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Live Recording for Big Foot Taipei Concert 2023 - 大腳四重奏2023台北公演現場錄音記 & WSW811301第一次測試


坂田明(Akira Sakata) Big Foot Taiwan Concert 2023
        由於辦展人先行一車的啟光選擇了十方音樂劇場的大廳作為演出場地, 加上我最近因為活動的關係, 將TFK M21進駐十方.  因此啟光提到有沒有機會用盤帶錄音, 我也覺得是個測試的好機會, 就答應下來.

Part of my recording gears this time

Nagra VI for digital recording
        此次錄音, 我提供了以下設備:

        Mic Preamp: WSW 811301 x2.
        48V Phantom supply: Triton Audio True Phantom 
        Attenuator: Eckmiller W85 passive fader
        Recorder: TFK M21 and Nagra VI (for Digital)
        Montoring: RTM peak meter & Nagra IV-S
        Backup: Sonosax SX-S 8CH mixer
Triton True Phantom for 48V
WSW811301 for Mic Preamp
Eckmiller W85 for recording level control; Nagra IV-S as monitoring
My WSW 811301 pair in custom rack
        其中比較傳奇的是Mic preamp WSW811301.  有興趣了解WSW的歷史可以參考這一篇.  我收藏它們已有一段時日, 但還沒有實際與麥克風搭配的機會.  這次剛好派上用場, 也出乎意料的"安靜"和穩定, 讓我心中石頭落了地. 麥克風訊號經由WSW811301放大後, 再由同年代的Eckmiller W85無源衰減器(passive fader)做增益適當的調整後, 就進入TFK M21錄音.  可以說是最簡潔的錄音路徑了.  最後再由M21輸出到Nagra IV-S用耳機鑑聽.  也順便以Nagra IV-S的Modulemeter當作level control.  (要提醒的是, 使用早年有輸入變壓器的真空管麥克風前級時, 要注意48V phantom power的漏電.  所以我使用號稱可以阻斷任何漏電的Triton Audio True Phantom 48V supply.)
        除使用TFK M21做磁帶收錄外, 也使用一組獨立麥克風給Nagra VI做數位錄音.  期待後續有機會可以再測試WSW 811301.
Masters



TFK M21 at 15ips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七) - Studer A820

Studer A820
        A820是Studer最後的1/4"旗艦Master Recorder. 也是目前二手價格最高的機種之一.  從我開始接觸母帶機, A820的價格到現在漲了將近一倍.  為何說是1/4"?  因為A820之後其實還有A827.  不過A827至少1"起跳, 並沒有1/4"的規格.

Studer A820

        A820出現約在1982年.  這個時間點上, Ampex, Nagra都已經無意在類比上做進一步開發.  TFK雖然還繼續開發出M20/21系列, 但也是曇花一現, 草草收場.  甚至落得TFK盤帶機部門被Studer併購.  Studer接手後也無意維持非自己"血統"的M20/21.  用A820的架構推出A816給德國專業市場.  所以就不會意外A820可以雄踞1/4"頂級寶座直到今日.  因為A820的確是集最後類比榮光與技術於一身的"終結者".  雖然Studer後來繼續推出類比多軌旗艦的A827.  但機構(transport)的架構並沒有大變化.  事實上, A820的無敵transport架構, 一直沿用到A827, 甚至到數位的D820/827.  A827的音頻線路反而由A820的每聲道四片改為兩片..... 

