結構上是比989/988強一些.  仰角的設定和線路的微調, 我以為才是主要的原因.


      那QUAD靜電喇叭值不值得玩或是收藏?  說實話, 首先你可能要有自己DIY拆喇叭換panel的覺悟, 或是代理商願意給個三到五年的保固, 否則我不建議跳進這個不歸路.  當然, 目前新panel的取得或是panel維修, 並不是很困難, 在台灣也有高手可以找得到.  以我使用989的經驗來說, 一片panel大概在我的環境下可以有兩年的壽命(不過奇怪的是, 我的右聲道比較容易壞, 左聲道撐得比較久, 四五年了都沒有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右聲道低音能量比較強的關係).  不過因為我的989並非原廠狀態, 以上的經驗僅供參考.  另外是QUAD喇叭不是很好伺候, 最好要能餵飽它, 否則要有渾厚的中低頻和重量感恐怕有點難.  最後要有覺悟的是, 如果你希望是擁有一對可以”眾樂樂”的喇叭, 那你必須知道QUAD的指向性是非常強的, 最好的效果只能是”獨樂樂”的一個位置.  至於如墓碑般的造型, 我想這與功能無關就不在我考慮的範圍之內.
      但好東西其實都有一定的癖性和必須下的功夫.  克服了, 它自然可以給你一張優游於音樂藝術的VIP門票.  就如同之前介紹過的Decca唱頭.  好使好用的東西, 在先天上都必須多考慮些餘裕度, 所以也導致他某些程度上的妥協.
       那QUAD靜電喇叭到底好在那?  我會認為它在中音和中高音的傳真度, 以及反應速度和解析度上, 仍然是其他喇叭設計所難以達到的.  所以用QUAD聽絃樂和人聲, 以及鋼琴是再好不過了.  至於要比音壓, 由於靜電喇叭的設計天限, 它是沒有辦法唱得像動圈式喇叭那麼大聲, 但以我約十二坪的空間, 989其實足夠唱出讓我耳朵吃不消的音量.  唱Bernstein的Mahler, 沒有問題的啦!  其實音量上或許比較會讓人誤解, 因為通常會要求更大的音壓, 除了要過癮之外, 有時候是因為音域的不平衡, 必須以加大音量的方式, 將聽不到的中音或是低音呈現出來.  另外在動態上(不是音量!), 由於靜電膜幾近於無重量, 在表現細微或是瞬間動態和音色的變化上是有先天的優勢.  雖然現今的動圈喇叭也非省油的燈, 但想想目前這些喇叭如同溫層般的價位, 使得我屢屢打消換掉989的念頭.  也讓我更認定QUAD靜電喇叭有非常高C/P的價值.
        那QUAD靜電喇叭的缺點何在?  除了上述提到關於維護和壽命的部份外, 在聲音上, 我會說是在表現某些衝擊力(punch)上, 靜電膜的超輕質量反而使得它在表現重量感和衝擊力上比較難有動圈喇叭的效果.  以音樂的類型來說, 就像是搖滾樂的播放, QUAD就是比較冷靜, 沒有辦法像動圈式設計讓你熱起來.  此部份, 我現在認為還是可以調得出來, 但比較難.  另外就是超高和低音域的延伸上是力有未逮. 
       所以我的989經過一些改造就是希望能改善以上的這些缺點.
(1)  更換分音線路上的電解電容和水泥電阻: 由於這是訊號直接經過的零件.  幾乎所有修改QUAD的建議裡都有提到這個部份.  220u的PP電容大概也只有法國Solen有生產, 所以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水泥電阻部份, 我是換上Dale的精密電阻.  但由於220u PP電容體積龐大, 我只能以絕緣膠布固定PP電容在底座的boss柱上, 再拉Siltech純銀機內線到接腳上.  這部份的更改非常大並且是整體改善了QUAD的表現, 而且有更好的高低延伸.


(2)  更換喇叭線端子為Cardas純銅端子.  Cardas純銅座可以有更好的厚度和動態以及延伸.

