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三) - Studer A80 Part.2 終極進化 - 平衡或是非平衡?


NextGen Audio A80 Repro Preamp
        我的終極A80R/RC的版本就是搭配美國NextGen Audio設計reproduce preamp card, 而且是使用direct single end out(單端輸出; 請參見下文).  如此狀況的A80R/RC在重播效果下, 可以與任何一台, 即將介紹的頂級盤帶機平起平坐, 甚至勝出!
        那為何是走單端輸出而非是平衡?  我需要先提一下一般人對平衡訊號傳輸的錯誤想法. 
        專業錄音領域的設備基本上彼此都是以平衡XLR方式做連接.  我們使用這些專業設備也都直覺的認為XLR的方式是最好的.  但是我們往往忽略專業使用環境與家用的差異是什麼?  我們真的需要使用平衡XLR?  事實上, 沒有任何一種訊源(format)資料是以平衡的方式來儲存(也就是同時存在正相與180度反相的資料).  母帶, 黑膠, CD, 數位流都不例外. 

        實際上, 即使是類似Studer, Nagra等最高等級的專業器材, 如A80, A820, T Audio等, 其實內部的音頻處理線路都是單端(Single end)而不是真正的平衡線路.  通常只是在輸入與輸出段使用平衡變壓器做平衡與非平衡訊號之間的轉換.  而專業領域中使用平衡XLR做訊號傳輸的介面方式, 主要是因為需要長距離拉線, 平衡的方式可以避免雜訊的干擾.  但是以音質的角度來看, 其實並非有利, 因為訊號必須經過一次轉換.  而且請想想, 從麥克風一路下來, 一直到錄音機, 會經過多少次的平衡與非平衡的轉換?  

        另一個一般人對平衡傳輸的錯誤想法是, 使用平衡的方式可以容許很長的拉線.  其實這是有條件的.  你必須選擇容抗低的線材.  不是所有的訊號線都適合這樣做.  一般家用環境, 訊號線不需要太長, 因此平衡並非一定要的選項.

由面板上的4 pins Mini-XLR不同接腳就可以輸出平衡或是單端的訊號輸出

        以盤帶機重播來舉例.  從磁頭感應磁帶上的磁通量變化所產生的輸出, 一路到磁頭訊號放大線路, 其實都是單端的方式.  此時, 一般專業盤帶機的方式是使用一個平衡變壓器, 產生正反相的訊號做平衡輸出.  甚至更複雜的方式以應付長距離的訊號傳送.  但其實以家用環境的角度, 這一個stage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反而對音質產生劣化影響.  而實際上, 我前陣子比較了NextGen preamp的單端與平衡輸出的差異.  單端下讓音樂更加活生美好, 讓我從此不再考慮平衡輸出的方式.  而唯一的side effect就是, 單端的輸出會比平衡輸出時小6dB.  不過, 這6dB可以輕易由使用的前級或是錄音線路做補償.  

        所以A80R/RC (with Mk.1 head module & PB only) --> NextGen Audio Repro preamp cards --> Direct single end out (from 4 pins mini-XLR), 就是我的A80R/RC的終極進化方程式.  當然如果你能加上Preview head module, 或是all rollers tape path(下圖), 那就更加無敵了.  聽起來似乎麻煩, 其實也還好.  更棒的是成本應該不到A820的一半.  即使你找不到Mk.1 head module, 直接用Mk.2我也覺得是很值得的.  這一篇是為了A80的愛好者而寫.  有任何疑問, 歡迎私下與我聯絡.


        註: 近年high end audio流行XLR.  彷彿使用單端就low掉了.  機器後面清一色XLR端子排開, 看起來挺壯觀的.  但發燒友買單前, 可能要先搞清楚, 裏頭的線路真的是全平衡? 還是仍然是單端, 只是頭尾做單端與平衡之間的轉換?  如果是後者, 那你就是被廠商唬弄了.  還不如直接單端進單端出更直接.  如果是前者的全平衡線路, 也就是正反相有各自, 而且一模一樣的線路負責.  那至少廠商"誠意"足, 賣你貴但也給足料.  至於有沒有意義, 那就是行銷說故事各憑本事了.  以我的角度來說, 第一沒有全平衡的訊源, 第二也沒有全平衡式的喇叭,  中間硬要搞一套一模一樣反相訊號的放大路徑, 其實是勞民傷財.  而且不管怎麼做, 頭尾還是至少多一級單端與平衡間的轉換, 其實有點不夠high end思維.  至於雜訊的問題...... 如果以目前high end器材機殼的超重工本做法, 還要與我說雜訊...... 家用環境線材其實不需要拉很長, 雜訊不應該是問題.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二) - Studer A80進化的可能性 Part.1


My custom A80R Reproducer
        第一個要談的是Studer A80 1/4".  沒有按照前言的規格來介紹的原因是, 第一, A80是專業母帶機之中最成功的機種(沒有之一).  第二, A80雖非Studer最後的旗艦機種, 但A80R是待在我手上, 也使用最久的母帶機, 我也幾乎玩盡了A80R的可能性.  第三, 雖然整理好的A80現在的價格也不便宜了, 但如果你願意"現代化"它, 那麼以聲論價, 它是"最便宜"的頂級盤帶機!  第四, 由於A80生產時間超過兩載, 目前留存在市面上的數量還不少, 相關零配件供應都不是問題.  只要可以接受它母帶機的龐大身型, 絕對是可以列為第一個考慮的機種. (註: 但需要現代化它, 否則以原裝A80的聲音還無法列入我的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之中) 第五, A80不論在機構上, 或是電路上, 在當時都建立了最高的標準, 幾乎所有後續設計生產的母帶機, 都是以超越A80為目標.