Best tape transport you can have

        盤帶機的架構可以主要分為傳動機構(Transport)和音頻電路(Audio electronics)兩個部分.  這兩者哪一個比較重要, 也是許多人討論不休的話題.  這就像是早期黑膠時代, Linn老闆Ivor強調唱盤的品質是最重要的.  今日我們當然不需要如此"偏激".  一個是讀取磁帶資料的解析度與穩定性, 一個是解譯資料的能力.  兩者都很重要.  但因為有先後關係.  沒有讀取資料的解析度和穩定性, 後續的處理電路也無法無中生有.  當然反之, 後續資料處理電路品質不夠, 失真, 前段再好的資料讀取也是浪費.  所以這兩者哪一個重要?  問題應該是哪一個部分的難度比較高, 或是技術上, 哪一個比較難做到"完美"?  從這個角度來看Studer A820, 可以知道當時的Studer在Transport機構上所下的功夫與成本, 遠大於Audio electronics.  再比較A820與次一級的A812在transport的差異.  就可以了解Studer為了在A820上, 達成磁帶的傳送結構(Transport)的極致性能, 所必須花費的額外的功夫與成本!  (註: 雖然兩者的電源規模有所不同, 但A812與A820的音頻電路是一樣的)

A820 pinch roller assembly

A820 tension arm

        有人會好奇, 當時A820幾乎是A812兩倍的代價(現在二手價格更是不止兩倍), 在聲音上真的有差異這樣大?  我想現今的二手價格已經說明大半.  對於上文提到的問題, 或許可以說明, 在Studer的角度來看, Transport要做到更好比較難, 所以要花更大的功夫來做.  而Audio electronics相對上的難度比較小, 差異也比較小, 因此可以"共用". 

Audio electronics boards

        那如何判定各家transport的優劣?  我曾經看到有人使用極薄的1/4"鋁箔帶來測試A820, A80以及Ampex ATR-102的transport.  而判定的方法是觀察鋁箔帶經過它們的傳送後, 所產生的表面差異(因為鋁箔帶很脆, 如果傳送中不夠"均勻", 很容易在表面產生痕跡; 而磁帶的基底是塑膠, 帶有一定的彈性, 因此不會看出這樣的差異).  聽說結果差異非常明顯.  A820明顯勝出.  而這樣痕跡的產生,  可以表示在Transport過程中, 帶子有被比較不均勻的拉扯, 扭曲, 甚至是彈跳抖動, 而這些如果發生, 那勢必影響磁頭對磁帶上資料讀取的解析度, 穩定度, 以及正確性.  重播的品質差異就由此而生.

System control boards

        不過, 再好的transport品質, 還是需要搭配音頻線路才可以聽到完整的聲音.  我的經驗與比較是, 如果以原裝的狀態來看, A820的確在聲音的層次, 立體感與細節上少有敵手.  當然, 有人更喜歡Ampex ATR-100/102的聲音, 我也不意外.  因為ATR強勁的聲底與動態感, 在聽某些音樂的確會比較討喜.  A820因為已經採用電腦控制以及數位化parameter storage, 相較於ATR-102, Nagra T Audio, Stellavox TD9, 在編輯功能, EQ切換, 帶速選擇, 不同磁帶的更換(A820可以儲存兩種帶子的設定)更為方便.  再加上瑞士精工的生產品質, 絲綢般滑順的tape handling, 使得A820的二手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Studer 318 Vitrovac heads

        電腦化控制是198x年代機種的特色.  像是Sony APR-2002/3, TFK M20等.  雖然設定與調整上方便, 但會增加線路的複雜度.  對聲音上會產生影響.  這也是我在多台A820 訊號路徑優化(F1化)上所得到的經驗.  所以對A820訊號路徑的簡單化與優化, 才能完全展現A820超級transport的價值.  當然, 將A820改成可以直接輸出磁頭訊號(Head direct out), 再選擇外接現代設計的tape preamp也是A820現代化的好方法.  但任何的head direct out的改裝與外接磁頭放大都必須注意干擾與地迴路.  否則很容易像使用MC唱頭一樣引起哼聲.  