(3)  不用原廠的腳釘, 改用特殊橡膠(太久了, 我以經忘記正式名稱是什麼).  我有試過所謂的工業橡膠, 但此種橘色半透明的橡膠, 質地更硬更不容易變形, 而且摩擦力比工業橡膠好太多了(可以吃住地面和喇叭, 更不容易有橫向的移動).  整體效果也比工業橡膠好上許多, 對我來說, 工業橡膠會把整體效果變得太軟和悶.  而此種橡膠可以改善厚度和低頻量, 但不會犧牲速度和動態.

(4)  更換原廠的厚布網, 改為類似絲襪材質的彈性布料.
(5)  移除內部的防塵罩.  (4)和(5)都是為了增加高音的穿透率.  一開始, 我也擔心防塵罩一旦拿掉會影響panel的壽命, 但每次換panel都必須拆掉它一次, 而且非常容易破, 最後火大就棄而不用.  還好拿掉後對panel壽命並未有明顯影響.  原始設計裡, 此防塵膜的用途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微粒帶電被靜電板的高壓所驅動而擊穿靜電膜.  但實際拆除後, 雖然有panel的損壞, 但觀察這些壞掉的panel, 大部份都並非是particle擊穿靜電膜所引起的.  所以在我的環境裡, 沒有防塵罩並無直接影響, 而且改善了高音的細節和能量.


以上是我目前已經更改的部份.  再來是我未來準備要做的改善:
(1)  改善989框架強度.  2905/2805與989/988最大的一個差別就是結構的強度.  最徹底的方式便是另行打造強度更強的框架, 直接固定989所有的panel以改善動態和解析度.

(2)  移除989前後的鐵網.  目前無法移除的原因是, 989的結構強度有很大一部份是靠這前後鐵網所撐住.  移除後, 989的框架將無所依靠.

(3)  內部所有高壓線全部更換為耐更高電壓的線材.  目前我已經準備了耐5kV的鍍鎳銅線.  準備在(1)的時候一起更換.
(4)  有維修過panel的人應該有注意到, QUAD的panel之間的接點都是用非常low end的鐵片做連接.  此部份更改為銅片應該會有更好的效果.  但此部份還未進行準備.

(5)  高壓線路更換更好的零件.
(6) 將989的供電拉到120V.  目前我家裡的來電只有113V左右.  而據QUAD老玩家的經驗和理論, 120V的輸入才能確保轉換出來的屏極高壓達到QUAD原廠設計的工作點.

其實市面上的其他靜電喇叭設計, 如Soundlab, Martin-Logan, Sanders sound等, 大家可以看
到他們都不斷的改善他們的設計以突破原本靜電喇叭的天限.  可歎的是, QUAD自Peter 
Walker之後的989/988和2905/2805卻是在最基本的panel設計裡原地踏步(不過看來在新的2905/2805系列, 結構強度以及電路都有非常大的改善). 

補註(2014.12.16): 目前聽到最新款的2912.  代理商也說明, 在最新的靜電panel裡, 已經針對stator粘膠硬化脫落的問題, 改用更耐用的粘膠, 以及靜電震膜完成導電層塗布後, 會再塗布絕緣層, 以減低跳火機會.  我覺得這兩項的確是針對之前靜電震膜耐用度的有效改善.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音樂隨筆(十) – 詩人鋼琴家 肯培夫(Wilhelm Kempff) 演奏Schubert



       在老一代的鋼琴演奏大師裡, Kempff算是屬於內斂, 比較不會被商業炒作的一位.  還有像是指揮家Karl Bohm.  但Kempff充滿詩意的演奏和詮釋, 始終都如同一股潺潺不絕的泉水, 隨時滋潤和提供我對鋼琴演奏藝術和偉大作品的想像.
       最近翻出了Kempff的Schubert鋼琴奏鳴曲全集(DG 9 LPs)來聽, 一次聽一張, 每每在深夜裡被其中的片斷所感動.  透過了這些的片斷我彷彿可以窺視到舒伯特最內心的想像世界.  那獨一無二, 美得讓你掉眼淚, 可又是那樣的親切, 充滿人性的舒伯特.  而這份親切和人性其實是你很難在其他大師身上找得到的.
       情感如此的豐富的奏鳴曲想必對演奏家來說一定是莫大的挑戰.  在這裡, 力度, 技巧已經不是重點.  音色, 想像和是否能夠如歌唱般的演奏才是能否表現出舒伯特靈魂的關鍵.  如Kempff所說的: 舒伯特在最弱音裡(piano-pianissimo)透露他最內在的祕密.
       舒伯特生於貝多芬之後, 在貝多芬這座無比巍峨的巔峰之下.  雖然天性(Nature)有所不同, 舒伯特還是以景仰和崇拜的心情以九首交響曲, 十五首絃樂四重奏和二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嘗試企及貝多芬的成就.  對我來說, 真正在結構, 張力和表現力上和貝多芬晚期作品最相似的(我並非貶詆舒伯特, 舒伯特根本不需要變成另外一個貝多芬, 也沒有意義), 是最後兩首絃樂四重奏, 尤其是最後一首D.887.  它絕對是可以和貝多芬後期四重奏平起平坐的mater piece.  你大可把它擺到貝多芬晚期四重奏裡, 而且不會感覺到有太大的不同.  而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D.960則是以另外的向度逼近貝多芬的成就.

