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老磁帶數位備份 - 董榕森教授胡琴錄音

Studer A816
        雖然類比磁帶還是最高密度的錄音載體.  但磁帶的保存與狀態的維持, 是一個難解, 而且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於磁帶的壽命, 可以參考之前的這一篇)

Studer A816 to Nagra VI

        當然備份的方式至少有兩種: 類比或是數位.  以我的經驗上, 適當的類比1:1拷貝還是最好的方式.  但對於某些實際的情況, 例如儲存空間的限制, 或是缺乏適當的硬體來重播的條件下, 數位的方式還是可以得到一個夠好的結果.  而且好處是儲存空間沒有限制, 播放的硬體限制在現在的時代也相對的少.
        因為朋友的委託, 有機會將國樂大師董榕森老師珍貴的15ips胡琴錄音進行數位備份.  由於面對這可說是孤本的珍貴音樂文本, 心中壓力其實很大. 也因為最近A816 F1的到來, 再加上原有的Nagra VI, 以硬體來說, 可以說是最好的條件已經齊備.  

        由於早期台灣專業錄音市場, 基本上是依照美國的規格, 所以當年所留下的錄音磁帶通常是Ampex或是Scotch, 鮮少見到歐系的BASF/Agfa or EMTEC等.  因此大部分都會受到當年SSS脫粉的影響.  董老師這三卷15ips帶子, 雖然之前已經有被專業清潔過, 但從資料面以及播放過程中, 可以感覺到帶子資料已經有不小的損傷.  慶幸的是, 整體音樂大體上是完整的.  另外一提的是, 可惜當年紀錄上並沒有註明是NAB or CCIR的EQ.  依照當年台灣的環境, 我只能猜測是使用NAB等化所錄下.  第一是原帶畢竟珍貴脆弱, 經不起來回播放比較.  二是未來在數位上要修正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一卷珍貴的197x年代的"偉大的建設"嗩吶協奏曲以及"大道"協奏曲的錄音, 在過程中發現應該是4T/7.5ips錄音.  這個部分就暫待我另一台2T/4T兼併機到位後再來進行數位化.





        雖說我的煉金師工作室(Studio Alchemist)並非以此為主力.  但常常在想, 當年台灣所留下的龐大類比磁帶紀錄, 現今安在?  音樂文本的保存其實應該與文字圖書館一樣必須被適當留存, 不管是維持原樣或是數位化.  這也是先進歐美國家早在上世紀末期已經開始在進行的工作!  而數位化肯定是一個合理的選項.  不知道台灣當局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