A816 vs A820

        這裡也稍微介紹一下A816與A820的差異.  它們的audio electronics是一樣的.  主要的差異在於機構的設計.  由於A816受限於體積大小的限制, Transport有較A820簡化.  另一方面, A816採用德規的(B-wind)的tape path, 兩者資料面的方向是相反的(請注意上圖, 可以清楚看到, 兩者的磁頭方向一個向下, 一個向上).  另一個主要差異在於head module.  A816不同於198x年代的其他Studer機種的磁頭擺放方式.  A816特別加上類似TFK機種慣用的tape guides.  這也就造就了A816與A820不同的聲音走向.

A816 Head module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十方音樂劇場 - 如臨現場 母帶音樂會感想 - 兼論"聲音重播"


Studer 900 CH preamp
不知不覺中, “如臨現場 母帶音樂會”在十方音樂劇場已經舉辦了二十場. 雖非場場門庭若市, 但慶幸的是都有一小批愛樂朋友固定來捧場. 甚至是每週三晚上變成是我期待的時刻, 因為可以在一個更自由的環境, 與愛樂的朋友一起欣賞音樂, 也的確因此對音樂的藝術有更深的體驗. 真的是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今時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因此資訊如何的呈現變得更為重要, 否則很容易變成過眼雲煙. 加上年紀已過半百, 手上收藏的的這些寶貴訊源, 讓它們在適當的條件下分享給有興趣的人, 可能比敝帚自珍更有意義些.

十方音樂劇場小廳; B&W 803 speakers
因為我並非音響硬體業者, 所以我希望能夠更focus在音樂的展現, 而非音響的比較. 有意思的是, 十方音樂劇場的空間其實相當大, 但是十方劇場自備的B&W 803小型落地喇叭, 加上我準備的古董QUAD 405-2後級, 在相當大的音壓播放下, 即使是面對馬勒二號的終章, 或是在杜蘭朵公主劇力萬鈞的場面下, 也能臉不紅氣不喘的將音樂充滿整個空間. 我想讓許多來聽的人很驚奇. 也讓我重新反思音響硬體的諸多層面. (註: 當然硬體規格可以更好, 但目前力有未殆)這也是我之前在CD或是LP上無法得到的.
作品的總譜是2D的, 而這裡希望是4D的閱讀(3D空間加上時間)音樂. 藉由嘗試釋放母帶級訊源裡的所有資訊, 讓作曲家希望有的音色差異, 層次, 各聲部的行進, 展開與對比, 最微柔的表情到激情的能量與動態對比, 都得以”如實”展現給聽者, 讓聽者”回到”當時的”現場”. 更甚者, 如果是一個優秀的錄音母帶, 你甚至可以聽到比現場更多的音樂細節. 因為我們不可能坐在現場麥克風的位置, 或是指揮台上聽音樂會. 這是我舉辦母帶音樂會最主要的目的. 讓經典的演繹錄音更完整的呈現. 所以雖然分享的都是很經典的音樂,我卻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看見作曲家作曲更大更完整的意圖。(註: 不過, 如實如音樂廳的全尺寸動態對比是不可能的)

TFK M21 + Studer 900 + QUAD 405-2
不過, 十方音樂劇場的小廳也非完美. 可能是當年這個空間是設計給打擊樂團練習用, 整個空間完全沒有做吸音的處理, 因此造成殘響過長. 如果用在音響重播, 會讓高音能量過強, 甚至會掩蓋到許多高音的細節. 以不做空間更動的條件下, 我只能使用Parametric equalizer (Studer 900)來降低這部分空間效應對重播的影響. 還好經過數次的調整, 目前針對大型管弦樂曲, 或是交響曲的效果尚可接受. 但對於獨奏鋼琴, Chamber music或是弦樂四重奏等類型的音樂, 還需要努力. 這也是我暫時不排此類型音樂分享的原因. (關於專業等化處理器的介紹, 請參考這一篇)

TFK M21進駐十方

每個人追求的聲音特質不同. 可惜目前也沒有一套客觀而且符合科學的方法來評斷音響重播的好壞.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所得到的經驗, 我在這裡分享幾個關於音響(聲音)重播的想法給大家參考(註: 因為我之前也沒有處理這樣大的空間與音壓的經驗):