       我借用Schumann形容舒伯特這首奏鳴曲 (D.960)(因為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簡直就像源源不絕的泉水, 歌唱一般優美的旋律一刻也不曾停止, 即使偶爾因為激情而中斷, 不過轉眼之間又回覆到那股清新甘泉的滋味.
       以我的經驗來說, 舒伯特的作品可以分為兩類, 其中一類是像第九號交響曲”偉大”和布魯克納般長度的D.960.  舒伯特作品中只要是”長度”夠長的作品(如以上兩例), 我一開始都很難接受, 尤其是第九號交響曲.  我真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無法完整的把它聽完.  總是無法領會它到底”偉大”在那裡.  或許那時偏好結構性較強的作品, 如巴哈, 貝多芬.  反而先入為主的想在舒伯特身上找到類似德奧正統傳承的扎實結構, 而忽略了舒伯特的天性(nature).  或許這也是Glenn Gould對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無法有共鳴的原因. 另一類就是讓人愛不釋手的珠玉小品.
       稱Wilhelm Kempff (1895~1975)為鋼琴家中的鋼琴家絕不為過.  也或許同樣身為作曲家的Kempff, 是比其他同儕們更能接近作曲的意圖.  Kempff的演奏初聽之下是冷靜內斂的, 你不會聽到如Richter般誇張的力度scale和速度變化, 也不會聽到像Glenn Gould般精雕細鑿的效果.  但你只要音響夠好, 多聽幾次, 你就會被Kempff幾近完美的左右手平衡和觸鍵音色所征服.  二十世紀以靈性著稱的鋼琴演奏家如Alfred Cortot, Edwin Fischer, Richter等.  對我來說, Kempff絕對可以和他們平起平坐.



       此套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是我多年前向法國郵購唱片時買到的.  一拿到手才發現是限量發行的版本, 真的是如獲至寶.  除了舒伯特, Kempff留下許多德奧作品的錄音, 除了我所介紹過的Bach和Kempff招牌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以及協奏曲外, 各位如果有機會, 務必聽聽Kempff的Mozart鋼琴協奏曲錄音, 其音色之完美和詮釋真的是如寶石一般珍貴.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音響隨筆(三) – 真空管好還是晶體機好? 兼談Cary audio 805c



       時已轉涼, 也是發燒的好時間到了.  因為再也不用擔心熱如火爐的真空管後級老是得要你開足冷氣.
       真空管好還是晶體好?  這是一個老問題, 也是一個不會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對我來說, 我一直抱著真空管不放, 當然是認為真空管比較好, 但也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真空管總是多給你一點溫暖和音樂的表情, 恨得是它總是不讓你好過, 因為你伺候不好它, 它是會給你臉色看的.  它就好比女子的善變, 真空管的狀況其實是一直在變化的.  而且當管子掛了的時候, 那就是晴天霹靂, 因為換了新管就是一切重新來過!
       我認為真空管以絕對值來說是比較好, 其中是有一個邏輯: 舉Nagra這家瑞士廠商來說, 早期它的產品線裡後級有兩款, 一是845真空管的VPA, 一是晶體的MPA.  兩者的價錢是差不多的.  但好玩的就來了.  如果以Nagra在業界頂尖的know-how, 並且在真空管和晶體都推出他們所能做到的最好設計.  也假設它們的效果是同級的.  那麼真空管的VPA就是多了某些的可能性, 因為發燒友們永遠可以找到比原廠所用的更好的真空管.  而一舉拉開與晶體MPA之間的距離!
      這也是真空管機好玩的地方, 但也是真空管最大的缺點所在.  舉我最近發生的狀況: 前幾個禮拜正當覺得聲音到了一個近來的高峰, 可以好好享受音樂的時候, 我用的845管就無聲無息的掛了.  而從天堂掉到地獄就是那時最好的寫照.  即使你換一支(或一對)一樣牌子的管子上去, 那聲音就是起碼讓你渾身不自在至少一個月.  真空管的aging和老化的確是存在, 而且是比晶體來得更不穩定.