A80 Preview Head Module

        由於A80歷史"悠久", 所以有幾個"變種".  這個部分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A80家族史.  由於台灣錄音工業發展的時間相對較晚, 在台灣留存至今的, 大部份看到的都是A80RC.  最早的A80VU大概只有幾家頂級唱片公司會引進(配合刻片機).  這幾個A80兄弟之間的差異, 主要在於音頻線路.  機構部分在外表上幾乎看不出來.

        A80R與A80RC的音頻線路基本上是一樣的.  但A80VU則有很大差異.  尤其以第一代A80VU Mk.I的"全平衡"設計最誇張.  甚至A80VU Mk.I的磁頭也是全平衡式, 與後來的Studer都不一樣.  但A80VU Mk.I很稀有(也很貴).  大部份看到的都是Mk.II之後的A80VU.

A80 Mk.2 & Mk.1 (lower one) head module

        正規版1/4" A80的磁頭模組也有兩種形式.  Mk.1與Mk.2.  Mk.1非常少見.  市面上幾乎都是Mk.2.  差異主要在於flutter idler roller的大小.  以及錄音頭與消磁頭的位置不同.  為何Studer選擇進化到Mk.2?  有一說是因為要縮短錄音頭與播放頭之間的距離, 彌補A80當時沒有Sync play的缺點..... 但可惜的是, Mk.1的形式在聲音上優於Mk.2........ 請參考這一篇.

        那如何讓A80R/RC (不包含A80VU系列)晉升到頂級盤帶機的一員?  機構上, 如果你能找到Preview head module或是Mk.1 head module.  恭喜你, 趕快換上它, 最好能夠進一步拿掉錄音磁頭和消磁頭, 改為Playback only的方式.

        音頻的現代化至少有兩種方式, 使用更好的外接式的磁頭放大前級.  或是使用plug & play的NextGen Audio設計生產的Audio cards.  

        由於A80的數量與使用者夠龐大, 所以有一些廠家會生產各方面的升級套件.  像是SEPEA Audio就有Power stablizer card可以直接換掉舊有的power card.  另外也有外接磁頭放大前級必須準備的Head Direct Out Card.  使用Head direct out card, 你就可以在不更改機構的情況下, 輕易得到磁頭輸出的訊號.  

SEPEA Head Direct Out Card
        *Studer B62.  這裡需要提到A80的小弟弟B62.  因為B62共用了A80R的Audio boards.  所以以上所提到, 關於A80R/RC現代化的方式, 應該都可以適用於B62身上(註: 我雖然擁有B62, 但目前還是維持在原廠的狀態).  所以"進化"的B62是有機會可以接近我心目中頂級盤帶機的一員.
        另外一個原因在於B62簡潔的機構設計.  B62也是Studer"小型"機種之中, 唯一一個沒有tape lifter的機種.  另外因為portable需求的設計, 也限制了B62只能使用到10.5"盤帶的尺寸.  這是一個小缺憾!  如果不在乎10.5"的限制, compact size的B62, 更合理的取得價格, 一直是我強力推薦的盤帶機.
Studer B62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一) - 前言

Custom PB Tape Path for Studer A80R
        前言 - 目前似乎找不到太多關於專業盤帶機的介紹.  雖說這對相關專業領域的人來說, 不是太大問題.  但對於一般家用音響的發燒愛樂者, 的確會有"入門"上的困難.  所以我會開始以我的經驗與理解, 開始依序(註: 無關排名, 而是以廠牌字母順序為序)介紹.  當然我不可能聽過所有的專業級盤帶機, 我只能以我曾經接觸的四大品牌為主(Ampex/Nagra/Studer/TFK), 而且會偏向它們最頂級的機種做介紹, 討論它們的規格與特色, 以及讓它們可以更好或是"現代化"的可能性, 其中有機會也會談談它們的兄弟機種們.

        另外, 雖然我應該會談到這些品牌的早期機種, 但我會比較集中在這些品牌的最末代旗艦機種.  因為磁帶相關的技術是一直在進步的.  另一個原因是在規格上(頻寬, 訊噪比, 抖動率, 動態範圍等)它們是更全面的.
        而所謂的"現代化"可能性.  是因為這些旗艦機種雖然都是當時最高技術的結晶.  但畢竟類比錄音與磁帶的技術開發, 都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而"凍結"在198x年代.  只剩下少數小型工作室, 或是錄音室為了得到最高品質的純類比錄音, 而自行開發或是改造這些既有的旗艦機種, 讓他們發揮出更好的performance.  像是EAR, Manley, Wilson Audio, Reference Recording等.  
        而對於今日想要使用這些專業盤帶機的愛樂發燒友, 功能上的需求大部分會在重播的(Playback)需求, 而非昔日專業市場的錄音與編輯, 以及當年專業環境下所必須考慮的規格.  所以適當的"現代化", 的確會"解放"當時設計上對重播音質不利的許多限制, 讓這些機種的音質更上好幾層樓.  再加上現代更好的音頻線路設計以及零件.  更可以讓它們脫胎換骨.
        由於之前我已經有談過盤帶機與磁帶的基本規格, 我將不再詳述.  請參考這一篇.
        另外, 現代化的一個最快方式, 就是使用獨立外接式, 新開發的磁頭放大前級.  我在之前已經有介紹過.  請參考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