1. 音響重播的音壓. 大部分的音響系統, 如果要重播接近真實樂器的音壓而且不吵是個挑戰. 首先當然要先克服隔音的問題. 否則鄰居先來和你翻臉. 另外一個原因是音源. 家用媒體(CD, LP等)都經過動態壓縮處理. 並且是優化在一般家庭音壓的條件下. 硬要開大聲, 通常會開始吵不耐久聽. (關於不同訊源的動態壓縮處理, 請參考這一篇) 開大聲會覺得吵的原因, 通常是訊源, 重播系統的中音域有問題, 重播系統的高音太突出等....

2. 每個人追求的聲音特質不一樣. 但如果討論什麼樣的音響特質會讓人覺得比較像真實樂器的聲音? 我的經驗是, 動態對比, 瞬變速度, 以及正確的基音與泛音的比例. 動態對比以目前音響擴大機或是喇叭的能力來說, 不是問題. 何謂瞬變速度(Transient response)? 我的定義是發聲由無到有的時間. 音響硬體處理瞬變的能力, 以我的經驗來看, 也就是用耳朵聽起來, 的確會有不小的差異. 瞬變處理能力好的硬體, 會讓人聽起來音樂更活生, 更3D, 甚至背景更黑.... 但可惜的是, 這好像沒有辦法用規格數字來顯示(我不知道). 舉例來說, 我曾經比較數台頂級的盤帶機, 它們的S/N比相差無幾, Distortion, W/F, Crosstalk等都比出廠規格好很多, 但其中一台就是聽起來更活生, 背景更黑. 音樂浮現在空間之上的感覺就是更真實.... 可是我還不知道為什麼...... 唯一比較有把握的是, 似乎線路更簡單, 訊號經過的stage愈少, 瞬變能力通常會更好.

Spectrum of real violin when playing 440Hz
至於基音與泛音的比例. 愈接近自然樂器的發聲結構, 人腦在辨識它們就愈"輕鬆". 如果重播出來的聲音, 泛音"宣兵奪主", 大腦就會陷於判斷的混淆, 聽起來自然會比較累. 這在小提琴的表現特別重要(可以參考這一篇). 我個人對錄音壓縮動態的感受是, 經過動態壓縮, 中音域(基音)細節與音色辨識度就變差了. 尤其在中提琴, 木管樂器的音色, 銅管宏亮但是渾厚的聲音就不容易表現得出來.

3. 音響重播的音場. 一般發燒友會誤解, 喇叭愈大可以呈現的音場愈大. 其實不見得相關. 大喇叭通常會放在相對大的空間中使用, 這或許是錯覺的原因之一. 我的經驗反而是訊源. 訊源的資料量愈大, 愈容易呈現大的畫面, 而且塞滿整個音響的空間. 就好比8k的大畫面需要8k的影像來填滿. 1080p的影像當然也可以投射在一樣的8k大畫面, 但就會顯得"單薄"或是"空洞"了. 好的母帶級媒體就像是8k的content. 只要喇叭的位置不要太離譜, 自然就可以將音樂的內容塞滿在音響的空間. 而所呈現的音場不只是大, 而且音樂的細節充滿在音場之中.