自從把後級換為Cary 805c以來大概兩年的時間, 算了算, 包括這次, 總共掛了三次845c(我用得是曙光845c), 都是右聲道, 而且大概都是七八個月左右.  看似好像還可以把它當消耗品來看待, 因為曙光845c也不是貴到像沒天理的RCA 845, 可是後來想想, 新管子上去, 起碼要燒200~300個小時, 意思是就去了兩個月聲音才會到一個比較好聽的狀態, 然後就剩下大概五個月的時間可以享受, 因為再來你新換上的845也準備壽終正寢.  所以這樣算起來, 你一年下來大概只有大約67%的時間裡, 845是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 如果中間來個夏天, 可能聽得時間就更少了.  真的是可憐的真空管發燒友!
      我也許多次想換晶體後級, 因為它的typical狀況會維持的比較久.  而且說實話, 就我幾次被晶體機電到的經驗來看(一次是FM acoustics, 一次是義大利的Absoulta推Sonus Faber), 我認為晶體機其實也可以達到一個非常好的效果和傳真度, 足夠讓我好好聽音樂, 而且是穩穩當當的.  真空管還是晶體擴大機, 其實也只是整個音響系統的其中一個環節, 以我目前發燒的經驗來說, 它們應該都不是bottleneck所在, 而且都有足夠的能力表現出類似的傳真度和效果.  但人就是手賤, 也必須承認, 真空管的確是比較好玩!

       Cary 805c是個好東西, 但討厭的是你必須讓它至少熱機六個小時以上, 才會是比較對的狀態.  一路以來, 前面兩根管子一直是RCA red base 5691, 曙光300B-98B.  RCA是比原配的Philips好太多, 而且到現在一直好好的, 不愧是號稱一萬小時壽命的管子.  曙光300B-98B網狀屏極倒是原機附的, 一直很穩定, 也沒去動它.  845的部份倒是把曙光845B/845C都買來試.  原機的845效果一般, 845B石墨屏極比845c合金屏極偏中低頻, 高音的後縮使得音場似乎比845c來得寬深.  但整體效果上, 845c還是曙光845系列最好的管子.  但燒得紅通通的845c是否也就是它短命的原因?



音樂隨筆(九) – Imagine John Lennon



       其實聽John Lennon的imagine永遠是一種特別的悸動和淨化.

       上個週末, 突然把這張專輯翻出來聽.  也是想看看這張隨唱片附贈的海報.  這張黑白, 故意放粗粒子做成朦朧效果的海報是多麼精彩的表現了John Lennon這張專輯所給人夢幻的感覺.
      當初在美國Princeton record exchange翻到這一張, 雖然唱片本身損傷是蠻嚴重的, 但衝著這張海報, 當然是二話不說的買下做紀念.  US11.99雖然有點貴, 但在美國找過二手唱片的人都清楚, 爵士和搖滾的唱片行情一直高出古典音樂許多, 而且片子的狀況都不會很好.
      想來有趣的是, 這張專輯除了在開車的時候會把CD從頭聽到尾, 唱LP的時候一直是固定只放兩首: Imagine 和 Jealous Guy.  Imagine就不用多說了.  在Jealous guy裡, 你聽聽John Lennon是多麼高興和自豪的唱出自己只是一個jealous guy.  我們其實一直在忌妒著周遭的世界, 所以人們一直也在對這個世界憤憤不平.  而去imagine一個理想的世界豈不就是jealous guy的反思.  一個是理想, 一個是現實, 互為表裡.

      這麼美和夢幻的專輯怎可以不列入幻之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