最後當然要感謝張己任老師無償的音樂解說, 以及十方音樂劇場幾乎無償的提供場地, 讓這樣分享的活動可以繼續辦下去. 也希望有機會可以提昇目前所欠缺的音的"質感".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頂級盤帶機點將錄(六) - Stellavox TD9

Stellavox TD9
        Stellavox的產品一直是"High end", 精緻, 稀有, 獨樹一幟的同義詞, 和Nagra互為瑜亮.  Stellavox的老闆Mr. Quellet一開始就"擺明"了要和Nagra打擂台.  因為Stellavox的產品硬是要比Nagra同級產品更迷你, 線路架構更簡單, 音質要比Nagra更好!  事實上, Nagra老闆Mr. Kudelski和Mr. Quellet是好朋友.  Mr. Kudelski也曾經在Mr. Quellet困難之際買下Stellavox, 而在Mr. Quellet恢復後將Stellavox賣回給他.  兩家產品的思維其實有差, 市場規模也不同.  Stellavox因為是一個微型公司, 所以在產品設計上, 可以更自由揮灑, 追求Mr. Quellet心目中的極致.  
Stellavox TD9 vs Nagra T Audio
        Stellavox產品基本上分為兩個系列: SP & TD系列.  SP系列是迷你攜帶型的盤帶機, 比Nagra IV-S更小, 只能使用5"盤.  有SP7, SP8, SP9等.  TD系列是"大型"盤帶機, 給錄音室使用.  有TD88和TD9.  TD88基本上比較類似prototype, 數量非常少.  以TD9為主.  Stellavox產品先進, 但因為生產數量太少, 在完成度上通常有問題.  流傳至今的TD9, 還能正常運作的非常少.  不過, 多虧SEPEA Audio的努力, 修正了當時TD9設計上的一些問題, 讓新一代的TD9更穩定.  請參考這一篇.
New produced TD9
        Stellavox為了追求極致performance, 許多關鍵零件甚至自行設計, 像是TD9的motors; 設計的架構更與其他廠商量產機種有很大不同.  因為通常為了量產, 廠商會選擇對成本有利的方式.  而Stellavox則是以音質為最高優先, 寧可用手工慢慢生產.  這也造就幾個Stellavox盤帶機獨一無二的特色:
1/2" 2T head module optimized for 30ips/AES

TD9 without head module
        1. Stellavox的音頻放大線路都被整合在Head module之內, 以追求最短的訊號放大路徑.
        2. Stellavox寧可犧牲規格切換的方便性, 而傾向優化磁頭與對應音頻線路在某一個規格, 例如15ips/CCIR.  因為線路要通用化, 以及為了方便切換, 會導致線路的複雜化而犧牲音質.  但這樣的方式會導致用家成本更高, 因為使用者必須準備多個Head modules對應不同規格.
Head module optimized for 15ips/CCIR and 30ips/AES
        3. 由於音頻線路都整合與Head module在一起.  因此Stellavox TD9在切換不同帶寬規格(例如, 1/4" to 1/2"), 所需要的時間是最短的.  切換後, 甚至無需進行校正.  Mr. Quellet的邏輯就是, transport單純負責磁帶的運轉, 而所有與音頻放大校正相關的部分, 則被整合為一體.  一是這樣的訊號路徑是最短.  二是可以將切換不同磁帶規格所花費的時間降至最低.
        4. TD9由於徹底模組化.  可以接受各式各樣的客製化規格.  這也是小型公司的優勢.  TD9的架構可以輕易更改磁帶規格(1/4", 1/2", 16mm film, 17.5mm film, 35mm film), 以及兩軌擴充到四軌.  磁頭模組甚至有三種大小尺寸可以選擇.
        
Head module & Tension roller x2
        5. TD9的tape path應該是最簡單的, 就是一個"U"型.  不像大部分盤帶機都要上上下下, 繞過眾多的rollers.  TD9就是左右各一個整合tension sensor的大roller.  我猜這樣的架構主要的原因在於易於切換規格.  但輔以特別設計的低抖動率馬達來維持磁帶傳送的穩定性.
TD9功能說明圖
        把玩TD9就會發現Mr. Quellet許多超前時代, 不做妥協的設計思維.  這也造就TD9聲音的不凡.  以原裝狀態做比較, TD9的表現已經足以列入頂級盤帶機之列.  再加上由Stellavox Swiss最新設計的L10 in/out modules.  更可以提升TD9的表現到更高的境界.  對我來說, Mr. Quellet的Stellavox是精品中的精品, 以產品的細緻度來說, 是唯一可匹敵Nagra T Audio的產品.  不過, 由於太過於稀有, 代價也是目前之最.

Stellavox TD9 on custom trolley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頂級盤帶機點將錄(五) - Nagra T Audio


Nagra T Audio Preview Version

        Nagra T Audio(簡稱TA)是Nagra第一台"母帶機".  不同於Nagra產品一貫的小型便攜式需求, TA是Nagra唯一一台全尺寸(可支援到12"盤)的盤帶機.  但即使如此, 以可以支援到12"盤的專業盤帶機中, 只有丹麥Lyrec Frida PTR-1的尺寸更小.  但Lyrec Frida只能到15ips, 等級還無法到"母帶級"之列. 

T Audio with Type I Keyboard

T Audio with Type I Keyboard

        雖然原裝的TA聲音的表現不是天下第一, 但以產品精緻度來說, 應該是天下無敵了.  如果形容Studer就像是瑞士的Rolex, 那Nagra TA就是瑞士的Patek Philippe了.  真要在精緻度上可以比較的, 大概就只有同為瑞士的Stellavox TD9.  有關TD9, 我們留待以後再談.

Nagra T Audio with Type II Keyboard

        Nagra T Audio出現的時間點是1981年.  Ampex ATR-100/102之後, Studer A820之前.  據說, T transport是有專利的.  在T Audio之前, 其實是先有一個T Instrument (TI)的版本存在.  TI就是所謂的data recorder.  當時Nagra開發T transport據說一開始是做為航太與軍事紀錄量測資料之用.  所以T transport可以支援最低15/32ips, 最高到60ips的帶速; 記錄的頻寬可以由DC到125kHz!  由此可以知道T transport的性能之強.  T Audio正是應用此超級transport, 加上音頻線路而成. (註: TI的錄音是以FM的方式)
TI (Early version) - Compact but most powerful transport

        因此, 超級精密的transport加上Nagra頂級的音頻線路, 自然讓T Audio成為當年的頂級盤帶機之一.   不過, 由於T Audio當年鎖定在最高端的廣播市場, 它的音頻線路上有加上許多的限制, 例如高通低通等.  因此以原廠狀態的T Audio與ATR-102或是A820相比較, 會有些吃虧.  再加上T Audio的機構與一般盤帶機更複雜精細, 能夠透徹並且完整保養, 讓它發揮到原本出廠狀態的工作室也不多.  因此, 聽到有一些人會覺得T Audio的聲音不好, 也就不會奇怪了.
        T Audio的主體與Keyboard是分開的.  Keyboard有兩種形式: Type I & II(請見附圖).  兩種形式對發燒友重播以及"簡單"的錄音要求下, 並沒有差異.  但要注意的是, Type I與II keyboard在上帶(Tape loading)上會有一些差異.  T Audio也有原廠的VU Bridge可以搭配.  原廠設計的trolley也有兩種: TMU-1 & TMU-2.  只是樣式不同, 並無功能的差異.  但由於VU Bridge不多見, 因此有搭配原廠VU bridge的T Audio價格會貴上不少.  但對我來說, VU bridge其實會增加訊號路徑的複雜度, 對音質沒有任何好處, 只有壞處.

VU Bridge for T Audio

TMU-1 trolley

TMU-2 trolley
        那T Transport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1. 我所知道唯一的五馬達transport.
        2. Twin capstan transport.  獨特的雙主軸馬達的設計.  狀態正常下, 可以確保磁帶張力在磁頭模組區是一致的.  也可以將磁帶運行的抖動率降至最低.
        3. 我所知道唯一配備磁帶壓力偵測器, 隨時監測磁帶張力的設計.
        不過, 食材再高級, 最終的味道還是在廚師的手段.  以我對T Audio的經驗來看, 似乎是T Audio的音頻部分限制的T Transport的發揮.  所以一旦你將T Audio音頻部分"現代化", 將所有的高通低通, filter移除, 訊號路徑極簡化與優化, T Audio會是我目前聽過, 幾乎是最好, 最活生的盤帶機之一.

Nagra T Audio head module

        當然, 你也可以嘗試直接引出磁頭訊號, 使用外接磁頭放大前級來處理.  但要注意的是, Nagra的磁頭規格與Ampex, TFK或是Studer不太相同.  因此與之搭配的前級要特別注意.  
        我不會否認, Nagra TA的確是我最喜歡的盤帶機.  精緻, 可攜帶便於demo或是現場錄音, 耐用穩定(如果保養得宜), 雖然價格不低, 但有機會把玩過的人應該都會愛不釋手.  不過, 也因此TA相關原廠配件(或是應該說Nagra所有原廠配件), 例如NAB/Cine adapters, 現在都不會便宜.  只能說是Nagra的設計都太過精緻而引人入勝了.
精巧獨特的原廠NAB adapter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Studer盤帶機群英錄 - Introduction for Studer tape recorders

Studer last Master Recorder A816
        Studer雖非盤帶機的開宗祖師, 但專業盤帶機的領域中, Studer可說是最成功的品牌.  從真空管時代的C37, 約1960年代開始, Studer逐漸成為專業錄音室或是廣播電台的第一選擇.  在功能, 規格與耐用度上, Studer也都維持業界的標桿.  但對於想入門的盤友, Studer的型號可能會有些複雜.  因此我想在此對Studer RTR的型號做一個簡單介紹.

        首先, 你需要知道Studer是完全的專業考量的設計, 因此平衡XLR輸出入是標準.  而Studer RTR主要分成兩個系列: 一般的Tape Recorder, 以及最高級的Master Recorder.  一般型的Tape Recorder基本上會維持19"面板寬度, 體型比較compact, 型號的稱呼結尾會使用Tape Recorder, 或是Recorder-Reproducer.  而最高級的"母帶機"系列, 型號的結尾會加上Master Recorder, 例如A80 Master Recorder.  Master Recorder因為體積龐大, 重量驚人, 通常會附帶Trolley, 方便移動.

A810 Tape Recorder

A816 Master Recorder

        一般型的Tape Recorder有: A/B62, A/B67, A807, A810, A812.  Master Recorder有: C37, A80, A816, A820/827. (註: 以Studer 1960年後的型號為例)  Studer的聲音表現, 以我的接觸, 基本上是一分錢一分貨.....也就是花得更多, 聲音會更好.  大約以1980年為分水嶺, 之後的型號都是三位數, 例如A810等.  以下依照型號生產次序做簡單介紹:

C37
        C37: Master Recorder.  C37可以說是Studer成為頂級盤帶機品牌的第一個里程碑.  四軌的J37被Beatles採用後, 更是聲名大噪.  優秀堅實的機械結構, 加上全真空管線路, 至今仍然是收藏家的最愛機種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採用AC Capstan Motor的設計, 又因為歐洲地區為50Hz電源, 大部分市面看到的C37都是50Hz AC Capstan Motor, 如果要在台灣60Hz的環境下使用, 需要使用60/50Hz變頻設備.  當時雖有60Hz Capstan Motor的出口版本, 但數量非常稀少.  全機使用多達20支真空管, 全真空管設計.  

B62

        A62/B62: A62是Studer第一台晶體盤帶機設計.  A62與B62的音頻線路是不一樣的.  B62直接沿襲A80R的音頻線路板.  A62/B62 compact的體積, 非常適用作為攜帶外場錄音使用.  事實上, Decca也使用A62/B62收錄了許多經典錄音.  我個人非常喜歡B62的聲音和設計.  由於沿用A80R的電路設計, 也使得B62有"現代化"的空間.  請參考這一篇.

A80R
        A80VU/R/RC: Master Recorder.  Studer第一台晶體設計的Master Recorder.  也是Studer最成功的機種.  A80的家族比較龐大, 可以參考這一篇.  A80可以支援1/4"到2", 兩軌到24軌.  它的現代化以及改良, 可以參考這一篇.  

B67

        A67/B67: A67/B67是Studer第一台符合廣播電台19"寬度的第一台tape recorder(註: 更正. A62/B62已經是標準19"寬度).  俗稱Baby A80.  後續Studer tape recorder都沿用它的transport架構.  Revox A700是它的家用版本.  有內建VU meter的版本,  就稱為B67 VU.  圖片是沒有VU的版本.  3.75/7.5/15ips三速, 等化通常是設定在CCIR.

A800 24CH
        A800: Master Recorder.  A800是A80的進階版本.  但A800只有多軌版本.  沒有1/4"規格. 

A810
        A810: Studer進入1980年代, 第一台電腦控制的盤帶機.  Transport架構維持B67的形式, 也是19"面板的設計.  它的音頻線路板也成為Studer 1980s年代的標準.  基本上, 後續的Studer機種都沿用了A810音頻線路板的設計.  因此, A810 compact的體積, 加上與頂級A820相同的音頻線路, 使得A810成為Studer的中堅機種.  也是C/P值最高的Studer.  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法使用到12"盤.  它的軸距是282cm, 大約是11".  A810由於使用電腦控制, 因此可以輕易在面板上切換CCIR/NAB等化.  A810的基本規格有3.75/7.5/15ips三速.  高速版的A810則可以支援3.75/7.5/15/30ips四速. (註: 早期的Studer, 如B62, A80, B67都無法在面板上切換NAB/CCIR等化.  必須在音頻卡上更換對應的EQ小卡, 而且通常只對應兩速) A810有對應的腳架, 也可以獨立使用.  只有1/4"兩軌規格.

A820
        A820: Master Recorder.  Studer接替A80/A800的Master Recorder.  Transport設計可說是盤帶機中之最.  沒有任何一個機種可以超越它.  如同A80, A820一樣有1/4"兩軌到2" 24軌的規格.  A820 transport的架構也沿用到後續的A827, D820等多軌Master Recorders.  但這些都沒有1/4"兩軌的規格.

A812
        A812: Studer為廣播電台生產的最高級機種.  也俗稱Baby A820.  所有最先進的A820功能幾乎都濃縮在A812身上.  雖然是19"面板設計, 但可以支援到12"盤.  必須搭配腳架運作.  當然是3.75/7.5/15/30ips四速, CCIR/NAB可調整.  只有1/4"兩軌規格.

A816
        A816: Master Recorder.  A816的誕生比較意外.  據說是Studer專門設計生產給德國市場, 作為替換TFK M15/15a的機種.  因此A816的尺寸刻意被設計成M15a一樣的大小.  生產數量極少, 僅見於德國市場.  也因此A816的tape path是Studer少見的B Wind的方式.  許多操作的方式和M15a近似.  甚至Head module的設計也不同於A820, 而是類似TFK的方式.  只有1/4"兩軌規格.

A807
        A807: Studer最後的精簡之作.  取消了右tension arm, 音頻線路板也一體化來降低成本.  據說, 當年Studer有授權一批特別版的A807在中國地區生產使用.  軸距比較小, 282cm.  而一般版本的A807則是可以到300cm (12").  30ips是option.  CCIR/NAB可切換.  只有1/4"兩軌規格.  A807的家用版本就是Revox C270.  
        註: Studer磁頭基本上都是通用的.  A807用的磁頭其實與最高級的A820是一樣的.  而Studer磁頭會有兩種規格: Butterfly (DIN)和In-line (NAB).  兩者其實各有優劣.  另外, Studer在1980s開始導入Amorphous 318系列的磁頭.